日本研究人員在3月19日於京都舉行的日本天文學會年會上報告說,位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的雙螺旋星雲,是巨大黑洞噴出的噴流殘骸。
專家指出,在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質量相當於太陽約400萬倍的黑洞。距離這個黑洞約400萬光年的地方,有一個形似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星雲。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位於南美智利高原上的射電天文望遠鏡,對這個雙螺旋星雲進行了觀測。結果發現該星雲中的一氧化碳等分子氣體呈細長柱狀分布,一直延伸到銀河系中心黑洞附近。
研究小組認為,這個雙螺旋星雲是黑洞噴流的殘骸。噴流是天體附近噴射出的定向、狹長、高速物質流。宇宙中很多星系的中心都存在巨大的黑洞,當周圍的天體物質落入黑洞時就會發射出噴流。
領導這項研究的名古屋大學教授福井康雄說:「這一發現顯示銀河系中心曾經有過非常活躍的時期。」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