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牆」被發現,距離地球很近卻一直被遮擋,這又是何方神物?

2020-11-22 騰訊網

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地球「附近」,也就是5億光年的位置發現了「南極牆」,也被稱為「南極長城」。

這又是何方神物?竟然被描述為一堵牆,或者是長城?

這種巨大的宇宙結構並非是第一次被發現,在此之前人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5個巨大的,由星系、氣體、塵埃構成的物質結構以及空無一個的空洞。

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跨度達到了100億光年,這是個啥觀念,可觀測宇宙的直徑920億光年,也就是說這個物質結構竟然佔到了約整個宇宙的1/10。

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這個結構在地球上看來它正好坐落在了武仙座和北冕座這兩個星座之間。

除此之外,人類發現的巨大的宇宙長城,還有CfA2長城、史隆長城,巨大的空洞有牧夫座空洞和波江座空洞。

而這次新發現的「南極長城」物質結構,其特點在於它距離地球非常近,只有5億光年,而其他的宇宙超結構都在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光年。

而且「南極長城」的尺度達到了14億光年,可以和史隆長城的尺度相媲美,其中包含了數萬個星系,從南半球的天燕座一直延伸到了北半球的英仙座。

而之所以科學家將其稱為「南極長城」的原因是,這個巨大的物質結構質量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南極天區,因此稱其為「南極牆」。

可能你還會奇怪的是,為何科學家要將宇宙中這種巨大的物質結構稱其為「長城」或者「牆」呢?

其實沒啥特殊的意思,只是一種比較形象的比喻而已。

我們知道在宇宙中的物質分布基本上是均勻且各項同性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物質都會隨機分布,星系在大尺度上依然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由細絲構成的類似於宇宙網的結構。

在每條結構細絲上星系就像是穿在一起發光的珍珠一樣,而在細絲於細絲的中間被上文我們所說的巨大宇宙空洞所隔開。

這樣的物質結構在大尺度上看,就跟「牆」以及「長城」不叫相似,這就是科學家這樣起名的原因。

為什麼如此近的巨大物質結構,直到今天才被人們發現?

你可能會想,我們能看到最遠的星系已經有130億的歷史,這些星系已經分布在了距離地球數百億光年之外,為什麼我們這些年就看不見在地球5光年之外的巨大物質結構呢?

其實原因在於,我們還真的是看不見它們。上文說了,這些物質結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天區,而從地球的南半球看去,這些物質結構都被銀河系盤面中明亮的恆星、黑暗的氣體、塵埃大部分遮擋住了。

所以僅僅靠觀察,我們很難發現這些物質結構所具有的引力聯繫。

既然看不見,那我們又是如何發現它的呢?

像是2014年科學家發現,有銀河系、仙女星系組成的星系群,並不僅僅存在於更大的結構室女座超星系團,其實整個超星系團還和其他的三個超星系團之間有引力聯繫,構成了一個更加巨大宇宙結構: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這個超級星系團的範圍有5億光年,十分龐大,那科學家有時如何發現這個結構的呢?

其實從星系在宇宙中的運動就能得出來,銀河系在宇宙中的運動速度我們可以通過在微波背景輻射中看到的由於星系運動造成的紅移和藍移算出來。

在排除了我們已知附近星系、星系團的影響後,我們發現銀河系還在受到其他引力源的影響,而在觀察了大量星系在宇宙中的運動速度以後,我們找到了這個巨大的引力源。

就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這就是我們發現大型結構的一種方法。

其實跟這次發現的「南極牆」的方法基本上一樣。一個星系相對於我們在宇宙中的運動速度包含了兩方面,一個是由宇宙膨脹引起的,叫做膨脹速度;一個是由引力源的拉扯引起的,叫做本動速度。

這兩個速度疊加在一起,就是星系在宇宙運動的真實速度。

我們可以通過哈勃膨脹定律算出特定距離星系遠離我們速度,然後在根據星系紅移算出星系的真實速度,兩者相減,就是一個星系的本動速度。這個速度是由引力源造成的。

科學家通過分析了一個名為Cosmicflows-3的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了近18000個星系的數據,通過計算這些星系的本動速度,就能發現它們之間的相對速度,以及之間可能的引力聯繫,並且發現影響這些星系巨大的引力源。

通過計算科學家發現在「南極牆」與地球之間的星系,它們的真實速度比哈勃膨脹率所帶來的膨脹速度要快每秒30英裡,這個額外遠離地球的速度就是由引力源引起的本動速度。

而在「南極牆」之外的星系,比哈勃膨脹所帶來的速度要慢,這是引力源的減速造成的。

因此科學家就繪製出了南極天區這些物質的三維分布圖。發現了這個有引力聯繫的巨大物質結構。

這個巨大的結構在南極上空的密度最大,距離我們5億光年,並且向北彎曲,靠近銀河系,最短的距離為3億光年。

不過這些星系整個向南極天區密度較大的位置移動,而這個結構正在緩慢的靠近距離地球6.5億光年之外沙普利超星系團移動。

根據研究這些宇宙中局部的大型結構,我們就能知道星系之間的引力如何影響宇宙的膨脹,也能知道未來宇宙中的物質結構的演化方向。

相關焦點

  • 「南極牆」被發現,距離地球很近卻一直被遮擋,這又是何方神物?
    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地球「附近」,也就是5億光年的位置發現了「南極牆」,也被稱為「南極長城」。這又是何方神物?竟然被描述為一堵牆,或者是長城?而這次新發現的「南極長城」物質結構,其特點在於它距離地球非常近,只有5億光年,而其他的宇宙超結構都在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光年。而且「南極長城」的尺度達到了14億光年,可以和史隆長城的尺度相媲美,其中包含了數萬個星系,從南半球的天燕座一直延伸到了北半球的英仙座。
  • 「南極牆」被發現,遮擋住地球外面的宇宙,我們為何會被「囚禁」
    研究人員研究宇宙的3D地圖,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該結構是一堵巨大的牆,綿延14億光年,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它被稱為南極牆,一直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科學家們說,它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的大部分位於5億光年之外,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面。
  • 天文學家發現了「南極牆」,這是一個綿延14億光年的巨大結構
    這是一幅顯示南極牆的可視化圖,它是靠近天空最南端的一個大型星系團。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展示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一堵幾乎不可思議的「牆」,這堵牆橫跨14億光年的距離,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來源:新浪科技「南極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正如它的命名,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觀測視線中,直到前不久才證實它的大部分位於銀河系後方5億光年的位置。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揭曉了迄今發現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包含著數萬個星系。「南極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正如它的命名,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觀測視線中,直到前不久才證實它的大部分位於銀河系後方5億光年的位置。
  • 科學家發現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真的有這事情嗎?這真的是隨便下定論了,在我們科學之中,根本就沒有宇宙強的說法,而是一些報導的誤解,更加別說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堵足足橫跨三十五億光年的宇宙牆了,所以這完全是沒有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而是大家在說的時候一廂情願的改變了這個說法,這個宇宙強完全是一個誤會。
  • 「南極牆」被發現,它另一面究竟是啥?人類一直身處「實驗室」?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宇宙的奧秘,「南極牆」被發現,它另一面究竟是啥?人類一直身處「實驗室」?在我們銀河系內,可能存在60億顆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推算出,在我們銀河系內,可能至少存在36個類似我們人類這樣的外星文明,當然這也只是猜測。據了解,天文學家們早就注意到,星系並不是隨機地散布在整個宇宙中,而是在所謂的宇宙網中聚集在一起。
  • 宇宙「南極牆」被發現,長達14億光年,幾乎10萬個星系被包圍
    南極牆就位於銀河系的正後方,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只有5億光年,因此地球上的科學家能夠較為清晰地觀測到該結構。經過研究人員的測算,南極牆的長度大約為14億光年,大於史隆長城。但這兩個結構還不是最大的,目前人類已發現的最大宇宙結構是「武仙-北冕座長城」。 研究人員是如何發現它的?
  • 銀河系後面發現了巨大的宇宙南極牆,我們是被包圍住了嗎
    科學家最新製造的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它橫跨14億光年,是一個壯觀的、不可思議的牆,其中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這個牆被稱為「南極牆」,在過去的時間裡,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因為它的大部分結構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5億光年之外。
  • 谷歌地球在南極發現3200米長的「古牆」,引發爭議
    南極,作為地球上最後一塊神秘的大陸,千百年前來一直是人類的禁地,因為這裡是地球的「時間膠囊」,冰蓋下隱藏著地球的歷史,科學家一直在冰川下尋找解決地球氣候變化的方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有了衛星的幫助,南極越來越多的未知結構開始浮出水面。
  • 宇宙「南極牆」被發現,長達14億光年,不少於10萬個星系被它包圍
    南極牆就位於銀河系的正後方,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只有5億光年,因此地球上的科學家能夠較為清晰地觀測到該結構。類似南極牆這樣的龐大結構,宇宙中還有其他例子,例如在2003年被發現的「史隆長城」。據研究,史隆長城的全長大約為13.7億光年,它的內部同樣是絲狀結構。經過研究人員的測算,南極牆的長度大約為14億光年,大於史隆長城。
  • 科學家發現最大「宇宙牆」,裡面堆滿了暗物質
    ,同時,伴隨著觀測研究,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發現傳來,日前,科學家們就在宇宙中又發現了「一堵牆」。長度達14億光年的宇宙牆在最新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來自於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丹尼爾·波馬雷德等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發表了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科學家表示,通過宇宙三維地圖,在距離地球僅5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宇宙牆的存在。
  • 14億光年長「南極牆」現身,或藏匿大量暗物質
    這堵「牆」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其規模可以與迄今發現的宇宙第六大結構——史隆長城相媲美。  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  微小的不均勻性「成長」而來  「類似於『南極牆』的宇宙大尺度結構,是宇宙中一些密度較高的區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表示,這些區域的星系密度要比其他區域更高,且成絲狀連接結構。
  • 14億光年長「南極牆」現身,或藏匿大量暗物質
    這堵「牆」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其規模可以與迄今發現的宇宙第六大結構——史隆長城相媲美。 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 微小的不均勻性「成長」而來 「類似於『南極牆』的宇宙大尺度結構,是宇宙中一些密度較高的區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表示,這些區域的星系密度要比其他區域更高,且成絲狀連接結構。
  • 谷歌地球在南極發現3200米古牆,還有疑似金字塔物體,古文明遺蹟?
    南極應該是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地方了,也是地球上的最後一方淨土,千百年來到達南極地區的人類寥寥無幾,對於多數人來說,南極地區的環境太過於惡劣,是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沒有人能抵得住零下幾十攝氏度的低溫。
  • 每日科普|宇宙中竟暗藏14億光年的「南極牆」?
    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行星、恆星、星系等我們都早已熟悉,畢竟我們就生活在「普普通通」的銀河系中。然而,宇宙中還有許多罕見且令人嘆為觀止的結構,比如一堵長達14億光年的「牆」。近日,一個由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丹尼爾·波馬雷德等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
  • 宇宙深處發現14億光年長「南極牆」,如果將手伸出去會怎樣
    作為地球上最成功的一個物種,我們人類現在已經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既可以深入大洋深處,也可以邁向外太空。不過,當我們邁向宇宙深處時,才發現我們地球、我們人類在宇宙面前真的太小了。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5億光年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堵長達14億光年的「南極牆」。
  • 陳根:研究發現最大宇宙結構之一,是跨越了13億光年的南極牆
    文/陳根近日,研究人員研究宇宙的3D地圖,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該結構是一堵巨大的牆,它被稱為南極牆。在基於Tully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對18000個星系的距離進行的測量後,研究人員繪製了南極牆的計算機模型,其中物質密度較高的區域用紅色顯示。整個區域的跨度約為13億光年;我們的銀河系,直徑僅為10萬光年,位於圖像的中心。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我們的宇宙有兩種宇宙牆第一種宇宙牆是緻密星系團構成的單一結構,類似於「長城」結構。這種被稱為長城式宇宙牆。第二種是幾乎沒有星系存在的空洞區域,這種被稱為空洞式宇宙牆。2016年,加那利群島的天體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一個超級boos長城系統,這是一個簇擁在一起的星系團,密度極高。但是它們組成的系統看起來像細絲,而不是均勻排列起來。該系統由830個星系構成,直徑約為13億光年,質量約為2.8億億個太陽,距離地球20億光年。
  • 科學家發現「南極牆」,長度達14億光年,是它阻礙了人類嗎?
    站在宇宙上看地球,地球仿佛是一個渺小的藍點,誰都沒有想到這麼小的一顆星球中,竟然孕育出這麼多的生命,形成成熟的人類文明,並燃燒至如今的熊熊烈火,得來的一切是多麼不容易。專家發現「一堵牆」,可能被它阻礙了!據了解,宇宙能觀測的空間是960億光年,它仍在不斷膨脹擴張,沒有盡頭,也沒有終點。它就像是一個漂浮不定的島嶼,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漂向何方。這些年來,人類心中有不少疑問,如果外星文明存在,為什麼人類努力這麼久,也沒有發現過它們的蹤跡呢?就算人類找尋不到,為什麼他們不會主動與人類聯繫呢?
  • 「南極長城」被發現,距離地球僅5億光年,為何現在才發現?
    在宇宙中也有「長城」,它指的是用宇宙中的星體、氣體和星塵圍成的一個巨大的空洞,宇宙中最大的長城是武仙-北冕座長城,跨度高達100億光年,但是科學家們怎麼也沒想到,我們在地球附近還能發現一個巨大的長城。這個長城被科學家命名為「南極長城」,因為它處在地球最南端附近,距離也很近,只有5億光年,這是人類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宇宙超結構天體了,它的長度是14億光年,由上萬個星系和星塵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