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 識字1《天地人》中學了了6個生字:天地人,你我他。
「我」的部首和結構是什麼?近期在網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在網上,大家查到的:「我」的部首是「戈」,單一結構。
包括在線新華字典也是這樣。
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我」的部首是「丿」,獨體結構。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大字典》中明確標註「我」部首為丿,獨體結構。
那究竟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這樣說來,兩個都對。
獨體結構和單一結構是一個意思。
接下來,我們來看「我」字的部首。
「我」字在《新華大字典》的「丿」部(六畫)和「戈」部(三畫)都能夠查到,並且在「我」字的文字源流中是這樣描述的:
我是一個象形字,像一種長柄而帶齒形刃口的兵器,所以部首為「戈」。我的本義難以確定,一般用來指代自己。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名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這句名言出自《說文解字》,這本書的作者是許慎,就是他首創了把漢字的同一偏旁歸為同類,這個時候,部首是表意的。
比如說
帶有貝字旁:財、貨、賺;
帶有火字旁:燒、炒、烤
「我」的部首為「戈」,「戈」這個部首就是表意的。
下面是一份常用的漢字部首及其表意的資料,家長可以列印出來給孩子看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現代字典裡不把「我」的部首寫成「戈」而寫成「丿」?
部首根據功能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兩類。除了可以根據造字法來分,把同一意思的字分成一類,還可以按照字形結構,取相同部位為部首,這種就叫作檢字法原則。
比如說:
帶有王字旁(斜玉旁):玩 、珍、珠
帶有月字旁(肉字旁):胖、臉、腿
「我」字之所以在字典中的部首為「丿」就是根據字形來確定部首的。
比如「申」、「虧」等字也是這樣的。
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考試的時候寫哪個?
考試的時候,建議寫檢字法原則的部首。
但是考到部首也要等到二年級上冊學完部首查字法才會考到了。
當然,也有一些字本身就是部首,每個字都是一個故事。
比如:黑、鼓、鼠……
你願意去學習每個字背後的故事嗎?
有家長說,孩子總是愛寫錯別字,每次給孩子輔導,剛講完,隔天就忘記,其實這就是孩子對字不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刻造成。
如果孩子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那麼在對一些有疑問的字,孩子就可以自己去查字典,也能夠培養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時代在發展,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家長們也是一樣,這樣才能更好地輔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