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是學習語文的必備工具書,能給我們學習語文帶來極大便利。一個字,我們不知道讀音,可以查字典,不懂得字義可以查字典,是我們隨叫隨到的老師。所以,語文科目對於查字典這項技能是非常重視的,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安排了查字典的教學。查字典的訓練一直貫穿整個小學階段。
我們查字典最常用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音序查字法,知道讀音不懂得字義,就用這個查字法來查;一個是部首查字法,一個字不知怎麼讀,不懂什麼意思,都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小學語文考試中,大多會有查字典的題。但是,在查字典時,不少人,包括成人和學生,都會遇到部首不好確定的情況,分不清是什麼部首,今天我們就來跟朋友們講講如何確定一個字的部首。
提到部首,我們會想到偏旁,因為我們總是把偏旁和部首連在一起說「偏旁部首」。那麼,偏旁跟部首是什麼關係呢?可以這樣理解,偏旁是個體,部首是一類。比如說,對於「打」這個字,「扌」就是偏旁,而字典詞典在對漢字歸類時,把所有的「扌」的字歸為一類,這個偏旁就是這一類字的部首。
但是,漢字的字形很複雜,一個字有兩個偏旁,或者字形簡單的獨體字,我們往往不知道它的部首是什麼,比如「螞」,偏旁有蟲和馬兩個,「為」我們看不出是什麼部首。我們今天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一般的,我們分辨部首有這樣四句口訣,家長可以收藏一下,教給孩子們:
第一句:形聲取形不奇怪,包圍結構都取外。漢字裡形聲字是最多的一類字,對於形聲字,取形旁作為部首,比如剛才說的的「螞」,蟲是形旁,就去「蟲」部。這類字非常多,大家可以找一些形聲字確認一下。包圍結構,有多種包圍,全包圍、半包圍等,具體分還有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右包左等很多種類,但是我們只要記住找部首時,一般都是取外就可以了。比如「聞」「圍」等,部首是「門」、「口」,取外面的偏旁。 ·
第二句:左右相等左邊找,左右不等常取少。這說的是左右結構的字,左右部分大小基本相等的,左邊的是部首,比如「聯」,左右相等,左邊的「耳」是部首。「侍」,左右不等,取少的「亻」作為部首。
第三句:上分下合取下面,其餘取上不取下。這句口訣說的是上下結構的字,比如「駕」,上下結構,上面是兩部分,下面是一部分,叫做上分下合,這樣的字取下面,「馬」才是「駕」的部首。「思想」兩個字就更有代表了,「思」上面是一個整體,直接取「田」作部首,取上不取下。而「想」上面是分開的兩部分,直接取下面的「心」作部首。
有細心的家長可能發現,「思」用部首「心」也能查到,但是注意一下,右上角多了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表示,「思」這個字,規定的部首是「田」,而傳統會用部首「心」,所以就收在兩個部首之下,「田」是標準部首。
第四句:獨體字形按整體,部首不明取起筆。有些獨體字本身就是部首,所以直接就把整體當作部首,比如「鳥」「月」,就在鳥部和月部裡查。而「為」也是獨體字,但沒有為字部,就查起筆,也就是第一筆作為部首,也就是「丶」。
各位朋友,你或者你的孩子,在查字典時遇到過部首無法確定的情況嗎?記住上面的4句口訣就可以了,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我們繼續討論。文末聲明:1、小編發文均為原創,歡迎關注、評論、轉發,轉載請註明版權;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