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8年,杭州植物園重啟金魚養殖

2020-12-05 中國水產養殖網

時隔18年,杭州植物園重啟金魚養殖

2018-03-31 09: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錢江晚報        瀏覽量: 3649 次 我要評論

剛出生的金魚小寶寶通體透明,體細如針,僅能垂直遊泳。
&nbsp

  春暖花開,萬物迎來新生。

  3月28日一早,杭州植物園的工作人員江水恆收到了一條簡訊,「金魚魚苗出來了!」

  「當時真的是太開心了,知道金魚魚苗出來,心情比自己生孩子還要激動。」江水恆立馬飛奔到玉泉後場,查看情況。當看到小魚苗一條條豎立在魚缸壁,偶爾還有不安分的小魚在遊動時,心裡的感覺真是難以言表。

  說起這一撥金魚寶寶的生長,實在是太不容易了。「2000年杭州植物園就暫停自己繁殖金魚了,這次是18年後,再次重新嘗試繁殖。」江水恆說。

  杭州植物園金魚場

  時隔18年再次自主繁殖金魚

  說起杭州金魚,老底子杭州人會驕傲地和你說,那可是和西湖龍井茶、絲綢齊名的東西。杭州是金魚的發源地,南宋時宋高宗趙構迷戀金魚,將金魚養殖從宮內推至宮外,至明朝時杭州人養金魚成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杭州的金魚養殖不僅量多,而且精品不少,甚至許多名貴的金魚品種還遠銷國外,為國家創造過外匯。

  然而,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杭州的觀賞魚類市場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眼光開始聚向外來進口觀賞魚,諸如熱帶魚之類,本土的金魚熱大減;而金魚的養殖是個純純正正的技術活,好的金魚品種培育出來消耗的時間,不是以年月計算,而是以世代考察,金魚繁殖中需要投入的人力、心力,遇到養殖戶對於現實利潤的考量,杭州本土金魚養殖之風式微。

  對於杭州植物園來說,也是如此。2000年後隨著老一輩專業養金魚師傅的退休,金魚的本土繁育工作也停滯了。

  直到今年年初,杭州植物園將兩位年輕的觀賞魚保育員——水產養殖專業出生的89年生姑娘江水恆和90年生小夥王茂春兩人,組成玉泉「金魚二人組」,再次探索起金魚繁殖培養之路。「前幾次植物園金魚展裡的金魚,不少都是從外面購買回來的,沒有咱們植物園自己繁殖的金魚,所以我們想通過這次繁殖,重啟杭州植物園的金魚養殖。」

  萬事開頭難,對於只有書本經驗、沒有實戰的「金魚二人組」來說,第一個挑戰是幫助自然環境下的金魚產卵繁殖工作。

  「我和王茂春都是第一次,過去的老師傅都退休了,所以我們主要靠自己摸索。」江水恆說,接下任務的這刻,是幹勁滿滿卻又心有擔憂。

  割棕片絲撈金魚藻

  翻遍植物園給金魚搭起魚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江水恆感嘆,真正實踐起來難度太大了。

  為了幫助金魚產卵,需要尋找收集魚卵附著物,給金魚產卵做魚巢。「聽說棕片絲和金魚藻做魚巢效果比較好,正好植物園園子裡有,所以我們就在園子裡自力更生,自採!」

  之後,他們又去小池塘撈金魚藻,取得原材料後,還不能隨意丟到金魚池裡。需要消毒,殺死裡面的病菌和一些會吃魚卵的寄生蟲。將棕片絲和金魚藻在漂白粉溶液裡浸泡兩三個小時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將泡軟的棕片絲和金魚藻綁好,投入待產的魚池裡。結果剛一投下去,金魚馬上團團圍住,追尾追得可歡了!

  一場冷空氣凍死不少魚卵

  還好剩下的挺住了

  接下來,就是等著收集魚卵了。投入魚巢後,兩三天的時間,每天都能有魚卵收上來。

  「這一批收到的魚卵是『鶴頂紅』,一個比較傳統的品種。咱們如果不收卵的話,魚卵就會被魚池中的金魚吃掉或者是被水體中的蟲子吃掉。」所以,江、王兩人每天早上都要將收上來的魚卵放入已經經過清洗、漂白粉消毒、養水一個星期以上的魚池和魚缸中去。

  「每天看著魚卵越來越多,挺開心的。」然而,正在江水恆他們信心滿滿的時候,3月裡的一場冷空氣突如其來,氣溫直降10℃以上,最低溫降到了1℃。這對魚卵孵化來說可是巨大的傷害。

  「果不其然,那幾天我們就發現魚卵白了好多好多,一片棕片絲上收集到的魚卵有近90%都已經發白壞掉了。」就在江水恆他們發愁是不是第一批魚卵已經全部陣亡的時候,3月28日好消息傳來,魚卵孵化出來了!

  剛孵出的仔魚有5~6毫米長,透明,體細如針,各鰭尚未出現,眼球和體表有淺色,向上垂直附著在缸壁或水草上,內源性營養,僅能垂直遊泳。2~3天之後,能水平遊泳,需外源性營養,主食輪蟲和無節幼蟲。

  「這些小寶寶看上去像頭頂鑲了兩顆黑珍珠的大頭針。」江水恆高興地看著這些小傢伙,它們可是經歷了寒冷考驗,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要想成為最後能展示給大家看的觀賞金魚,這群小傢伙還要經過5次反覆的篩選。

  這批金魚寶寶的出生給了江水恆他們很大的信心。

  江水恆告訴錢報記者,冷空氣過後的這幾天,他們又收集到了好多魚卵,相信不久之後會有更多的魚苗孵化出來。


  記者&nbsp金潔珺&nbsp通訊員&nbsp胡菁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中國金魚養殖大師姚興發老人寫了本書
    ……三個月說法不靠譜姚老半個月後就能出院這位杭州金魚世家傳人、中國金魚養殖大師級人物,就是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姚興發老人。2010年初,快報曾為姚老做過專訪。當時,日本三重大學宣布培育出能看見內臟和血液的「透明金魚」。姚老說,不稀奇,民國時他的母親就培育出透明金魚了,當年取名為玻璃金魚。
  • 杭州植物園兩棵年逾花甲的龍牙花,開得比小姑娘的唇膏還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江水恆杭州人對花草樹木總有特別的情懷和關注,最近,又有讀者發來一張紅色的、形似月牙的花花來小時新聞客戶端求助:在杭州植物園裡面看到的,兩棵樹剛剛開出的花,深紅色的花序像一彎紅色的月牙,也有點像野獸的牙齒,不知道是什麼「神仙品種」。
  • 我國三大金魚主產區的前世今生
    我國三大金魚主產區的前世今生微虎糾金魚在古代只有在物質極其豐富、生活非常安逸的地方才會被當地民眾廣泛養殖,才能形成獨特的金魚文化。福州人金魚養殖可以追溯到南宋宋端宗時代。彼時,南逃福州的宋端宗趙昰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福州暫時安定下來,趙昊看福州像四面環山而水系密布,房屋也是白牆黑瓦像極了臨安府,就決定定福州為行都,在福州繼位登基。宋端宗定居福州也帶來了他家的皇室金魚養殖傳統——宋高宗開始流行養殖金魚觀賞,福州因為氣候宜人水質優異,趙構帶來的金魚在福州很快如魚得水,只只養著肥美。
  • 「三段法」養殖金魚成「精」 養殖池年產值翻數倍
    「一個約20平方米的養殖池,原來一年的產值只有幾千元,但應用金魚養殖『三段法』之後,養殖池的年產值翻數倍,最高可達到5萬元。」張文春欣喜地說。說起金魚養殖「三段法」,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主任楊小強很是熟悉。
  • 從野生鯽魚演變成金魚用了2000年,淺談中國金魚的飼養歷史
    金魚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觀賞魚類,從野生鯽魚單一的體型和顏色,演變到今天的體型各異、色彩斑斕,經歷了大約2000年。放眼金魚漫長的演變和發展歷史,中間主要經歷了野生、放生、家化、人工選種和人工育種五個階段。
  • 中國最名貴的金魚-娃娃金魚!
    然而其眼睛、鼻膜和嘴部均為黑色,從正面觀看,酷似天真活潑的娃娃面孔,所以有人稱之為「娃娃金魚」非常稀少。此魚是1954年浙江杭州動物園附屬金魚園,從飼養眾多的紫高頭魚群中出現的突變,最初僅有一尾雄魚,先後飼養了12年之久,後因患病治療無效而死亡。後來,該園傅毅遠高級工程師等採用種種雜交方式,經過多年的培養,終於選育成功,並使朱頂紫羅袍這一品種的特徵穩定了下來,形成一個新品種。
  • 聽老魚友告訴你,金魚應該怎麼養殖,一些小技巧送給你
    可真正能養好金魚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當然,在養殖金魚的前期,幾乎沒有人使用過專業設備,養好金魚卻是不易,那要如何才能把金魚養好呢?聽老魚友告訴你,金魚應該怎麼養殖,一些小技巧送給你首先,最好金魚缸放置在靠近窗戶並且陽光充足的地方。其次,要控制好養殖的密度,根據魚缸的容積合理安排養殖數量。
  • 杭州植物園石蒜花海 與你相約
    杭州日報訊(通訊員 江水恆 記者 俞倩)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浙江省花卉協會主辦,杭州植物園承辦的「花開杭植,樂享自然」——2020杭州植物園石蒜花展於昨天拉開帷幕,展覽將一直持續到8月31日。本次花展首次展出了杭州植物園在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斬獲十項大獎的部分石蒜品種,展現杭州植物園石蒜屬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多年來在石蒜品種選育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杭州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內的石蒜自然景觀區包括經濟植物區、分類區、青龍山、玉泉等石蒜地栽區域。擁有包括忽地笑、玫瑰石蒜、換錦花、稻草石蒜、中國石蒜等在內的20餘個石蒜種類。
  • 杭州植物園秋季花展開幕 薔薇園整體亮相
    杭州網訊 金秋十月,杭州植物園桂香滿園。繼薔薇園「五一」局部開園後,歷時不到半年的努力,薔薇園將於「十一」整體向遊客開放。杭州植物園薔薇園位於植物園西部桃源嶺地塊,總面積約31. 2公頃。全園以山體樹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蘆葦、蓮、荷、茭、蒲點綴水面,接近自然,突出意境,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 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重啟觀測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將重新用於天文觀測。新的觀測設備「安妮·蒙德天文望遠鏡」將安裝在名為「阿爾塔茲亭」的建築中,以曾在格林尼治天文臺工作、做出過關於太陽的重大發現的女科學家安妮·蒙德命名,可用於觀測太陽和太陽系中的行星,以及更遙遠的天體和行星狀星雲。
  • 杭州植物園石蒜新品種獲國際登錄
    本報訊 近日,浙江省杭州植物園申報的「繡球」和「秀麗」兩個石蒜屬植物新品種,在石蒜屬植物新品種國際登錄中心獲得登錄。        2016年,杭州植物園在荷蘭皇家球宿根學會曾獲得「桃紅」和「小卷」兩個石蒜新品種國際登錄。
  • 李波平:金魚出口買賣 1年賺百萬
    李波平:金魚出口買賣 1年賺百萬出處:致富經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11-22 09:18:00在做出口生意的翻譯過程中,他發現裡面商機巨大,1995年毅然決定辭職下海,如今他僅僅靠賣金魚,做到了年銷售100萬美元的規模。  2007年10月25日上午,廣東省清新縣李波平的金魚養殖場來了一位泰國客戶,這個客戶指名要李波平的一種叫三色鎦金的金魚,然而兩人在價格上好長時間彈不在一條弦上。  客戶:「價錢怎麼樣。」  李波平:「價錢最少30美元。」
  • 每日工作參考|看福州金魚如何「遊」出大產業
    金魚作為中國特有的名貴觀賞魚類,迄今已有1000多年養殖歷史。在金魚養殖行業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福州金魚與北京金魚、杭州金魚並稱「中國三大金魚流派」。今年4月,福州金魚成功獲得由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目前,福州金魚產業年產值4億多元,出口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 李時珍用盡一生也未能找到的花 在杭州植物園綻放啦
    杭州日報訊 在廣西有一種花,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曾窮搜博採,用盡一生精力也未能找到它。在他年老時,無比失望地在《本草綱目》一書中寫道:「山茶產南方……或雲亦有黃色山茶者。」 這究竟是什麼花呢?直到1960年,我國植物學家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帶發現了這種極為罕見的金黃色山茶屬植物,它就是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茶族皇后」的金花茶。
  • 金魚吊蘭落葉嚴重不愛開花?這樣養試試,枝繁葉茂,「金魚」滿枝
    金魚吊蘭落葉嚴重不愛開花?這樣養試試,枝繁葉茂,「金魚」滿枝!金魚吊蘭,又叫金魚花。它和我們平時養殖的吊蘭幾乎沒有關係,不同科也不同屬,只是因為它開花時葉腋間能開出顏色和形狀都如金魚的花朵,並且可以垂吊養殖,所以花友給它取名金魚吊蘭。
  •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張世軍局長赴杭州植物園
    1月11日下午,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軍一行蒞臨杭州植物園(杭州西湖園林科學研究院)調研園區規劃、專類園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風景園林局副局長,杭州植物園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陪同。
  • 大飽眼福的機會來啦 福州王牌金魚齊亮相哈爾濱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 韓業宏)「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全世界最名貴金魚近七成產自福州!9月20日至22日,2019東北亞寵物用品展覽會(哈爾濱)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C號館T30號,福州金魚展將來哈爾濱與市民見面,展出的均為福州王牌金魚品種,具有極高知名度和觀賞性。
  • 時隔10年河南重啟「汽車下鄉」
    10年後重啟「汽車下鄉」,市場的要交給市場    主推車型單臺提供2000元優惠,這對河南農村的消費者是個獨享福利。    7月27日,「網際網路汽車新消費行動暨汽車下鄉」在鄭州宣布啟動。在此後一個月(至8月27日),該活動將為河南消費者提供價值百萬元的綜合補貼。
  • 杭州院士路落址杭州植物園 快去打卡沾沾科學家的星光
    都市快報訊 昨天上午,杭州植物園薔薇園大草坪群星璀璨,21位來參加2020杭州院士家鄉行的杭州院士在這裡,共同見證了杭州院士路的落成。這是全國首條院士路。杭州院士路的落成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浙江「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杭州市聚集院士、尊重院士、服務院士的務實體現,更是杭州在系統採集、妥善保存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深入挖掘所蘊含的學術思想、人生積累和精神財富上的有益探索,是杭州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教育基地。
  • 中國各地的金魚王者,看看你的家鄉盛產哪一種?
    金魚是人工養殖最早的觀賞魚,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江浙一帶。據鹹淳臨安志記載「慈恩開化教寺:開寶二年吳越王就南果園建寺,造六合塔以鎮江湖。......」有秀江亭,金魚池。」文中可以看得出距今千年以前的宋代就在杭州的慈恩開化寺中建築了金魚池。 在一代代金魚飼育者的努力下,金魚已經遍布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