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大金魚主產區的前世今生
微虎糾
金魚在古代只有在物質極其豐富、生活非常安逸的地方才會被當地民眾廣泛養殖,才能形成獨特的金魚文化。在我國古代,許多地方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卻又有這麼三個地方,把養金魚當成飯碗,寧可自己餓肚子也捨不得金魚餓肚子,不但不吃金魚反而給金魚最好的飼料。這三地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金魚的傳統養殖區,引領我國觀賞魚時尚潮流數百年之久!
1、福州市
福州市雖地處我國東南一偶,可是自古以來生活是非常安逸的。福州小盆地氣候宜人自成一體,形成了閩菜、閩劇、評話、武術、紙油傘、脫胎漆器、根雕、木雕、壽山石雕、福州盆景、閩派建築等大大小小極具福州味道的文化。福州人金魚養殖可以追溯到南宋宋端宗時代。彼時,南逃福州的宋端宗趙昰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福州暫時安定下來,趙昊看福州像四面環山而水系密布,房屋也是白牆黑瓦像極了臨安府,就決定定福州為行都,在福州繼位登基。宋端宗定居福州也帶來了他家的皇室金魚養殖傳統——宋高宗開始流行養殖金魚觀賞,福州因為氣候宜人水質優異,趙構帶來的金魚在福州很快如魚得水,只只養著肥美。
後來宋端宗繼續南逃,原本是屬於皇室的金魚養殖就慢慢流落到福州民間,加上福州人善養魚,所以福州成了我國歷史幾百年以來最大的金魚養殖區。
福州人善專研,愛動腦,在金魚養殖技術也是如此。福州培養出來了蘭壽、琉金、獅頭等名貴品種,就相當於花卉界的牡丹花一樣。福州市於2013年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金魚之都」稱號,可謂是名至實歸!
福州市擁有數百年之久的金魚養殖史,有的還是金魚世家!目前還有上百家金魚養殖場主要分布在倉山區、閩侯縣、長樂區。
2、杭州市
杭州的生活自古以來便是非常富裕、安逸、休閒的,所以愛玩的杭州人也愛養金魚!許多人不知道,其實金魚的發源地是在杭州。早在南宋年間,宋高宗趙構為躲避金朝建都杭州,那時候的杭州已是相當繁華富裕之地。《乾隆杭州府志·市鎮》記載:「然在北宋時已為閩商海賈,風帆浪舶之所歸。杭州市鎮之多,固不始於南渡矣。朝集暮散,遞有廢興。那時候的杭州城已是二十萬戶的大城市,生活相當富足。宋高宗樂得把杭州當成安樂窩,早已把汴京忘到九霄雲外。
在這樣的背景下,杭州許多小富人家就發現金鯽魚長得很漂亮吃了怪可惜,倒不如養在家裡面觀賞!被傳到喜愛琴棋書畫的宋高宗趙構的耳朵裡,頓時來了興趣,於是金魚被獻上觀賞。趙構不善打戰但詩歌書琴畫樣樣精通,如果活在當代絕對是一個天王級的藝術家。趙構看見金鯽魚大喜,說這是天賜靈物啊!早已把保家衛國抗擊金朝侵略的大事拋諸腦後,下令不準殺金鯽魚。加上彼時的杭州城裡正處於繁華盛世,生活相當安逸。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金鯽魚的民間養殖就這樣流行起來了!當時愛國詩人林升這樣描述彼時的杭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現如今杭州早已步入了現代化城市的行列,可是金魚養殖行這一古老傳統行業卻愈發壯大,杭州已成為我國三大金魚之都!
3、北京市
金魚自宋高宗趙構引入宮廷後,便成了歷朝歷代的宮廷寵物之一。北京作為歷朝歷代古都,自然與金魚結下了不解之緣!金魚成了皇城根裡達官貴人家裡必備的觀賞之物。
目前的北京金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通州區、房山區。交易則主要集中在官園市場、潘家園市場附近!
如今金魚早已成為全世界都喜愛的觀賞魚,金魚代表中國文化出口到全球。特別是福州市,佔據了我國出口金魚總量的90%,從沒落皇族把玩的觀賞魚到今天普通老百姓家中必備,金魚正在展現其驚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