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8-09-17 16: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每年七八月份是颱風來襲最頻繁的時候,可是今年卻是在金秋九月迎來了今年颱風光顧,山竹颱風勢頭正猛,正侵擾各個地區,很多網友多好奇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颱風山竹
原標題: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一分鐘帶你了解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每年七八月份是颱風來襲最頻繁的時候,可是今年卻是在金秋九月迎來了今年颱風光顧,山竹颱風勢頭正猛,正侵擾各個地區,很多網友多好奇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颱風山竹是怎麼形成的
2018年9月11日,掠過關島的颱風山竹開始了其穩定的增強,從強颱風一躍成為超強颱風,颱風眼迅速打開並且清空,環流持續擴大,核心雲系變得更為緊密和對稱,加強速度比預期要快不少,11日夜裡,颱風山竹在衛星雲圖上顯得極其壯觀,儼然一副 颱風的架勢。
颱風山竹預計將於2018年9月16日傍晚登陸我國廣東沿海地區。在風力方面,預計颱風登陸的風力可能達到強颱風或超強颱風量級(15-16級),比去年強颱風「天鴿」的強度更強,與2015「山竹」登陸中心點可能在湛江、茂名、陽江、江門市都要做好「山竹」以超強颱風量級正面登陸的防禦準備工作。
9月依然是我國的颱風季,常年9月平均生成近5個颱風,並有約1.8個颱風登陸我國,且颱風多登陸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雖然比常年夏季8月平均生成近6個颱風少,但同樣需要密切關注颱風帶來的暴雨和大風影響,做好防禦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與夏天生成的颱風相比,秋颱風有三大特點:路徑偏南、勢力強大、造成損失更嚴重。
颱風山竹的前世今生
颱風山竹(英語:Typhoon Mangkhut,國際編號:182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62018)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2個被命名的風暴。「山竹」(泰語:มังคุด)一名由泰國提供,是一種水果。
2018年9月4日,一個低壓區在國際換日線以西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9W。
2018年9月6日凌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並於同日晚上給予評級「中」。
2018年9月7日凌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高」,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更於同日上午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6W。
2018年9月7日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在同日下午12時05分對其發布烈風警報。晚間9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822,並命名為山竹。
2018年9月8日凌晨5時和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分別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2018年9月9日凌晨2時,國家氣象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45分鐘後也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日上午8時,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分別在同日上午8時45分和上午11時跟隨,中央氣象局也在同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此時,山竹繼續吸收海水中的能量,扺擋幹空氣並發展出「雲捲風眼」,低層風眼亦顯示在微波圖像上。
2018年9月10日,山竹繼續向西偏南移動,在關島附近海域掠過。多個氣象機構的預測分歧都逐漸收窄,均預測山竹會經過巴士海峽或掠過臺灣南部,移入南海北部,對該區構成威脅。山竹在同日上午8時進入香港天文臺責任範圍,香港天文臺評定其為颱風。同時,山竹繼續受到幹空氣入侵,並移到風切變較為強的海域,令它發展遲緩,遲遲未能開啟風眼,但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臺在晚上8時仍然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2018年9月10日,逐漸增強的颱風山竹
2018年9月11日,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韓國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而臺灣地區氣象部門也在不久後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
2018年9月15日凌晨1時40分,颱風"山竹"從菲律賓北部登陸,接近中午時已經離開陸地,以每小時25公裡速度吹向南海。
2018年9月15日下午6時,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掛出3號風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