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發展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趨勢,固態電解質比液態電解質的絕緣性高,能夠起到電池正極與負極的阻隔作用,避免正負極接觸發電極內部短路,因此可有效取代液態鋰電池隔膜的功能。若將來固態電池技術成熟且大規模量產,市場完全發展至全固態電池,隔膜也完全被替換。因此,除了將來在固態電池技術上掉隊的企業外,化學、隔膜供應企業也將面臨新的創新挑戰。
固態電池具有發展的必然性。固態電池採用不可燃的固態電解質替換了可燃性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大幅提升了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同時能夠更好適配高能量正負極並減輕系統重量,實現能量密度同步提升。在各類新型電池體系中, 固態電池是距離產業化最近的下一代技術,這已成為產業與科學界的共識。固態電解質在解決金屬負極應用問題上被科學界寄予厚望。研究者把解決金屬鋰負極的應用問題寄希望於固態電解質的使用,主要思路是避免液體電解質中持續發生的副反應,同時利用固體電解質的力學與電學特性抑制鋰枝晶的形成。此外,由於固態電解質將正極與負極材料隔離開,不會產生鋰枝晶刺破隔膜的短路效應。總而言之, 固態電解質對於鋰金屬負極擁有更好的兼容性,鋰金屬材料將在固態電池平臺上率先應用。
中國對固態鋰電池的基礎研究起步較早,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在固態電池儲備研發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但產業化製備技術成熟度較低、形成規模產能的企業有限、相關行業、團體標準缺失、成本較高等問題突出,導致固態鋰電池無法快速滲透進電子產品、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應用領域。總體上看,我國固態鋰電池產業仍處於推廣發展期,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持續推動固態鋰電池產業發展。
一、從新建立固態電池標準體系
固態鋰電池領域相關標準修定製,從設計工藝、生產製造設備、電池性能安全評估、可靠性能測試、等環節入手,同時經過不斷地實驗採集數據建立起新的資料庫,建立一個標準共享平臺,形成標準國際化。
二、將固態鋰電池納入國家重點領域
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產學研合作項目、布局固態鋰電池技術研究攻關,以及產業化建立;面向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電子產品等領域應用需求,針對不同類型的正負極材料、不同性能的固態鋰電池,分門別類地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採用稅收、信貸支持等多種方式支持固態鋰電池產業發展。
三、加強固態電池技術研發
國家應該建立固態鋰電池創新中心,吸引國內外研發人才和科研力量匯聚,在關鍵原材料、電芯工藝製作、生產設備設計、電源管理、系統應用、可靠性測試等各個環節進行布局,對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集中攻關,提升我國固態鋰電池基礎研發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到2020年為止目前還處在技術攻關階段,如研發成功後實現量產,這必定是電池技術上又一場革命。固態電池有哪些優勢呢?固態電池是指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目前最重視固態電池發展的當屬新能源電動車行業,諸如寶馬、豐田、大眾以及國內眾多造車新勢力等品牌,紛紛擲重金投身固態電池研發,原因無他就是安全。由於固態電池採用固態的電解質,和目前的液態電解質相比較,固態電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溫、無腐蝕、不揮發等特性。同時電解質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各項性能參數,如功率密度、循環穩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以及使用壽命,所以固態電池發展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