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外媒稱,在
美國與
伊朗緊張局勢升級之際,油輪運營商預計短期內其船隻不會成為打擊目標;目前在全球石油運輸的關鍵地區中東,油輪的日運費和
保險費持穩。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8日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導稱,歐洲一家運營著20多艘油輪的運營商高管稱,「中東就像一個炸藥桶,但我們預計至少暫時不會有針對油輪的襲擊,」「我們(從伊朗那裡)獲得了一些口頭保證,不會襲擊油輪,因此我們祈禱一切如願。」
報導稱,此前,華盛頓方面1月7日警告稱,伊朗可能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海上利益採取行動。
阿聯能源部長馬茲魯伊表示,經由荷姆茲海峽的石油運輸並未立即面臨風險。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8日援引路透社的報導稱,馬茲魯伊1月8日在阿布達比出席會議的間隙表示,所發生的事情不應該被誇大,現在的局面也不是一場戰爭。
報導稱,馬茲魯伊補充說,石油輸出國組織目前沒有討論任何措施,但如果石油供應出現短缺,組織將會評估情況。馬茲魯伊早些時候曾表示石油市場目前供應充足。
資料圖片。新華社/路透
【延伸閱讀】伊朗稱油輪遇襲是國家行為
這張由伊朗石油部提供的在紅海海域拍攝的照片顯示,遭襲的「薩比提」號油輪船體受損(10月13日攝)。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一艘油輪11日在紅海海域遭襲,發生爆炸,船上裝載的原油發生洩漏。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說,伊朗油輪上周在紅海遭遇的是火箭彈襲擊,某個國家參與,正在調查到底是哪個國家。新華社發
這張由伊朗石油部提供的在紅海海域拍攝的照片顯示,遭襲的「薩比提」號油輪船體受損(10月13日攝)。新華社發
這張由伊朗石油部提供的在紅海海域拍攝的照片顯示,遭襲的「薩比提」號油輪船體受損(10月13日攝)。 新華社發
【延伸閱讀】外媒:伊朗公布遭飛彈襲擊油輪照片 兩個大洞清晰可見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外媒稱,伊朗當地時間10月14日公布了伊朗油輪上周在紅海遇襲的照片,照片顯示該油輪上有兩個大洞。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新公布的照片顯示了該油輪遭襲後船體的損壞程度。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油輪右舷有兩個大洞。這些照片上標識的日期是10月13日。
伊朗方面表示,這艘掛有伊朗國旗的油輪在紅海分別遭到兩次襲擊。
報導稱,這場襲擊導致油輪上的原油洩漏到紅海。伊朗說,這場襲擊是一場飛彈襲擊,並誓言會追究到底。
從今年6月開始,荷姆茲海峽一帶發生了多次油輪遇襲事件,美國指責伊朗是這些油輪遭攻擊的黑手,但是伊朗一一否認同這些事件有關。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4日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已掌握該國油輪在紅海遭到飛彈襲擊時的錄像。
魯哈尼在記者會上說:「這是來自外部的襲擊。一艘艦艇發射了數枚飛彈,至少兩枚擊中我國油輪。目前已很清楚,油輪是被飛彈擊中的,油輪上的攝像頭拍下了這一幕。從畫面上可以看到擊中油輪的飛彈是從哪個方向飛來的。」
魯哈尼指出,他已經看過了這段錄像,有關調查還在繼續進行。
伊朗公布的該國遇襲油輪照片(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
【延伸閱讀】伊朗油輪遇襲後,油價市場的反應迅速出現——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導 境外媒體報導稱,國際油價10月11日上漲2%,此前伊朗媒體報導說,一艘國有油輪在沙烏地阿拉伯附近的紅海遇襲。
據路透社10月11日報導,10月1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41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收於每桶60.51美元。
紐約原油期貨上漲1.15美元,收報每桶54.70美元。
報導稱,國際能源署(IEA)預期2020年需求減弱抑制了油價的漲幅。儘管如此,布蘭特原油和美國原油仍有望錄得三周來的首次周線漲幅。布蘭特原油近日上漲3.7%,美國原油上升3.6%。
伊朗國家電視臺稱,伊朗外交部證實該國一艘油輪在紅海遭到兩次襲擊,這艘油輪已受損。有關這艘油輪受損程度有不同的說法。
「我們估計,油輪事件帶來的風險溢價約為1美元/桶。」原油交易諮詢公司——美國裡特布施同仁公司(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總裁吉姆·裡特布施在一份報告中稱。
報導認為,伊朗原油出口遭到美國的制裁,令伊朗原油對全球供應格局的影響減弱。
報導稱,國際能源署10月11日表示,全球油市從上月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中迅速恢復正常,而且隨著全球需求放緩,明年將面臨供應過剩。
有輿論認為,當前國際油價走勢變數頗多。
另據臺灣《經濟日報》10月12日報導,2020年經濟前景堪憂,國際能源署10月11日調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是過去6個月來第四度下修。在需求減弱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也正在考慮擴大減產。
報導稱,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月報預測,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可達每日100萬桶,2020年增幅估為每日120萬桶,分別比上月預測下修每日6.5萬桶和10萬桶。
報導認為,國際能源署頻頻下修油需增長預測,將加重OPEC與其盟友擴大減產以提振油價的壓力。
此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OPEC與盟友考慮擴大減產。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10月10日說,全球經濟展望轉弱,OPEC與盟友集會時,將做出「適當、強力和正面的決定」以支撐油價,對「各種選項都持開放態度」。
國際能源署指出,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後,9月全球石油供應量每日驟減150萬桶,降到每日9930萬桶,「即使迅速恢復,加上OPEC其他成員國穩定供油,2019年最末季仍可能動用庫存」。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延伸閱讀】伊朗油輪在紅海疑遭飛彈襲擊 外媒稱中東海上風險可能加劇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導 伊朗官方媒體10月11日報導稱,沙特港口城市吉達附近的一艘伊朗油輪爆炸起火,專家懷疑這是一起「恐怖襲擊」,引發外媒關注。
據路透社10月11日報導,匿名消息人士說,這艘油輪嚴重受損,並在距吉達約60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紅海海域漏油。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專家認為這是一起恐怖襲擊。」
另據伊朗新聞電視臺網站10月11日報導,兩起爆炸令伊朗國家油輪公司運營的一艘伊朗油輪在沙特港口城市吉達附近起火,爆炸可能是由飛彈襲擊引起的。
據消息人士說,爆炸發生在10月11日凌晨,爆炸地點距吉達約60英裡。
據報導,爆炸影響到了這艘船的船體,兩個主要儲油罐因此嚴重受損,進而導致油輪在紅海漏油。官員們說,漏油目前已經停止。
伊朗國家油輪公司的一份聲明說,「薩比提」號油輪在當地時間10月11日5時和5時20分接連遭遇兩次爆炸,爆炸很可能是在被飛彈擊中後發生的。
報導說,目前船員安全,沒有人在爆炸中受傷。聲明還說,該油輪目前情況穩定。
此外據法新社10月11日報導,一艘伊朗油輪的所有者稱,疑似飛彈擊中了這艘位於沙特海岸附近的油輪。
伊朗國家油輪公司稱:「所有船員都很安全,船也處於穩定狀態。」該公司還稱,船上人員正設法修復受損處,這艘船正緩慢駛回波斯灣。
又據美聯社10月11日報導,伊朗官員表示,10月11日在沙特附近海域,有兩枚飛彈擊中了一艘正在穿越紅海的伊朗油輪。在數月來德黑蘭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之際,這是該地區發生的最新一起事件。油價隨即上漲2%。
海上保安公司德裡亞德海洋情報公司警告說:「最近的這起事件如果被證實是一次侵略行為的話,就很可能成為沙美兩國與伊朗關係惡化這一更寬泛故事的一部分。」
該公司還說:「隨著伊朗和沙特的地緣政治對峙持續,上月已經穩定下來的該地區很可能將面臨又一個海上風險加劇的時期。」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伊朗國家油輪公司的話說,遭襲的油輪是「薩比提」號。根據海上交通網站的數據,這艘油輪於10月11日接近中午時分在紅海打開了追蹤裝置,其位置位于吉達西南約130公裡處。根據路孚特公司的分析,該船裝載了約100萬桶原油。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形容這一事件是那些實施「危險冒險主義」的人發動的「襲擊」。穆薩維在一份聲明中說,「薩比提」號在半小時內兩次遭到襲擊,調查正在進行。
穆薩維還表示,伊朗油輪最近幾個月內在紅海海域成為「破壞性活動」的目標。他沒有對此詳細說明。
今年5月,一艘運載超過100萬桶燃油的伊朗油輪在「薩比提」號遇襲的同一海域發生故障。沙特方面幫助這艘名為「幸福-1」號的油輪抵達吉達海域的錨地,它在那裡得以維修,後來駛離該地。
在10月11日的分析中,德裡亞德海洋情報公司說,「幸福-1」號油輪所經歷的事件具有「潛在爆炸事件的特點」。
伊朗8月時稱,另一艘油輪在經過紅海時發生技術性故障,但它沒有具體說明。
【延伸閱讀】一艘伊朗油輪遭飛彈命中發生爆炸
這張由伊朗石油部提供的照片顯示,「SABITI」號油輪10月11日在紅海上行駛。伊朗國家石油公司11日說,該公司一艘油輪在紅海遭飛彈襲擊,發生爆炸。消息稱,「SABITI」號油輪事發時位於離沙烏地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約97公裡的紅海海域,船體被多枚飛彈擊中後發生爆炸,船體受損,船上裝載的原油發生洩漏。油輪沒有沉沒,船體狀態穩定,所有船員安全,目前沒有人員傷亡。新華社/美聯
這張由伊朗石油部提供的照片顯示,「SABITI」號油輪10月11日在紅海上行駛。伊朗國家石油公司11日說,該公司一艘油輪在紅海遭飛彈襲擊,發生爆炸。消息稱,「SABITI」號油輪事發時位於離沙烏地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約97公裡的紅海海域,船體被多枚飛彈擊中後發生爆炸,船體受損,船上裝載的原油發生洩漏。油輪沒有沉沒,船體狀態穩定,所有船員安全,目前沒有人員傷亡。新華社/美聯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