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石油運往中國,美國制裁成笑柄
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協議以來,伊朗就一直在承受著來自於美國的制裁,而其中對於伊朗來說,打擊最大的就是石油禁令。美國要求各國停止購買伊朗開採並出口的石油,否則就進行制裁,這種霸權主義行為讓許多國家都不得不放棄從伊朗購買石油,甚至此前伊朗出口石油至韓國所得的貨款也遭到了凍結,這一時間讓伊朗陷入到了窘境之中。
對於伊朗來說,石油貿易可以說是國家的根本產業,每年都能為伊朗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而一旦這些收被截斷失,伊朗立刻就會陷入到非常糟糕的境地之中,長久持續下去甚至有可能導致伊朗破產,美國採取這種制裁,其目的就在於此。
而正當美國打算把這種制裁持續下去時,事情卻已經發生了變化,據中國海關方面的數據表示,在今年1月至7月,伊朗源源不斷地開往中國,為中國提供了每日大約有7.7萬桶的石油,並且在這些公開數據並沒有統計完全。據克普勒數據表示,伊朗方面的石油運送到中國後,會被稱為「印尼石油」。
大搞偷天換日,中伊獲得雙贏
並且除此之外,美國媒體方面調查發現,有許多伊朗油輪正在海上搞「偷天換日」的手段,為了躲避美國追蹤,他們修改油輪數據,使用其他國家的國旗。甚至有油輪會關掉追蹤器前往伊朗進行石油運載,這種情況直接讓美國對伊朗的所謂「石油禁令」成為了一個笑柄。
而這種情況對於中國和伊朗來說,顯然是再好不過的。畢竟當下中國正處在發展階段,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伊朗又因為美國的制裁,無法將石油進行出口變現。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進口大量伊朗石油的行為,不僅讓雙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還使得中伊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友好,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雙贏局面。
而對於美國來說,這種狀況實際上表現出了一個事實,即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已經愈發無力。事實上,除了難以繼續制裁伊朗石油,美國試圖延長伊朗武器禁運期限,以及要求安理會重啟對伊朗制裁的舉動,也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反對。這種情況已經透露出了一個信號,即在當下美國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恐怕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美國恐怕需要重新考慮該如何處理伊朗方面的事務,畢竟當下的世界局勢已經完全不同,美國已經無法在世界上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