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永遠屹立潮頭,但總有人正乘風破浪。
從網際網路金融到金融科技,從To C 到To B,無論市場如何巨變,科技為金融賦能的內涵始終都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
作者/ 韓 東
編輯/ 劉 煜
有種說法是,沒有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跨越式發展,就不會有網際網路金融及金融科技的崛起。但從根本上而言,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金融市場準入放寬造就了新經濟、新金融的勃興。
在安永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中,全球平均金融科技採納率為64%,而中國已超越美國、英國等國家達到87%,位居首位。報告還指出,創新型金融科技企業已經歷了涉足金融行業的初期階段,蛻變為成熟競爭者,影響力不斷提升。
而在中國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的過程中,由千億級PE機構中信產業基金孵化的「小花科技」結合自身特色,在眾多金融科技企業中突圍而出,成長為行業的標杆企業。近日,憑藉過去三年2045%的營收增長率和強勁的金融科技實力,小花科技榮獲德勤「2019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再次證明了金融科技持續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小花科技入選德勤「中國50強」
每一家金融科技企業都是行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同時也是行業的締造者和變革者。小花科技成立不到五年時間,卻每次總能抓準風口與時機,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持續實現高增長,它的秘訣是什麼?
01
初生:風起線上消費信貸
2013年,以行動支付的崛起為契機,網際網路改變了金融的渠道,彼時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正呈爆發趨勢,受此影響,線上消費金融在隨後兩年迎來了風口。
2015年,消費金融迅速崛起,伴隨消費金融政策由點及面全面鋪開,消費拉動經濟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巨頭陸續布局線上消費金融,「花唄」和「借唄」、「百度有錢」、「微粒貸」等產品先後上線,線上消費金融開啟井噴式發展。
乘著這一波風口,小花科技應運而生。一點財經了解到,小花科技2015年成立,可謂含著「金湯匙」出身,其股東中信產業基金多年來累計投資了100多家企業,其中40多家已經在海內外實現上市,以1000億元人民幣的管理資產規模位居中國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作為中信產業基金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核心布局,成立伊始,小花科技便迅速抓住了線上消費信貸的市場空白,並據此推出定位於「年輕人的網際網路錢包」的小花錢包App。
小花科技創始團隊成員大量來自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從事零售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既有金融經驗積累,又有網際網路技術基因,其團隊優勢為線上消費金融業務的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小花錢包客群定位也主要是服務於年輕一代中的優質人群。
如果說強大的股東背景、專業的創始團隊以及精準的產品和客群定位塑造了小花科技的三大關鍵,那小花科技自成立伊始便著重打造的科技實力,則是助力其放大優勢、快速成長的核心。通過業務實踐,小花科技自主研發出三大AI核心系統,包括用戶全生命周期自動化運營的Marketing AI系統、風控組合管理工具RiskAI系統,以及基礎運維的DevOps AI。
依託於三大AI核心系統,小花科技為用戶提供起「隨時隨地、想花就花」的極致金融體驗。具體來說,對比傳統借貸產品繁瑣的資料提交、冗長複雜的申請流程,用戶僅需簡單的操作步驟即可申請小花信用額度,在做好反欺詐的同時,極大改善了用戶體驗。
據了解,在2017年5月,僅上線兩年的小花錢包就完成了千萬用戶的突破。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TalkingData發布的《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在網購分期應用覆蓋率方面,小花錢包位列全國前二。
02
進階:因勢而變,布局場景
如果說初創階段踩準線上消費信貸的風口是小花科技第一次正確的選擇,2017年因勢而變、布局場景,則是小花科技又一次精準目光的驗證。
回顧2017年,彼時,現金貸亂象四起,從中央到地方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網際網路金融的表述從2015年的「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到2016年的「規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再到2017年,已變成「對網際網路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強監管形勢進一步明朗,「141號文」隨之出臺,明確現金貸業務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與無抵押等「四無」特徵。由此,網際網路金融開啟新一輪迴歸,場景的價值重新成為金融科技公司關注的重點。
基於這樣的行業變局,小花科技因勢而變,開拓消費場景,通過信用卡代償業務和小花貓線上商城,不斷延伸線上消費場景,深化服務內涵,致力於用金融科技為年輕人實現品質生活。
對於消費場景的布局,是小花科技踩準的又一個風口,通過消費場景的開拓,小花科技不僅迎來了又一次成長,也沉澱出更為有價值的線上消費金融領域的經驗。
首先,場景布局有利於小花科技風控水平的提升。掌握了消費場景,小花科技就能在合規的基礎上更好地研究用戶的真實消費數據。這些數據和經驗的積累,不僅為小花科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風控模型「原材料」、大大豐富小花科技的用戶樣本,也進一步完善了小花科技的風險評估維度,使其風控實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其次,結合場景有助於小花科技提高對不同消費場景、不同渠道客戶的理解能力,能夠更加高效地與用戶連接,更加貼近用戶並注重用戶體驗,實現針對性的自我優化和提升,不斷提高用戶體驗。
再次,線上消費場景一邊連接消費者,一邊連接供應商,可以選擇從B、C兩端獲取收入,在盈利模式和消費金融定價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通過對場景數據進行多維度的積累,也有助於小花科技進一步提升其定價能力。
得益於因勢而變,迅速布局場景並精準執行,小花科技迎來了第二次高成長進階,也為小花科技下一步的成長和跨越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03
跨越:To B賽道上的下一程
隨著行業政策的陸續落地和市場競爭的演化,跑在「黃金五年」賽道上的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生結構性轉變,驅動行業生態風口轉向。金融科技服務的主體逐漸由C端轉向B端。跨入2019年,To B賽道已成為市場主流。
瞄準這一新風口,小花科技再度出手。依託此前在C端的業務實踐所積澱的實戰經驗和技術能力,以及在獲客、風控等方面擁有區別於同行的獨特優勢,基於自主研發的三大AI系統,小花科技開始對外輸出獲客、風控等能力,幫助金融機構解決對應痛點,發力To B賽道。
小花科技主要從風控、反欺詐服務,用戶分層和精細化運營等角度切入,有效幫助合作機構填補空白、解決風控和效率的痛點。其中的拳頭產品為 「小花分」,運用邏輯回歸、隨機森林、XGBoost等多種模型,輸出流量分層、風控輔助服務等能力,可幫助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場景方和金融機構快速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佔領增量市場。
面向場景方,小花分提供一套基於API+SDK的消費分期解決方案,滿足其為用戶提供消費分期服務的需求,幫助他們實現流量變現,提升客單價;面向金融機構,小花分則能夠基於其客群需求、風控偏好將經篩選的流量精準推送,幫助金融機構高效獲客,生成優質資產。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數位化浪潮下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小花科技也能夠提供助力。
金融科技To B的賽道競爭格局未明,但小花科技已然是「優等生」,區別於同場競技的如一些專注提供系統服務的科技企業,小花科技過去多年深耕線上消費金融,從長期的業務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出獲客、運營、系統及風險管理經驗等,均已經過完整業務周期運營的驗證。
因此,在輸出系統解決方案之外,小花科技能夠提供更為寶貴的「增值服務」,從戰略路徑、技術投入到人員配比、人才培養等各個環節給出建議,幫助合作機構從0到1搭建業務體系,快速上馬產品服務,這也將成為小花科技從全新賽道中突圍致勝的利器。
截至目前,小花科技已累計撮合資產規模超過300億元,用戶規模超過3800萬。
04
結語
沒有人永遠屹立潮頭,但總有人正乘風破浪。
從網際網路金融到金融科技,從To C 到To B,無論市場如何巨變,科技為金融賦能的內涵始終都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並已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認可。
從德勤「2019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中也可以看出,該榜單涵蓋了網際網路、金融、軟體、硬體、智能製造、通信技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大多分布在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小花科技作為金融科技企業代表,從多領域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證明了金融科技在消費金融領域始終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應用價值。
崛起於線上消費金融的風口,把握住消費場景的機會,最後,在To B道路上持續探索——小花科技作為行業親歷者,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以三次成長演繹了金融科技的價值,並獲得了包括此次德勤中國50強在內的諸多榮譽與肯定。如今,伴隨著金融科技的回歸,To B賽道的正式開啟,小花科技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