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來紐西蘭以後,就在公眾號後臺遇到了許多和我一樣猶豫到底要不要出國移民的人。
我非常理解這種糾結和困惑,人生的每一個面臨選擇的路口都是一種煎熬。所以,我儘可能地去給予大家我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解答。
但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學歷、工作、性格、英語水平等等,都對「適不適合出國」和「能不能移民」這兩個問題有很大的影響。再者,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感同身受」,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明白。
許多人都說,敬佩我和我老公一起裸辭出國的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確實,在別人看來,我們兩個斬斷了所有的退路,如果失敗了就浪費了幾年的青春,還要回國重新找工作,到時候很可能一無所有、難上加難了。
當時,我們父母也建議,讓我一個人出國,我老公留在國內工作。但我跟我老公說,如果不跟我一起出國,那就離婚。
我不是沒有信心一個人搞定出國的事情,而是覺得婚姻和前途是我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出國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考驗,又何嘗不是對婚姻的考驗呢?個人能力需要培養和磨礪,婚姻關係也同樣需要經營和錘鍊。
要想知道兩個人究竟合不合適相守一生,就要看能不能在艱苦的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進退、化險為夷。
在別人看來的「破釜沉舟」,其實我都有「深思熟慮」。我特別想要強調的一點是,出國移民不是目的,而是過程。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做出任何選擇,都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個退路並不是讓你可以隨時「回頭是岸」去回歸之前的生活,而是讓你對自己未來的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你要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所收穫,這個收穫是對你將來有用的。
所以,我當時的想法是,出國後我會多一個學歷,多一個英語國家的生活經驗,並且我會努力去找專業相關的工作,積累國外的工作經驗,同時還會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英語。在海外學歷+海外工作經驗+英語流利的基礎上,就算移民失敗了,難道我回國還找不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嗎?
我賭上的不過是幾年的青春,在紐西蘭明顯比我繼續在銀行待兩年會有更大的收穫。這就像研究投資回報率(ROI)一樣,當你把所有的利弊得失一一分析,如何做選擇就一目了然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移民?
1 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生活獨立
在我看來,思想獨立的人才適合選擇出國移民。因為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魚龍混雜的信息、形形色色的同路人……他們都會讓你動搖、懷疑、困惑、迷茫甚至失去信心。你必須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規劃,才能堅持走自己的路。
移民國家的生活成本大多比國內要高很多,如果已經畢業了,經濟不獨立還需要父母支持的人群,不建議出國移民。因為,沒有人應該為你的夢想買單。自己不能養活自己、沒吃過苦、沒在社會上爬模滾打過的人,往往會有一種無知的自信,認為自己能力很強,找工作掙錢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這種人出國後也不會努力去掙錢自給自足,國外大筆的開銷會成為家庭的巨額負擔。再者,經濟獨立決定話語權。如果不能靠自己的經濟能力支撐出國的費用,必然會受到家庭的各種阻礙和幹預。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已經是對出國人群的最低要求了,如果是在紐西蘭,你還得「開得了汽車、記得住地名、修得了馬桶、換得了燈泡、講得了英語、讀得懂報紙、分得清垃圾、交得起罰款……」總之,生活獨立,能在新的環境中迅速掌握生存技能,當然是出國移民的基本要求。遇到問題不能自己解決,總是習慣求助依賴於別人的人,不適合出國。
2 家裡沒有經濟負擔或養老負擔
很多人想移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有一個更乾淨的生活環境,或者更快樂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在紐西蘭,普遍來移民的都是26-40歲左右的人群。本來我以為我已經是大齡了,誰知道上學的時候班級裡普遍都是30、40多歲拖家帶口來讀書移民的同學。
既然選擇了一條比待在國內更為艱難、迷茫的路程,這其中必然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比如你可能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動用積蓄;比如你可能突然生病或者工作不順,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比如你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需要花一筆錢救急……
選擇出國移民這條路的人,必須沒有後顧之憂。因為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只能顧得上自己,尤其是在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辦法給家裡提供經濟幫助,更沒辦法在父母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趕回去。
我就有這樣一個因為家庭負擔原因不得不放棄移民夢,半途回國的同學。他的家庭條件並不好,讀書期間拼命打工賺錢,為了負擔自己的生活開支不得不去做一些跟專業無關的工作,而大量打工的時間也佔用了他真正學習和提高英語的時間精力。
讀書期間不僅掛科補考、英語水平也沒有提高,導致這個同學畢業後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去送外賣,雖然送外賣掙得很多,但畢竟不能擔保移民。後來,家裡出事,哥哥去世,父母年邁生病,他不得不放棄三年的工作籤證,回國照顧父母。前期花了十幾萬讀書的費用等於是打了水漂。
獨生子女選擇出國移民,要考慮父母的經濟條件和身體狀況。父母能夠自給自足,身體尚且健康無憂,預測五年之內不會有後顧之憂,才能放心地去外面打拼。
3 耐得住寂寞,熱衷於學習
人人都知道生活在國外要耐得住寂寞,這種寂寞不僅包括了文化不同造成的我們難以融入當地圈子,還包括國外的娛樂項目大部分中國人無法適應,從而造成業餘時間無所事事。
比如我之前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英國年輕人都喜歡半夜泡吧跳舞,我一個從小到大規規矩矩、連bar和club都分不清楚的姑娘,哪裡受得了這種狂野的社交活動。後來想去嘗試一次,結果被群魔亂舞、大街上穿著暴露的人群嚇得再也不敢半夜出門。
紐西蘭人民的娛樂活動是跟大自然親密接觸,衝浪、浮潛、海釣、徒步、露營……每一個我都不喜歡也參與不了。一次白俄羅斯朋友約我去海邊遊泳,我說我不會遊泳,於是我就在岸邊看書等她。可她非要把墊子放在太陽下面曬太陽,而我非要坐在樹蔭下避免曬黑……
這種文化差異、審美差異和習慣差異,改得了嗎?我認為改不了,但是沒關係,我不必強迫自己去參與這種適應不了的社交,我可以去選擇我能參與的娛樂活動,比如簡單的徒步、語言互換、畫畫、瑜伽或者喝酒聊天。再不然,自己在家跟自己玩,我也能悠然自得。
紐西蘭的節奏慢、生活安逸、適合養老。那是說給本地人聽的。新移民一切從零開始,不奮鬥不努力如何在國外紮根?
英文是走出國門的基礎,更是在國外找工作的基礎。而英語的學習是貫穿一生的。我曾遇到一個會說中文,但不會讀寫的華裔,他說他的父母已經來紐西蘭30多年,因為一直生活在華人圈子裡,所以到現在英文水平也很差,依然無法融入本地人的文化。
除了英文的學習,在紐西蘭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要有「一技之長」,如果沒有,那你就必須從頭開始學習,培養自己的生存技能。
如果你不愛學習,不願意接觸新的事物,是不適合出國移民的,因為你會過得很痛苦,生活質量遠遠不如國內。
4 敢於突破,不愛面子
能選擇放棄國內安穩的日子,走出國門從頭再來的人,一定具備「敢於突破自己」的特質。還有一些人,喜歡說:「我也想出國,但是……」無數個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藉口跟在後面。
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想要迅速適應,就必須不斷地突破自己。我認為出國留學和出國移民,最忌諱的一條就是「只混華人圈子」。因為這就相當於,你一直都停留在自己熟悉、舒服的環境裡,不敢突破,不敢走出舒適區。
很多人抱怨在國外過得不好,老闆壓榨,同事排擠,收入太低……多多少少都跟他們一直混在華人圈子裡有一些關係。因為當你走出了這個圈子,遇到了其他來自世界各地、性格各異、經歷豐富的朋友,經歷過你之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就不會整天把關注點都放在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情上,你的思維會更寬闊,機會也就會更多。
中國人愛面子,可是出國以後就得「不要臉」。我說的不要臉不是做一些違法亂紀、不守規則的事情。而是不顧別人的眼光,去做一些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比如厚著臉皮去跟外國人聊天提高英語;去做一些自己需要的事情,比如為了生計去工地搬磚、去打掃衛生等;去做自己想做又不敢的事情,比如當志願者、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敢於維護自己的利益等。
愛面子的人在國外會過得很累,尤其是有一些人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有面子」,偏偏這種人一般在國外都過得不怎麼好,那真的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5 專業和年齡對出國移民的影響
每個移民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技能短缺移民項目,比如在紐西蘭,有紐西蘭技術移民長期緊缺職業清單 - LTSSL(Long Term Skill Shortage List),在這個列表裡的職業可以獲得額外的技術加分,工作也會相對而言好找很多。
在考慮出國移民的同時,當然要考慮自己原來的職業和專業技術,如果能符合移民國家的緊缺職業,那麼就不用太擔心找工作的問題。如果不是緊缺職業,那麼能不能在國外找到工作,就要看你自己的專業能力、英文水平和綜合素質了。
商科是許多留學移民的首選,因為就業面廣,每個行業都需要商科管理方面的人才。然而,正因為它是個萬金油,入學門檻又相對較低,其實競爭是異常激烈的。如果你僅僅想靠一個商科文憑找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最好的辦法,是結合自己之前的工作經驗,找對自己熟悉的行業領域,然後在這個行業裡去找商科方面的工作。
讀商科能夠找到工作的人,通常都是綜合素質比較高的人。英文是基礎,溝通和寫作能力是其次,組織協調和有條理的管理能力也是關鍵。
因為商科崗位通常是一個公司裡和各部門溝通的人,經常需要寫一些郵件和報告,偶爾還得組織活動,工作職能瑣碎,需要有清晰的思維邏輯和對工作內容輕重緩急的不同處理能力。
年齡大對於來紐西蘭移民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因為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的積累,只要英文沒問題,不那麼愛面子,找工作比剛畢業不久的學生要容易很多。怕就怕,人到中年,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紐西蘭技術移民年齡分數20歲到39歲都是一樣30分,40歲左右如果還沒有一技之長,不能利用工作經驗加分,想要轉行從頭再來,英文又不好的,我建議還是安心在國內待著吧,不如把錢省著好好教育孩子,讓孩子出國。紐西蘭未滿18歲的國際留學生,家長一方是可以有陪讀籤證的,陪讀期間可以申請打工。
總而言之,出國移民不一定每個人都合適,更不一定會比在國內過得好。許多人出國以後,都是憑藉著身為中國人的優勢在國外尋得的發展。比如開中國餐廳、教中國功夫或漢語、做電商、做海外置業或留學、幫國外的品牌推廣中國市場等等。
正是因為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祖國越來越強大,作為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才會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每一個身在海外的華人,都期盼著中國越來越好。
移民只是千萬種生活方式之一,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自己想過的那種生活,便是最好的。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和建議,歡迎大家補充探討。
「紐西蘭移民生活百科全解」系列,將不定期在公眾號中更新。
若有您特別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關注公眾號,你還可以看:
從銀行辭職兩年半,賺了100萬,成功移民紐西蘭考證、出國或自學英語,你應該知道的事一結婚,就私奔——記辭職出國這兩年在紐西蘭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辭職出國,你真的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