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非洲這個入侵物種,讓中國人頭大了

2020-11-03 鋒鋒看世界

世界上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對中國人都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中國人好像什麼都能吃,之前從澳大利亞來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在當地成為了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但來到中國之後,卻成了一種要靠淡水養殖才能生存的生物,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還有日本的黃鱔,來到中國後和小龍蝦也是差不多的處境,所以對入侵物種來說,中國就是他們的終點,然而有一個物種,就連萬能的中國人都拿它沒辦法,美國人也都很好奇,居然還有中國人不敢挑戰的食物?



雖然說出來很慚愧,可這個從非洲來的不速之客,確實讓中國人第一次這麼頭大,它就是非洲大蝸牛,蝸牛雖然不是中國人的主菜,但是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出現蝸牛也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中國人為什麼不吃非洲的這個大蝸牛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能夠上中國人餐桌的食物,要麼有營養,要麼足夠美味,當年的小龍蝦經過處理之後,不僅美味,而且經過高溫殺毒,病菌的含量也是大大降低了的,但是非洲大蝸牛首先在形體上就非常大,給人一種變異蝸牛的感覺,很多人都不敢輕易去嘗試,最重要的是這種蝸牛會傳染病菌。



它自身攜帶的病菌會讓人患上結核病和腦膜炎疾病,這兩種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而且身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寄生蟲,就像是一個行走的病原體,即使它做出來的味道再美味,中國人也是不敢輕易嘗試的,畢竟小命要緊。



這次這種從非洲來的入侵物種,確實讓中國人頭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如果大家在田園或者是池塘邊看到了這種蝸牛,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不然很可能就會中招。

相關焦點

  •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說起中國的入侵物種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龍蝦,小龍蝦是中國的一個入侵物種,但是由於小龍蝦的味道非常好。所以小龍蝦在入侵中國之後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的宏圖大志,便被人們消滅在了萌芽之中,甚至現在只能靠人工養殖來維持市場的需求,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還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得快滅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中國不愛吃的物種就是蝸牛。
  •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
    一眨眼我們現在是到了入秋的季節,在這個涼爽的季節中,是最適合外出旅遊,觀賞世間美景的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充滿生機的世界中,每分每秒都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從新鮮事中尋找合適秋季旅行的美景,就讓小編從文中一一為大家介紹這個多彩的世界吧!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節目。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說起入侵物種,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入侵到中國的物種也是有很多的,但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很好的解決掉了,把這些物種都做成了各種的美食,所以才沒有導致泛濫成災的現象,就像大家喜歡吃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這些其實都是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尤其是牛蛙,牛蛙的破壞性非常的強,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是對它束手無策,知道它能吃之後,現在也是被換著各種方法來烹飪,而且也是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美食
  • 最成功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吃到幾乎滅絕
    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外來物種入侵是近年來各國面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可凡事無絕對。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入侵美國大蝸牛,水泥都能吃,中國人都沒辦法,在非洲卻活不下去
    提到外來入侵物種,很多國家會想起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能吃的民族,甚至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吃來對抗入侵物種,因此有許多國家,遭受了入侵物種後,都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比如說德國的小龍蝦,還有美國的亞洲鯉魚。
  • 非洲物種「入侵」中國,還是寄生蟲的原宿主,連中國吃貨都認慫
    隨著旅遊業的大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因此也就出現了關於物種入侵的問題,很多物種都開始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到了很多的國家,而中國可以說是入侵物種最多的國家之一了,據說物種入侵名錄上記載的100多種入侵物種,有一半都曾入侵過中國。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3種被吃到靠人工繁殖,3種連廣東人都不敢吃!
    我國是被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峻的國度之一,但同時也是對付外來物種最為輕鬆的一個國度,如果問起處置外來物種的方法,只有一個——吃!有些已被吃到只能靠人工繁殖,但也有幾種就連愛吃野味的廣東人也不敢吃。小龍蝦,這個物種最慘了,相信它應該會因為來了中國而後悔吧!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非洲大蝸牛:好吃的入侵物種
    圖片:wiki commons如果你吃過田螺,又吃過非洲大蝸牛的話,你一定會隱約覺得哪裡不對,後者雖大,但是不是少了點兒東西——沒錯,你的直覺是正確的。和田螺它們相比,非洲大蝸牛少一片厴(yǎn),也就是蓋住螺殼兒的那個小片片。非洲大蝸牛的殼兒是直接開口的——冬眠的時候,或者遇到氣候太過乾燥的時候,它們只能用分泌的白色黏液來封閉殼口,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 加拿大被金魚入侵,當地人:中國人蟲子都敢吃,怎麼就不吃金魚?
    天天說美食,今天這集說「外來入侵」,先別走,不是你走錯了,這裡不是科幻頻道,我們說的這個外來入侵不是科幻片裡的變異物種 ,也不是外太空來的不明事物,說的就是外來入侵物種,就是一種物種到了一個沒有它天敵的生態系統,然後放肆繁殖就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從名字可以看出,非洲蝸牛的老家肯定是在非洲了,然後才慢慢的滲入到那些溼熱地區,但現在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外來入侵物種,還是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的第16個種類。 非洲大蝸牛能如此成功的走向全球,走向世界,只有這兩種理由:美食與寵物。
  • 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物種入侵是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隨著全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十分的頻繁,而有一些生物往往會跟隨著輪船或者是貨櫃等貨物運往到其他國家,從而在該國造成泛濫。最典型的就是澳洲野兔事件以及美國的亞洲鯉魚事件。
  • 非洲人吃到快滅絕的動物,中國吃貨見後直言:這吃了不會生病?
    入侵物種這個詞,對於中國人來說,相信是再熟悉不過吧。提到入侵物種,咱們就能想起那些入侵咱們國家,然後被咱吃快到瀕危的生物。然而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下不了口,而卻被非洲人吃到快要滅絕,中國吃貨看見後表示:這吃了不會生病?
  • 外來物種入侵南極,當地人不敢吃,中國網友:還有三秒到達戰場
    而今天要說的這個,由於天敵少,繁殖速度又快,可能會成為威脅到全地球的災害,它就是海洋美食——帝王蟹!有網友就會說啦,又不是哥斯拉,一個海鮮,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威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帝王蟹又名石蟹,是石蟹科的甲殼類,並不是真正的螃蟹哦!它們主要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因其體型巨大所以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屬於深海蟹類,生存深度可達850米之深,水溫在2-5℃。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蝸牛是非常常見的生物,尤其是在下雨之後,蝸牛會突然大批量的出現,它們慢慢的在地上蠕動,看起來非常的可愛,當然也有一些蝸牛種類,它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友善,反而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屬於物種入侵,就比如非洲大蝸牛。
  • 國外那些外來入侵物種生蠔、鯉魚、大蝸牛,做成菜還真吃不了
    無論中國還是外國,幾乎每一次引進外來物種都是一次災難。因為這些外來物種在本土沒有天敵,而它們又繁殖力極強,短時間內就能泛濫成災。有人說,這對中國人來說都不叫事,做成菜吃掉不就行了?可是,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做成菜還真的吃不了。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幾年前美國政府曾用盡洪荒之力,斥巨資幾千萬美元,就為了防止美國五大湖遭到亞洲鯉魚入侵。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眾所周知,外來入侵物種現在是困擾世界各國的一個問題。我們的生態系統是經過了長期進化才形成了今天這個模樣,系統中的物種經過了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最終才有了如今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密切關係。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眾所周知,外來入侵物種現在是困擾世界各國的一個問題。我們的生態系統是經過了長期進化才形成了今天這個模樣,系統中的物種經過了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最終才有了如今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密切關係。當一個外來物種被引進以後,因為缺乏天敵的制約,很有可能就會肆意生長泛濫成災,嚴重的時候就會對我國的生態系統乃至經濟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