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讀】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

2021-01-20 無錫市金星中學

雖然現代化學早就誕生,但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元素的認識還是十分模糊的,原子量的精確測量也都是難題,這些問題都限制了人們對於元素整體關係的探索。

對於元素周期表的研究,門捷列夫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人。元素周期表的演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智慧。

法國著名化學家拉瓦錫首次將元素定義為基本物質,並於1789年出版了第一個元素表。他的元素表共列出了當時已知的33種元素,但實際上只包含了23種元素,因為他把一些非單質以及光和熱也列為了元素。拉瓦錫關於元素的定義以及元素表的出版,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03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為了解釋化學實驗現象,創立了一種新的原子理論。他還發表第一張原子量表,為後人測定元素原子量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這得從打牌說起!
    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門捷列夫是周期表的創始人,但為何之前無人發現這一規律呢?他當時又是怎麼找到周期律的呢?1867年,經歷了整整六年的農奴制改革,沙俄帝國百廢待興,期待進步,聖彼得堡大學請來了一名年輕的傑出「海龜」,擔任普通化學教授。
  • 勇於探索的人--門捷列夫創建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他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當時,化學家一共知道63種元素。每一種元素都可以與其他物質和元素化合成幾十、幾百、甚至幾千種化合物。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連續講幾個月都講不完。這也讓化學的研究陷入了迷茫。在這種情境下,門捷列夫開始思考:這些化學物質就沒有規律可循嗎?門捷列夫不相信元素間沒有規律,於是他下決心尋找。
  • 勇於探索的人——門捷列夫創建元素周期表
    在這種情境下,門捷列夫開始思考:這些化學物質就沒有規律可循嗎?門捷列夫不相信元素間沒有規律,於是他下決心尋找。當時,門捷列夫正在寫《化學原理》一書,可就在寫第二卷時,門捷列夫遇到了困難。這一卷主要是對化學元素進行描述。但是如何描述?它們究竟是以何種規律排列呢?門捷列夫百思不得其解。這回,門捷列夫決定暫停寫書,他開始一門心思尋找元素排列的規律。
  • 誰發明了元素周期表?並非門捷列夫
    你知道誰發明了通過增加原子量,並根據其特性趨勢排布元素的元素周期表嗎? 如果你回答門捷列夫( Dmitri Mendeleev),則不正確。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在1869年3月6日在俄羅斯化學會的演講中介紹了他基於原子量增加的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雖然是第一個在科學界得到認可的元素周期表,但它並不是第一個。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了,解讀元素的那些事兒……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9-12-30 第1版 要聞 作者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導讀聯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紀念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50年前發表元素周期表這一科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英媒講述150年前真實故事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2月26日刊登題為《150年前元素周期表誕生的真實故事》的文章,講述了德米特裡·門捷列夫在150年前如何設計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當人們複述科學家思考此類重大問題的故事時,常常會添加一些浪漫元素。當事人會有一段掙扎和困惑的時期,當孤獨的天才看到光明時,痛苦掙扎就結束了,一切變得明朗化。這聽起來比孤注一擲地試圖在出版商給出的最後期限前完成任務要高尚得多。文章稱,一些描述門捷列夫如何設計出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試圖加載這個浪漫模板。
  • 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可惜未能拿到諾貝爾獎!
    門捷列夫為了完善表格,決定親自試驗,結果這一幹就是半年多,他已經收集到的關於元素氧化物組成這些材料收集了一大堆,然後深入的研究實驗測定,而且門捷列夫還搞清了好多元素的原子量,他發現的確有些與別人的結論是不相符的,那不是我錯了,就是你錯了,就這麼簡單。
  • 為何門捷列夫的周期表「火了」?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一張神秘莫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成了多少學生的噩夢,也承載著我們的少年時光。2019年,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了。然而,最初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首次出版了類似於現代版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除各類研討會、交流會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組織中學生化學元素周期表網上競賽、科學實驗進課堂等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化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為何門捷列夫的這張元素周期表「火了」?
  • 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佛教《金剛經》都在說什麼?
    1869年3月6日,門捷列夫公布元素周期表。於是我就,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行不行,能背出來。這要感謝我的初中化學老師,欽老師。她沒少掐我腮幫子。所以我在這裡澄清一個問題,不要看我是個文科生,其實我的理科除了數學,都很不錯,改天我還可以和大家聊聊力學和電的事。
  • 元素周期表見過嗎?一座樓那麼大的「限量版」!
    加粗的框線,反差過大的區域色彩,中文不認識,英文記不住……你可能想不到,元素周期表還能長這樣↓為迎接5月18日至19日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同時也紀念門捷列夫版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中科院化學所把包含了118個元素的最新版元素周期表,重新設計,一格一格,貼滿了這幢10層的實驗樓。
  • 元素周期表
    認為門捷列夫完全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元素周期表是不妥的。
  • 元素周期表150歲|門捷列夫做夢之前的35年硬核人生
    他發覺這種循環往復的變化與三角函數的跌宕起伏很相像,於是借用了函數周期的概念,將這張表格命名為——元素周期表。位於斯洛伐克首都的門捷列夫雕像這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夢境之一,瑰麗程度或許不如同時代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夢見一條首尾相接的蛇,由此破解了苯的六角環形結構,但重要性卻更甚之。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對未知方格的探索從未停歇
    誕生:站在巨人肩膀的門捷列夫1869年,年僅34歲的俄國彼得堡大學化學教師門捷列夫,在聖彼得堡化學協會例會上,發表了論文《元素性質與原子量的關係》,闡述發現的元素周期規律,以及能包含所有已知63種元素的元素周期表。
  • 科技館化學元素講故事 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昨天,「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舉辦。   本報記者 吳鏑攝   本報訊(記者 王諶)中國科技館「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覽」開展,通過70項互動展品講述化學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故事,以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你還記得幾個?
    如今距離元素周期表的誕生已有150周年了。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提出了元素周期律,並在此基礎上發表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科學》雜誌發表特刊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圖來自sciencemag.org 「元素周期表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化學領域本身,體現了科學規律的本質。
  • 科學史上365天——元素周期表誕生
    門捷列夫是周期表的主要創始人,但周期表並非是一下子從他頭腦中冒出來的,而是經過了十幾年的摸索才發現的!周期表的預言就這樣,利用元素的原子量確定了周期表,又利用周期表核實了原子量,經這番調整,元素的周期性質如撥開雲霧見青天般地立刻呈現了出來。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 陳 頤  無論元素周期表是否被發現,化學元素的規律還在那裡,未曾改變。只是在這個規律的指導之下,我們可以對化學進行更系統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中學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這一串字符嗎?
  • 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今生:如何從草圖變為不朽傑作
    >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i Mendeleev, 1880年左右)是第一個公布元素周期表的人,它將已知元素按邏輯順序排列,並為尚未發現的元素留出空間。他的定律揭示了已知化學元素之間深厚的家族關係——當按原子量的順序排列時,它們在有規律的間隔(或周期)內表現出類似的性質——並使門捷列夫能夠預測尚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門捷列夫宣稱:「在元素周期表出現之前,化學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是零星的、偶然的事實。」「周期性定律首先使我們能夠在過去化學視覺無法到達的距離上感知未發現的元素。」
  • 元素周期表的來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代替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來源。元素周期表現如今,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會背元素周期表,它被許多人視為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他正是在這裡開始思索化學元素,以及如何根據它們的性質進行排列。最初,門捷列夫根據化學元素的原子質量,排列了62種已知的化學元素。每個元素原子的質量,等於原子核中質子(帶正電)和中子的質量之和。門捷列夫將原子質量由小到大,從左至右進行排列。他發現,如果把元素排成行,每行18列,那麼同一列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 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19世紀俄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
    19世紀後半期,俄國自然科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這些科學家的傑出代表為了寫好這本書,他仔細地研究了當時所發現的63種元素。一方面,當時還有28種元素尚未發現;另一方面,已發現的63種元素中有11種的原子量測定得很不準確,門捷列夫大膽創造,想出了用卡片排序的好辦法。首先,他把卡片分成三個一組,可結果並不理想,接著他又把卡片排成一橫行,還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