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星系之間的距離看起來很大,但星系的直徑也是如此。與恆星相比,星系彼此相對接近。它們相互作用甚至碰撞。當星系碰撞時,它們會相互穿過。他們的恆星不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巨大距離而相互碰撞。然而,碰撞星系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可能會產生新的恆星形成波,超新星甚至黑洞。碰撞確實會扭曲星系的形狀,計算機模型表明,螺旋星系之間的碰撞最終會形成橢圓形。
△這場天火是幾億年前開始的兩個螺旋星系之間碰撞後的熾烈殘骸。
從現在起四十億年,我們自己的銀河系註定要與鄰近的螺旋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太陽很可能會拋入我們銀河系的一個新區域,但是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沒有被破壞的危險。仙女座,也被稱為M31,現在距離我們有250萬光年,但是在兩個星系和圍繞它們的看不見的暗物質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它正無情地朝銀河墜落。
△我們銀河系隔壁的仙女座星系的詳細視圖包含超過1億顆已分解恆星和數千個星團。
從哈勃數據得出的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相互作用的星系在引力作用下完全融合之後,還需要再花費20億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它們將重塑為單個橢圓形星系,類似於可見宇宙中常見的那種。模擬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會離銀河系更遠。
△該圖描繪了仙女座星系接近時的夜空。此時,仙女座星系充滿了視野,由於仙女座星系的吸引力,銀河系開始顯示出扭曲。
更複雜的是,本地組中的第三大星系Triangulum星系或M33將加入碰撞,並可能隨後與仙女座/銀河系合併。M33極有可能首先撞上銀河系。
不過這種星系碰撞在宇宙是相當普遍的。例如一般認為仙女座星系在過去就曾經和其他星系至少發生過一次碰撞。理論上我們的太陽系在這場碰撞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可能從合併形成的新星系中釋放出來,而在星系碰撞的初期甚至有可能成為仙女座星系的一部分。由於恆星間的距離非常遙遠,這種事件對太陽系本身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六十億年後太陽將進入紅巨星階段後),對太陽及其行星本身的任何形式的擾動更是非常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