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各種天體間的撞擊是時有發生的,存在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結果。但是這只是行星與行星之間的撞擊,那上升到星系與星系之間的層面呢?他們會發生撞擊麼?通過科學家們的預測在在37.5億年後仙女座星系就會與銀河系相遇然後發生碰撞合併,到時候大質量的天體就會瘋狂掠奪吞噬小質量的天體,地球能不能逃過此劫還是一個未知數。
宇宙中星系
起初科學家們在觀察仙女系時對星系內恆星的都卜勒效應來進行了相關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仙女系正在以120km/s的速度向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移動。但是以仙女系的這種運動狀態來說的話,仙女系與銀河系是擦肩錯過還是發生真正的碰撞,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
星系之間發生的相互碰撞
直到後來科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對過往的仙女系運動狀態進行了深入的數據測算,通過數據模擬確定了在37.5億年之後兩個星系會在宇宙星空中相遇。
其實星系之間的相互碰撞也是普遍存在的,就比如仙女系。
其實仙女系也不簡單,今天我們觀察到的仙女系會如此巨大這其中就隱藏著一段神秘的歷史。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觀測發現了這段隱藏在歷史長河中的神秘過往,大約在20億年之前仙女系還是一個質量和體積都比較小的星系。但是仙女系卻是一個不平凡的存在,在不斷的星系活動過程中它吞噬合併了另一個質量與它差不多的星系,從而形成了今天龐大的仙女系。但是它還是不死心啊,還想要吞噬銀河系。
兩星系開始相遇接觸
仙女系既然能吞噬一個星系那麼就能再吞噬另一個,以此來繼續壯大自身,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距離它最近的銀河系。以目前仙女系現在的移動速度來說的話,30億年~40億年之後銀河系就會與仙女系相遇,兩虎相遇必有一爭,銀河系雖然比仙女系小但是至少也會反抗一下。
星系之間的相互撕扯
它們相遇之後會不斷的撕扯對方,在巨大引力作用下一些質量相對較小的星系會最先脫離他們的公轉軌道被驅逐到星系的外圍,兩個星系不斷爭鬥撕扯就都成了「大花臉」破了相了,它們的形狀也就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星系中心還是能認出彼此來,它們繼續靠近直到碰撞融合。然後新的星系中心就此產生了,由於新星系中心的產生,兩個星系中的所有恆星、行星以及一些其他的天體的運行軌跡就會發生改變。大質量的天體會藉此機會吞噬其他的小質量的天體,吞噬不了的就捕獲它進入其引力範圍充當小弟。小質量的天體有幸能夠逃脫被吞噬和捕獲的命運的話,就會繼續圍繞新星系中心旋轉。
星系之間的碰撞吞噬
直到這一相遇大戰逐漸平息,所有天體都安靜下來之後新星系也就此產生了,科學家們居然連名字都給提前想好了叫做「Milkomeda」。
其實星系內恆星的距離還是非常遠的,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兩者之間距離就有4.22光年。仙女系和銀河系發生碰撞的話,我們的太陽系還是有極大概率在兩者相遇的過程中從中交叉穿過從而進入到新星系中心的旋轉軌道中。
新星系形成
其實這都是在往好的方面設想,真到了30億年~40億年之後,地球也就油盡燈枯了,太陽也進入了生命周期的尾聲正在向紅巨星過度,地球上是否還存在人類這就很難說了。兩星系碰不碰撞的對我們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
仙女系和銀河系的相遇碰撞融合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但那都是久遠的將來。地球或許在兩星系相遇之前就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了,所以對兩星系的探討對於人類自身來說基本上沒有多大意義。但是不也正是我們對宇宙的不斷探索能夠讓我們了解到宇宙的發展趨勢和演化過程嗎,同樣也在不斷向前推動著科學發展的步伐,對於我們來說也算是受益的一方。
對於久遠的將來要發生事情或許我們已經無力改變了,但是可以讓我們現在自己的存在變得更有意義,珍惜每一天,從心出發,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關注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您的關注將是蝸牛不斷前進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