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人特洛伊·布拉德利和俄羅斯人列昂尼德·圖科特亞夫共同操控的一隻氦氣球經過6天多的飛行,成功飛越太平洋,1月31日平穩降落在墨西哥附近海域。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這一壯舉將創下氣球航行飛行距離最長、持續時間最久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平安降落】
布拉德利和圖科特亞夫1月25日清晨乘坐「雙鷹」號氦氣球從日本佐賀縣起飛,氣球當晚飛越日本首都東京,前往煙波浩渺的太平洋。
「雙鷹」號的氣球內裝有1萬立方米氦氣,所帶補給可供兩人飛行10天。兩人原定在美國西海岸降落,但此後因為天氣因素改變降落地點。
1月31日,「雙鷹」號的地面控制團隊證實,氦氣球已經安全降落在墨西哥巴哈海灘附近海域。
當得知兩名飛行員被接上漁船並駛向岸邊時,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雙鷹」號地面控制團隊及其支持者總算鬆了口氣。團隊負責人史蒂夫·肖普告訴美聯社記者:「我們非常興奮。」
地面控制團隊發表聲明說,「兩名飛行員操控氦氣球,在距離巴哈海灘4英裡(合6.4公裡)的水域緩緩降落。氦氣球情況穩定,飛行員狀況不錯」。
根據聲明,墨西哥當局「正在全力配合,海岸警衛隊正駛向氦氣球,預計他們將把(兩名飛行員原先所處的)密閉倉拖上岸」。
聲明還說,在水上降落符合創造世界紀錄的國際標準,「以往用其他類型氣球環球飛行的兩次嘗試最終都採用了水上降落,其結果也都被承認」。
【刷新紀錄】
布拉德利現年50歲,圖科特亞夫58歲,他們此次跨洋飛行是要向氣球航行的兩項世界紀錄發起挑戰:飛行距離最長和持續時間最久。前一項世界紀錄目前由一個1981年橫跨太平洋的氣球飛行團隊保持,飛行距離約8383公裡;後一項世界紀錄由一個1978年橫跨大西洋的團隊保持,飛行持續時間超過137小時。
在此次跨洋飛行中,「雙鷹」號於1月29日刷新了飛行距離紀錄,1月30日刷新持續時間紀錄。截至降落,「雙鷹」號的飛行距離是10695公裡,持續時間為6天16小時38分。「雙鷹」號地面控制團隊負責人肖普說:「這是對以往紀錄的大幅超越,我們並非以微弱優勢刷新紀錄。」
儘管如此,「雙鷹」號的成績仍需得到國際航空聯合會的認可,而這一程序需要數周甚至數月。但「美國氣球聯盟」西南部地區分支負責人薩姆·帕克斯告訴美聯社記者,有儀器全程監測「雙鷹」號行程,還有不少人見證了氦氣球的起降,「雙鷹」號這次打破紀錄不成問題,「我們為特洛伊和列昂尼德驕傲」。
【旅途艱辛】
布拉德利和圖科特亞夫的這趟跨洋之旅難言「舒適」。6天多來,兩人呆在一個狹小、低矮的密閉艙內。當氣球升至海拔較高的地方時,兩人不僅需要戴上氧氣面罩,還要克服極寒氣溫。所幸的是,密閉艙內生活用品和設施比較齊全,包括睡袋、簡易廁所。氣球上還攜帶水果、壓縮食品、牛肉乾等食品,兩人在飛行途中還可以偶爾用一個小爐子加熱食品。
布拉德利和圖科特亞夫的家人開玩笑說,這兩名飛行員現在亟需「洗個澡」。(杜鵑)(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