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大學實施「深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計劃」,將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力學類、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和基礎醫學等優勢基礎學科納入強基計劃。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通過動畫短片來了解一下北大強基計劃吧!
北京大學將開展「博雅學堂」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北大的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優勢,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優化的培養模式,對綜合素質全面或基礎學科拔尖的青年學生實施全過程培養。
博雅學堂
最前沿的理念
博雅學堂全過程培養理念
基礎與特色
北京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服務國家戰略。2020年北大強基計劃招生學科全部為「A+」學科。學校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科研實力雄厚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優勢,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交叉與選擇
北大堅持「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綜合實力強勁的學科為學科交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過在全校自主選擇課程等政策、雙學位和主輔修培養體系,以及眾多的跨學科專業和項目設置,給予學生更多選擇,構建個性化知識結構,完善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
融通與卓越
北大強基計劃傳承「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優良學術傳統,融通教學與科研,融通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打通本研階段的學習,培養面向未來的具有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知識、科學能力與人文素養的基礎學科專業型創新人才和跨學科複合型創新人才。
最強的學科實力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共有21個一級學科獲評「A+」,居全國高校之首。2020年北大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均為學科評估「A+」,學校擁有國內最強的基礎學科實力、最優秀的師資隊伍和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制,具有輝煌的歷史和豐富的育人經驗。
被評為A+類一級學科名單
北京大學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方面具備雄厚的基礎。在過去十年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試驗計劃中,北京大學涵蓋了所有專業,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北大正在開展拔尖計劃2.0「未名學者計劃」,建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醫學和中國語言文學等7個未名學者基地,積極開展基礎學科優秀學術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北京大學的科學研究堅持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夯實和發揮基礎研究的優勢。目前,北京大學擁有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研究中心、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和1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在全國高校中居於領先地位。
2020年北大強基計劃招生學科
更優的培養模式
北京大學遵循基礎學科創新人才成長規律,針對博雅學堂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資金投入、活動空間等方面進行專門設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具體人才培養方案特色如下:
「基礎學科+多元選擇」培養體系
建立「核心課程+跨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實踐訓練」等多樣化和開放探索的專業培養體系,設置「1+30」的「本專業+雙學位」培養方案,設立校級榮譽學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和多元發展支持。充分運用小班研討、經典研讀、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基礎學科+多元選擇」培養體系
「3+X」貫通式培養
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3+X」計劃,優化培養環節,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培養,探索自主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中國新方案。強基計劃本科生將根據學校整體部署在大三結束後申請提前進入銜接研究生的學習階段,完成本研過渡,為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礎。
「3+X」貫通式培養
「1+N」研究訓練
發揮北京大學科研優勢,為培養面向未來的優秀學術型人才搭建「課堂學習+重點實驗室及研討小組」的研究實踐平臺。每年提供近500項高品質本科生科研課題供各年級基礎學科的優秀學生申請,實現本科學習期間研究訓練全覆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
「1+N」研究訓練
「1+X」導師制
依託雄厚的師資力量,注重大師言傳身教、名師引領指導。聘請院士、講席教授等頂尖學者擔任班主任和導師,每位學生至少配備一名博士生導師為指導教師,並設立學業導師組、科研導師組和生活導師組,在課程學習、自主科研、學業規劃、思政教育、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領、指導和幫助,真正實現全人培養、全面成才。
「1+X」導師制
「3+N」交流項目
統籌推進國家、學校和院系三級項目和學生自主交流項目建設。拓展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鼓勵並擇優資助學生參加交換訪學、海外科研、國際會議、國際組織實習、國際專業類競賽等活動,推動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融合。學校大力支持學生和社團自主交流項目,放眼全球、百花齊放探索適合自己的創新項目,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融入國際一流學術群體。
「3+N」交流項目
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北京大學於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以下簡稱強基計劃),以「為國選才育才」為宗旨,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1、機構與原則
為加強組織領導,我校成立強基計劃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
我校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程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
2、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各省(區、市)符合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均可報名。
招生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 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且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在該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入圍標準。
2. 對於獲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劃定分數線為準)可入圍相應省份的強基計劃考核。
3、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2. 招生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的為準。
3. 考生僅可選擇一個專業組進行報考,各專業組單列計劃,單獨排隊入圍及錄取。醫學組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招生代碼下錄取。
4. 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須符合報考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
5. 傳統高考省份理工類考生僅限報考Ⅰ組和醫學組,文史類考生僅限報考Ⅱ組。
4、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5月10日至5月31日,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二)考生參加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三)入圍考核辦法
7月26日前,在各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上,依據報考強基計劃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加分,下同)從高到低的順序,按分省強基計劃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各省份入圍考核的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同入圍),並公示入圍標準。
對於獲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且按破格申請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如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劃定分數線為準),可破格入圍相應省份的強基計劃考核。破格入圍考生不佔以高考成績入圍考生計劃,破格入圍且最終被錄取的考生不佔已公布的強基計劃招生計劃。
(四)考核測試
我校將於7月28日至8月4日對入圍考生進行考核測試,具體安排以網上報名系統內通知為準。
1. 學科基礎素質測試:傳統高考省份:Ⅰ組和醫學組測試內容為數學、物理、化學,Ⅱ組測試內容為語文、歷史、政治;高考綜合改革省份:Ⅰ組和醫學組測試內容為數學、物理,Ⅱ組測試內容為語文、歷史。
2. 綜合素質考核:我校將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評價,並通過面試對考生綜合素質材料進行核實。
3. 體育測試:我校將對入圍考生組織體育測試,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指數、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育測試優秀者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4. 對於破格入圍考生,我校將根據其學科特長單獨進行考核。
(五)錄取辦法
1. 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滿分100分。其中,高考成績(折算成百分制)佔綜合成績的85%;我校組織的考核測試成績(即學科基礎素質測試+綜合素質考核)佔綜合成績的15%。
2. 確定錄取名單
根據強基計劃各省份各專業組招生計劃數,各專業組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擇優確定預錄取名單。根據考生綜合成績、專業志願進行專業錄取。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則按單項順序及分數高低排序,單項順序依次為:高考成績、校測總分、學科基礎素質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考核。
破格入圍考生綜合成績達到所在省份對應專業組強基計劃非破格入圍考生最低錄取綜合成績時,我校將予以錄取(不佔所在省份公布的強基計劃招生計劃),並根據其競賽成績、綜合成績、專業志願等因素進行專業錄取。
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經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後,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我校於8月5日前公布錄取結果並公示錄取標準。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區、市)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市)後續各批次志願錄取。
5、培養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和國家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教育部關於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同時基於長期以來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深厚積澱和豐富經驗。北京大學將實施「深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計劃」,開展「博雅學堂」試點工作,統籌推進強基計劃入選學生的全過程培養。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著力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對於錄取考生,將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完善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培養有志於投身基礎學科研究,或從事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綜合素質優秀的拔尖創新人才。
1. 實施靈活、個性的培養方案。院系將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凝練核心課程體系,為強基計劃入選學生制定基礎兼顧個性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一方面加強專業基礎的培養理念,另一方面也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選課空間和發展支持。搭建與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戰略平臺,制訂特殊政策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階段選修和跨學校選修,提高學生的學科交融能力。
2. 採取多元化授課方式,打造多層次授課平臺。通過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充分運用翻轉課堂、自主研討課、小班課、研究性教學、實踐教學等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加強師生互動,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引領學生了解學術前沿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3. 全面落實導師制。安排院士、講席教授、傑青等頂尖學者擔任導師、班主任,為學生授課,實施「1+X」導師制,為每名學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和多名跨學科導師,在課程學習、科學研究、職業生涯規劃、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領、指導和幫助,形成全人培養、全面成才模式。
4. 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加強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依託科研優勢培養高素質的研究型人才,為有志於投身科研的優秀學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交流機會,鼓勵教師把本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發展方向融入到本科生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申請本科生科研課題,接受完整的科研訓練,在強化本學科基礎的同時提供交叉學科領域學習和研究的平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創新意識。
5. 開展多渠道國際交流。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學術會議、長期或短期國際交流項目、國際專業類競賽等交流活動,讓學生接觸世界科學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國際一流的學術群體,拓展國際視野,推動學生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融合。
6. 實施全面素質培養。融通教學與科研,堅持實踐育人,引導學生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生活實際,實現知行合一,造就未來能夠堅定投身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領域建設的、具有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知識與科學能力的基礎學科專業型創新人才和跨學科複合型創新人才。
(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詳見我校本科招生網)
6、其他說明
(一)對於綜合素質材料造假或在我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並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由相關部門按規定進行處理。
(二)招生專業涉及多個培養單位的,我校將根據考生意向及測試情況確定考生進入的培養單位。
(三)強基計劃招生及培養工作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若遇教育部政策調整,則按新政策執行。
(四)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專業。
(五)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我校考核的家庭經濟困難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請,我校可酌情提供路費和住宿補貼。
(六)學校未委託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輔導班。
(七)學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將視北京市疫情防控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屆時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