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強基計劃就是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通過對比2020年強基計劃各個高校招生簡章,不難發現這些高校在招收對象上無非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二是五大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以上的學生。
強基擴大了招生範圍,而且分省投放名額。按照規定,高校強基計劃將在生源所在省份按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以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名單。從簡章來看,36所高校的入圍比例均在1:3-1:5之間,今年計劃名額將有6000餘人,入選人數預計為20000-25000人(含破格入圍),預計明年的招生人數將會增多。
如何擇校 ?
根據強基計劃入圍標準及所需能力,我們以高考成績和競賽成績這兩個維度作為標準,製作了以下表格。
其中高考成績分為高度匹配、基本匹配和不匹配,競賽成績分為銀牌及以上、省一及銅牌和省二及以下,共9類考生。
A、B類考生,高考成績匹配,擁有破格入圍資格。由於大部分高校均表明此類考生在入圍和錄取時不佔用以高考成績入圍者名額,所以此類考生在高考成績匹配的情況下,報考任何檔次的高校機會都很大,但可以預計的是,這類考生絕大部分會報考清華、北大。
D類考生,高考成績高度匹配,競賽成績達到省一、銅牌。此類考生在以高考成績入圍者中最具競爭力,尤其是數理化競賽生。報考清華、北大和華五的機會都非常大。可以預估,清華、北大和華五的招生計劃名額會被大量D類競賽生搶佔。
E類考生,高考成績基本匹配,競賽成績達到省一、銅牌。此類考生在校考中與D類考生具有同樣優勢,只是在高考成績上略差了一些,也可以與D類考生爭一爭清華、北大和華五的名額。
G類考生,高考成績高度匹配,競賽成績未達到省一。此類考生雖然高考成績高度匹配,但在校考中競爭力較弱,報考清華、北大和華五隻是略有機會,想要機會更大,可以選擇北航、南開等高校及其他985高校這兩個檔次的高校。
H類考生,高考成績基本匹配,競賽成績未達到省一。此類考生在高考成績和競賽成績上都稍差一些,報考清華、北大和華五基本屬於」炮灰「;報考北航、南開等高校這一檔次略有希望;其他985高校,會是他們大多數人的選擇。
另外,C、F、I類考生不建議報考強基計劃。
因為強基計劃是以85%高考成績與15%校考成績(南開大學為90%高考成績、15%校考成績)折算為綜合成績後,擇優錄取。所以,如果高考成績不達到要求,無論競賽能力有多強,也很難被最終錄取。
下面我們來看下36所強基高校優勢匯總及招生專業排名情況: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36所強基高校優勢簡要介紹
1.北京大學:理科實力最雄厚,部分文科實力稱雄,醫學也處於領先地位;綜合性大學第一位。
2.中國人民大學:文科第一高校,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等學科處於第一位。
3.清華大學:工科第一,工科實力遠超其他高校;管理、生物學等也處於領先地位。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第一,近年錄取分數確實是高。儀器科學、計算機和軟體等學科也很強大。
5.北京理工大學:工科實力很強,國防七子之一。兵器學科排名第一。
6.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類高校的霸主,優勢巨大。雙一流贏家之一,9個學科入圍一流學科。
7.北京師範大學:師範類第一高校,傳統名校,地位很高。地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排名第一。
8.中央民族大學:民族類高校,民族學第一。其他無太強勢學科和專業。
9.南開大學:傳統老牌名校,數學、化學、統計學、世界史等都很厲害。
10.天津大學:第一所近代大學,工科巨牛,工科各專業比較均衡,化工第一,管理也很有實力。
11.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地區第三;當初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工科總體實力不錯。化工、力學等有優勢。
12.吉林大學:院校合併後,辦學規模大。實力排在東北地區前三,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不錯。
13.哈爾濱工業大學:C9成員,東北第一高校,國家地位很高,曾經的工科第二,大部分工科專業都很強。
14.復旦大學:基本上是消弱版的北大,文科和理科實力雄厚,工科實力一般,綜合性大學第二位。
15.同濟大學:工科名校,綜合實力上海第三。土木工程國內第一,建築和環境都學科優勢也很明顯。
16.上海交通大學:工科實力國內前三,醫學、生物等學科實力絕對的第一梯隊。
17.華東師範大學:師範類第二高校,文科和理科都不錯。雙一流表現一般,一流學科入選三個。
18.南京大學:南大的強大在理科,地質、天文、物理、化學、生物都是國內前幾名。
19.東南大學:當初的四大工學院之首,工科實力強大。此次雙一流大贏家,11個一流學科的數量,一舉殺入前十。
20.浙江大學:工科和農學實力都很強大,規模大、發展勢頭猛;
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規模小,學風紮實;理科巨牛,物理等多個學科領先;擁有多個國家實驗室。
22.廈門大學:校園風景巨美;海洋科學、統計學和經濟管理類專業都很厲害。
23.山東大學:辦學規模大,山東第一高校。本次雙一流較受傷,一流學科數量只有兩個。
24.中國海洋大學:同校名,海洋學科實力強大。雙一流中劃為A類,實屬表現不錯。
25.武漢大學:發展迅速,總體偏文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測繪、地球物理學等多個學科全國第一。
26.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和醫學都很強大,與同城的武漢大學實力相當。機械、電氣、材料、動力、醫學等學科排名前列。
27.中南大學:湖南第一高校,醫學、材料、冶金等學科都是國內領先。
28.中山大學:華南第一高校,發展迅猛。實力較為均衡,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是贏家之一。
29.華南理工大學:也是四大工學院之一,發展勢頭較好。輕工極具優勢。化學、材料等也很不錯。
30.四川大學:辦學規模巨大,綜合實力西南第一。醫學實力強大,口腔醫學國內第一;數學、化學等也不錯。
31.重慶大學:綜合實力不錯,一流學科只有三個。
32.電子科技大學:當初的兩電一郵,選擇電子科大藉助985的發展已經有很大優勢。電子科學和通信等都是領先的。
33.西安交通大學:老交通大學的衣缽傳人,八十年代排名國內前五。目前機械、能動、電氣和管理等學科強勢依舊。
34.西北工業大學:航空航天航海都很厲害,材料極其出色。雙一流表現不理想,僅入選兩個學科,航空航天等未入選。
35.蘭州大學:公認最委屈的大學,人才流失和生源質量下降嚴重影響發展。但實力很不錯,社會評價很高。
36.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中第一高校,神秘而強勢,計算機和軟體工程等學科優勢明顯。
36所強基高校招生專業排名
教育部文件提出,「強基計劃」起步階段,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結合高校辦學特色,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業安排招生。下面我們就看看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這6個重點專業的最新學科評估結果(數據來源於教育部第四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公布的文件)
1.數學
2.物理學
3.化學
4.生物學
5.哲學
6.中國語言文學
7.中國史
8.世界史
如果你對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以及培養方案非常感興趣,那麼可以選擇報考強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