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可以佩戴藏刀的藏族同胞,藏刀是所有藏族人的必備之物。不但可以用來食肉、護身,也是一種裝飾品。男女藏刀有些不同:男式藏刀一般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
藏刀的裝飾也是多樣化,龍鳳紋、卷草紋、幾何迴旋紋等塊面點綴的二方連續是比較常見,另外就是立體造型的小裝飾:佛八寶中的寶瓶、荷花、法輪等。表現形式有浮雕、鏤空及掐紋鑲嵌。
藏刀的刀柄一般會鑲著鯊魚皮或黑色牛角,這樣是比較方便握拿,不容易滑脫。藏刀除表面起伏層次和圖案變化外,在整體外形以等距或對稱的地方,還會綴著鑲有朱紅粉綠等色的珊瑚、瑪瑙等。
藏刀有著長短不同的規格、多種造型,從整體外形看,藏刀頭柄首尾有平形、頭部錐形、兩頭凸形、圓形等。
次旦旺加是孜隆刀之父,已經傳子
在藏刀各品類中中,拉孜藏刀和易貢藏刀的名氣最大,其它青海玉樹女式藏刀也很有特點。玉樹藏刀整個刀身如果從側面看過去是略呈彎形,首尾兩側是對稱平彎的菱形,正面鑲有等距對稱寶石,刀片略呈彎形,與刀鞘相吻合,玉樹藏刀的工藝裝飾味極濃。
日喀則地區的「拉孜藏刀」,精美的銀飾刀鞘是主要特色,拉孜藏刀的刻工之細緻很多其它家所難以模仿。
2008年,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的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藏刀鍛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拉孜藏刀的兩大流派之一,一個是孜隆藏刀,次旦旺加是孜隆刀之父。孜隆藏刀的特點是:刀刃十分鋒利,刀身帶有一種神秘的磁性。次旦旺加多年來專注於鑄刀。次旦旺加通過自己的才智研究遠古的刀劍鑄造技能,並改良用於現代藏刀的鑄造,他是貝很多人認為是雪域高原上最好的工匠之一。
次旦旺加是孜隆刀之父
次旦旺加鑄造出的孜隆藏刀,樣式比較美觀,刀刃是很鋒銳。在紅色的綢布上,刀身顯出幽幽的寒光。孜隆刀鞘是十分講究,上面雕有龍、鳳、虎和錦花圖案,將西藏獨有藏地民族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很是驚奇。
如今次旦旺加已經退居二線了,兒子接過了父親的衣缽,繼續著孜隆藏刀的事業。
用幾十道傳統工藝打造一把孜隆藏刀:先用噴槍將刀燒的火紅,再掄錘反覆錘打。錘子一下一下鍛出藏刀的形狀,鑄刀世界仿佛只剩下這一把必須做好的藏刀,外界的任何事物都無法讓他分心。
拉孜藏刀,也叫「孜龍藏刀」特指的是西藏日喀則拉孜縣孜龍鄉出產的手工藏刀,。拉孜藏刀最大的特點是鋼刃特別好,做好一把拉孜藏刀起碼有二十多道工序。
手工藏刀,從藏刀刀刃的鍛造、打磨、拋光、刀鞘的制坯、刻花、上色等各個工藝流程均為手工製作。
刀鞘是十分考究的包銀或包銅,有的還刻有花卉動物圖案,有的甚至鑲嵌珠寶、鍍金等,顯得格外華麗考究。
逐漸成型的拉孜藏刀
每把藏刀的出爐需經過淬火、錘鍊、打磨、上光等十幾道工序,刀質良好,工藝考究,一把精美的藏刀最少可以賣到幾百,品質上乘的可以賣到上千甚至於上萬。
如何辨別拉孜藏刀
拉孜藏刀作為藏刀公認的第一品牌,早已名聲在外,許多人慕名求,但是實際上生產真正的拉孜藏刀只有兩位傳承人,通常製作一把稍大的拉孜藏刀需要七天的時間。哪怕是小巧精緻的拉孜藏刀,一天也只能生產兩到三把,產量出品是很低的,供應西藏本地的藏族群眾都顯得吃力,由此推斷:市面上很多藏刀迷很容易買到可能是非拉孜藏刀的假貨!
拉孜藏刀被稱為民族特色產業上的一塊絢麗奇葩。拉孜藏刀的加工具有鮮明的藏地民族風格和獨特的傳統工藝。拉孜藏刀除了實用性外,在刀鞘上還有精美的圖案,很多收藏愛好者都會以收藏到一套真正完整的拉孜藏刀而驕傲。
日喀則拉孜縣就是藏刀的發源地,據記載,拉孜藏刀(孜龍藏刀)曾是西藏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軍的著名武器,迄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歷史了,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負載與傳承著藏民族的勤勞與智慧。拉孜藏刀經過了千百年的實踐和經驗積累,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純手工製作工藝。是拉孜縣乃至全國著名的手工藝製品,以做工精細,歷史悠久著稱,
易貢藏刀工藝歷史悠久,已有近400多年的歷史。易貢藏刀的另一個特色是刀面上的彩虹條紋,所以又稱「彩虹刀」。易貢藏刀所用的原料是從當地山上開採的。
牛瓊查看提煉之後的易貢當地鐵礦石
易貢藏刀:匠心傳承的彩虹藏刀
易貢藏刀制刀工藝是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制一把易貢藏刀,全部的傳統工序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制刀過程中刀背上能形成彩虹、火焰和水波等紋理。
2020年51歲的牛瓊是易貢藏刀第六代傳承人,可以獨立完成易貢藏刀從原料採集、淬火溫度調節到模型打制、紋路打制等制刀的全過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一代代工匠的薪火相傳,易貢藏刀在獨特的藏家鍛造技藝中延續著一方的文化。
易貢藏刀除了易貢以外,其它地區都無法鑄造,因為易貢藏刀所用的原料是易貢鐵山上產鐵從當地山上開採的三種鐵——「易貢妞日鐵」、「帕根森布鐵」、「工布扎松鐵」組合起來才能打造成易貢藏刀。
易貢藏刀的刀制充分體現了藏民族佩帶刀具的歷史和舊時身份地位的象徵,是西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獨特的鍛制工藝,展現了易貢藏刀與其他藏刀的區別,是易貢鐵山獨特的資源產物。
從易貢藏刀中體現了易貢鐵礦的價值,保護易貢藏刀對研究藏民族文化和鐵礦的價值有著極大的作用。
玉樹民間工藝打制的藏刀,式樣獨特,裝飾別具一格,頗富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故被人們稱為「玉樹藏刀」。玉樹藏刀的特點,在於它那華麗的外觀鑲飾。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擺放製作好的藏刀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擺放製作好的藏刀。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芒擦藏刀工藝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備精湛的技藝,常用到金、銀、紅銅、黃銅、木材、鐵、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藝複雜。芒擦藏刀樣式精美,受到海內外遊客歡迎。
2020年52歲的更求彭措是芒擦藏刀第四代傳人。在傳承藏家製作工藝的同時,他還認真帶徒傳藝,將工藝技術傳授給周邊農牧民學徒,至今已累計為百餘人傳授藏刀煅制工藝,帶領周邊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製作藏刀刀鞘。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查看藏刀刀鋒。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試藏刀刀身與刀鞘的契合度。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製作藏刀刀柄。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製作藏刀裝飾品。
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左)與外甥才仁戰鬥將一把大型藏刀裝入刀鞘中。
人們常見的西寧刀、康巴刀和保安刀,或作從裡面打出浮雕的」起鏨」打法,對鍍金的刀體鐵皮加以裝飾,或用金屬絲、鯊魚皮和寶石作局部點綴。
看過藏刀的製作過程,很多人會開始懷念很多失傳的手工藝,它們擁有機械永遠達不到的精神。希望藏刀手藝人的後代能將藏刀的製作手法傳承下去,為藏區人們保存這寶貴的藏刀文化。
以上三種藏刀各有特色,收藏藏刀的朋友根據自身喜好搜羅,一定要鑑別及其機器仿製和手工打造的藏刀,也可以通過專業的迷途旅遊網(V :mituhaoyou)預錠西藏工匠手工藏
古老的藏刀既是藏族人民的生活用具,又可用於防身和民族裝飾,如今又是非常有名的旅遊特色產品。似乎除了這經久不變的精湛技藝,還有這些手工藝人日復一復卻不曾泯滅實打實的精氣神帶給人的震撼更強烈吧!
手工藏刀
藏刀不僅有它的實用價值,佩戴藏刀還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藏族有諺語:「藏族姑娘的財富在頭上,藏族頭人的財富在刀上。真正好的藏刀必定是經過工匠一點一點敲制、鍛造出來的,迷途旅遊網看到一些在市場上看到的一些銀光閃閃,畫龍雕鳳的藏刀大多多是機器生產出來的,很多外行著了道,其實想收藏一把真正意義上的藏刀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耐性和毅力的!
#藏刀#中國傳統手工藝匠品延伸:
雲南建水紫陶為何成為收藏新寵?建水紫陶如何鑑別和收藏?
福建建陽建盞茶具喝茶的好處是什麼?為何越來越多人用茶具建盞?
滎經黑砂茶具: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黑砂壺泡茶的好處!
蘇州緙絲名家匠品.緙絲刺繡香囊(或荷包)-運用緙絲和刺繡技藝!
拉薩民宿.熱窩客棧-拉薩河畔,大昭寺旁的精品拉薩旅居民宿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