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電磁鐵 電磁繼電器》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很多,雖然在「談談八下物理《壓強》中的諸多方法」、「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理方法」等文中已經總結過相關的物理方法,但在九年級的課堂教學中仍然有必要繼續滲透,畢竟方法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先看看下圖:
在電磁鐵的概念引出之後,關於其磁性,教材上也是與條形磁體進行比較。我們再重溫比較法。
比較法:通過對兩個(以上)涉及問題的對象的對比、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繼而得出本質問題的方法。
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有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有無鐵芯、線圈的材料及外形等,所以,在探究電磁鐵的磁性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當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時,為了確定這個物理量與某個因素的關係,就需要控制其它因素不變只改變這個因素,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這個因素的變化關係,這種方法就叫做「控制變量法」。
電磁鐵的磁性看不見摸不著,實驗用吸引大頭針的個數來顯示其磁性的強弱,這是典型的轉換法。
轉換法:在研究看不見的物質或現象時,可以通過研究該物質或現象所產生的可見的效果,由此進一步分析物質或現象,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關於電磁繼電器,老師們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這一點通過歷年來的考試成績分析可以得到證實。
從上述教材對電磁繼電器的描述可知,電磁繼電器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單刀雙擲開關,這裡隱含著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將某個物理量、物理裝置、物理狀態(或過程),用另外一個物理量、物理裝置、物理狀態(或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一直以來都在強調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但老師們有一點特別謙虛,就是在課堂教學中用到了物理方法卻隻字不提,這兩年有所改變,長期地持續下去,我們的物理教學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祝老師們教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