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內地旅客疑似因購物爭執被毆打致死事件,連日來引起內地官方及民間廣泛關注。在內地社交網站有不少網民留言稱,「珍惜生命,遠離香港」,認為有日本這麼好的地方不去,為何偏要到只是屬於中國一個市的小地方香港呢,不少人更發起抵制赴港旅遊。有輿論直言,近年香港與內地矛盾愈演愈烈,且不斷升級,而旅遊糾紛已成為矛盾集中爆發點。
涉案導遊多次遭投訴
日前在香港紅磡遭強迫購物時遇襲昏迷的內地團友,20日傷重不治,香港警方已將案件改列誤殺。21日上午,警方將其中一名疑犯押解返回珠寶店現場,進行案情重組。疑犯穿著黑褲,被黑布蒙頭,用鐵鏈鎖著,大批內地旅客在場圍觀。頭條日報網稱,該疑犯是44歲的港人導遊胡彥南。另外3名被捕人員還包括32歲的內地領隊劉洋、32歲的內地女團長鄧海燕,以及與死者同遊的53歲女團友張麗霞;另外兩名男子被通緝。警方將解剖屍體,以確定死者真正死因,再交律政司分析起訴罪名。
《星島日報》21日稱,負責調查的九龍城警區重案組探員查看案發珠寶店的閉路電視後發現,死者連同一名女團友與一名女領隊打架後,3人被店內另兩個旅行團的香港導遊及內地領隊和另外兩名男子推出店外,而死者曾與這4名男子拉扯。《明報》稱,涉案者來自3個不同的內地旅行團,其中鄧海燕、張麗霞和死者苗春起屬於同一團;但懷疑有部分內地領隊與香港導遊有共識,各自帶領內地團友到珠寶店購物,所得佣金會平均分配。
案件內幕不斷被披露出來。據《星島日報》報導,涉案的胡姓導遊近年多次被團友具名投訴,指責他威逼團友高價消費時動輒罵人,「是流氓加混蛋」。胡姓導遊現年44歲,是香港本地導遊。內地男子馬嘯2011年與女兒在國慶假期到港旅遊,回鄉後在網上轉述胡某的話,「你們內地人沒事跑香港來做什麼?來就是要花錢,就是來受罪」。去年9月7日,有6名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重慶的遊客參加3天港澳遊,活動註明絕無強迫購物,但他們到港第二天便受此待遇,於是與導遊大吵一架後放棄澳門遊,離團返回深圳,之後聯名去信有關當局投訴,已被深圳市有關部門立案處理。另一疑犯劉洋大學畢業後任職內地團領隊,與任導遊的妻子居住在深圳保安石巖區。大廈管理員透露,劉家上月遭竊,損失1萬多元財物,劉洋可能因心情差而闖禍。
內地民眾要求抵制香港
這宗涉強迫購物而導致內地團友死亡的事件,震驚了內地和香港。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會嚴肅處理任何旅行社違規的情況。消委會譴責事件嚴重破壞香港購物天堂的形象,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擔憂打擊本港旅遊業形象。他透露,議會已要求天馬國際提交報告,但對方堅持事件屬於內地團友糾紛,與旅行社無關。董耀中還說,由於很難界定什麼是「影子團友」,當局很難監管。
大批內地民眾及網民留言,甚至以「東方之誅」來形容香港。有人稱,事件顛覆了過去對香港人的印象,民眾不要再到香港購物,「命都沒了,有錢哪裡不能去呀?」有人譏諷說:「香港是購物天堂,不購物就送你去天堂」。還有內地民眾說,香港真矛盾,我們買多了他們不高興,管我們叫「蝗蟲」,不買又被打死。不過,也有網民理性提出,香港人反不反中國是一回事,但就這件事,把責任都推給香港,「邏輯讓人難以理解」。還有人認為與內地人自身問題有關,個別有錢人自身素質修養沒有跟上。《明報》稱,涉案的紅磡珠寶店照常營業,有多個不同內地旅行團被安排到店內購物。
「主要責任卻是在內地」
臺灣《聯合報》21日回顧稱,陸港矛盾2011年大爆發。當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學的宿舍洗手盆中出現一堆食物殘渣,有港生認定是內地學生所為,掀起兩地學生罵戰。此後,「雙非孕婦」和子女佔用香港資源、奢侈品店拒港人攝影風波、內地水貨客「佔領」上水、內地人在香港地鐵吃東西、在公共場所便溺等,讓陸港兩地勢成水火。今年5月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人對內地人反感的比例為35%,是2007年有調查以來的最高點。臺灣《旺報》稱,5年前侮辱內地遊客的「導遊阿珍」事件,表面上看來似乎已經淡化,但由內地來港的旅遊團,九成以上依舊是變相零團費的購物團,香港業界心知肚明,不健康的旅遊現狀至今難解,「如此離譜的事件,讓在佔中和反水貨客後,原本就尚未修復的大陸、香港關係更是雪上加霜」。
香港《東方日報》認為,香港入境團的經營狀況已發生質變。內地散客由內地幾大旅行社壟斷,他們招攬港人作為持牌人,在本港開設接待旅行社,自己出領隊充當導遊,甚至還出現「影子團友」,即內地所謂的託兒。換言之,由組團、領隊到消費過程,幾乎都是內地旅行社一手操辦,理論上應該帶團的本港導遊充其量只是借用其名義而已,「可見事件雖然發生在本港,主要責任卻是在內地」。文章同時提到,由香港旅遊界組成的旅遊業議會「自己人管自己人」早就飽受詬病,港府多年前醞釀成立監管機構,可惜一拖再拖,至今無影無蹤。如今香港儼然從「購物天堂」淪落為「旅客地獄」,「本港旅遊業的風光好日子,恐怕已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