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Chinaz.com)2月6日消息 這些年,各大手機廠商的群雄逐鹿,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一場場撕逼大戰也隨之沸騰開來。手機這個話題也成了熱點:「國產手機哪家強?」「盤點XX年最值得購買的手機」「情懷逼格誰更強?XX大戰XX手機」。人們不斷頻繁的更換自己的手機,一部手機使用壽麵通常在一年之內或者更短,似乎人們對怎麼使用好手機的意識好像越來越薄弱。
今天我們撇開這些話題,來談談這些網傳多年的手機謠言與爭議,你知道多少?看來,有必要提高下大家對手機的另一種認識了。
1.把手機調到飛行模式充電,比在普通模式下充電速度快一倍。
真相:部分手機在飛行模式下充電速度確實快,但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快。正常情況下,手機會不斷搜尋網絡信號,此時會消耗一定的電量。而飛行模式是一種免打擾模式,可關閉手機通信功能,手機本身也會省下一些電量,因此比正常模式充電稍微快一點。
2.下雨天不要打手機,不然下場跟裝逼是一樣一樣的。
真相:對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來說,增加雷擊概率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存在。手機的體積過小,對於電阻變化的影響可謂微乎其微。但在雷雨天氣時使用固定電話卻有著相當大的危險。這是因為電話線將室外與室內連接到一起,室外的物體與室內相比更容易被擊中。
3.到加油站時最好把手機關了!因為手機來電時,會產生爆炸。
真相:此前發生的加油站火災及爆炸案例,深入調查後發現原因並不是打手機,科學研究、實驗和專家觀點也不支持以上說法。雖然手機的電磁波導致爆炸的機率很小,所謂的手機來電產生火花進而引爆彌散在空氣中的油汽,只是理論上的推測,現實中正常使用手機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如果從代價的角度來看,可是賭注卻太大了。在明確規定不得使用手機的加油站,大家還是要嚴格遵守。
4.僅憑手機號就能複製SIM卡來竊聽電話?
真相:僅憑手機號無法複製他人SIM卡,但如果SIM卡長時間落入他人之手,是有被複製的可能性,對個人隱私和財產可能造成一定侵害,但無法竊聽通話。萬一遇到SIM卡被複製的情況,只要到運營商營業廳更換一張新的SIM卡即可。
5.新買的手機需要幾次完全充放電來激活?
真相:流言描述的是焦躁的鎳鎘充電電池和鎳氫充電電池,而現在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沒有記憶效應,可以隨時充電,為了減少充電次數而可以將電池用光後再充滿,不僅不能延長電池壽命,反而對電池的壽命有負面影響。
6.手機邊充電時邊接電話會被電死?
真相:只要是合格的手機、電池、充電器,充電時使用不會發生觸電,因為連接到手機的供電部分只輸出5V以下的低壓直流電,及時金屬外殼漏電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只有在認為破壞等極端特殊的情況下才有理論上觸電的可能。
7. 手機會讓各種卡消磁,銀行卡和手機別一起放在兜裡?
真相:只有背面帶有磁條的磁卡才有可能被消磁,而在手機發出電磁波的頻率範圍內,電磁波的主要能量形式是電場,並不會導致銀行卡消磁,揚聲器和振動電機等磁性部件的磁場強度也不足以將銀行卡消磁。
8.遇險時手機沒信號可緊急呼叫112?
真相:112的確是國際通用的求救號碼,可以不受不同通信公司服務的限制,可是如果手機因為電力不足或信號太弱無法連接附近的任何基站,就沒辦法撥打任何電話。物理上的限制也會使得包括緊急號碼在內的所有號碼無法撥出。手機可通過兩種方式撥打電話,一種是通過運營商基站撥打,另一種則是衛星電話,這都需要手機能連接上信號,沒有信號就沒辦法打任何電話。
9. 手機一格電,處於低電量時,輻射是平時的1000倍?
真相:手機的輻射強度只和信號強度有關,與手機的剩餘電量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一般來說,手機信號越弱,輻射則越強。但只要是質量合格的手機,使用功率都是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調節,即使在最高輻射功率下使用,也是符合國家標準的。
10.使用手機時,屏幕至少保持40釐米以上,不然會傷害眼睛?
正解:看東西保持一定距離是正確的,通常建議是20-30釐米左右,40釐米則沒有必要,距離過長更會使人眼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辨認調節來適應,反而容易引起用眼疲勞。
11.手機上網時產生發射的電磁波會致癌?
真相: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很小,質量合格的手機,即使發射數萬倍的電磁波也依然在安全範圍內。目前手機被列為2B類致癌物,意思為或許可能的的致癌物,其實泡菜,咖啡都屬於此級別,致癌可能性非常非常很低。
12.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會導致事故?
真相:關於手機對飛機的幹擾,目前的研究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無論說絕對有幹擾,還是說絕對沒幹擾,都是不負責任的。雖然因為手機造成飛機失事的概率非常低,但畢竟人命關天,為了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我們還是關掉手機的好。
13.手機丟了,記住機身的編碼就可以找回手機?
真相:有人認為手機輸入*#06#,會出現遺傳數字,這是每支手機唯一的身份號碼,要是手機萬一丟了,只要把這個序號給電信局就能找回手機。其實機身編碼不是萬能的,如果在臺灣的話,最多只能證明這手機持有人是你的,國內系統上還沒有開放這個功能。
14.輸入一串數字使手機進入休眠模式,可以讓手機更省電?
這個號稱是Nokia手機才有用的技能,經過調查結論是無效的,原廠商沒有宣布該功能是可以運作的,一些手機的維修時也測試過這串數字,確實是麼有用的。
15.手機通話時間從55秒到一分鐘之間算兩分鐘的錢?
真相:有傳言說手機通話到55秒的時候就已經算一分鐘了,所以55秒—1分鐘的通話時間其實是算你2分鐘的錢。 經核實,發現並不是如上面所言,並不存在這種收費標準,只要是一分鐘之內都按一分鐘收費,如有疑問可以通過話單查詢。
16.手機電池不耐用了,凍一下就能「起死回生」?
真相:傳說手機電池放冰箱凍一下就可重新激活鋰離子,讓電池恢復青春。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用低溫冷凍法,可能會改變電石渣中分子排列的微觀結構,但卻不會因此而改善電池的使用壽命。仔細看下電池,上面都有正常的使用溫度,一般是在零下20-60攝氏度。
17.新手機電池前幾次一定要充滿12小時?
真相:目前手機的電池基本都是在1000-3000毫安之間,標配的充電器也基本在2個小時可以充滿電,一般來說,為了提高充電的餓效率,鋰電池先是用大的恆定電流充電到電池量的80%-90%左右,然後在用小電流充電到電池基本全滿比較好。所以充滿電後,電池內部的電子保護電路會自動切斷外部的電源以保護電池,所以即時衝了12小時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