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雅安市,東西南北分別與成都、甘孜、涼山、阿壩接壤,成雅、雅康(定)、雅樂(山)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川藏鐵路成雅段即將通車,也是國道318線的必經之路,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
先秦時代雅安就已納入中央政府管轄。戰國時期,羌人沿青衣江徙入雅安,成為青衣羌國故地。三國蜀漢置漢嘉郡,西魏置蒙山郡,隋代以後改置雅州,清置雅安府,解放初期為西康省雅安專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後併入四川省為地(專)區,2000年改為省屬地級市至今。
雅安歷史悠久,先後出土了多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其中,除了有多處節孝牌坊外,雅安高頤闕最為著名,建於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是我國唯一的碑、闕、墓、神道、石獸,並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珍貴文物古蹟。
穿城而過的青衣江、羌江南路、漢碑路、雅州廊橋等地標建築物,從另一側面印證了歷史發展的變遷。雅安是中國南路邊茶茶馬古道的起始地,雅安茶廠至今仍然是藏茶生產工藝的主要廠家,而且多處茶馬古道遺址完整保留。
雅安還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四大教並存之地,僅市區就有金鳳寺、觀音閣、伊斯蘭教堂、天主教堂等重要的宗教場所。
其中。傳教士柯培德舊居建築群,還是雅安市區一道亮麗的景點。2006年,雅安市被評為十大「中國魅力城市」。
雅安市區位於北緯三十度附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5℃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有時高達1800毫米以上,一年之中約有300天為下雨日。
同時,春季回暖早、夏季白晝溫差大、秋季細雨綿綿、冬季雪霜較少,有「雅無三日晴」和「天漏」之說,被人們稱之為「雨城」、「雨都」!
常在夜間降雨,雨後多見霧鎖青衣江、城隱霧色中,猶如海市蜃樓般奇景。
森林覆蓋率超過60%,良好生態環境,孕育出了一系列珍稀動物,尤其以世界上第一隻大在雅安寶興鄧池溝被發現而聞名遐邇,轄區內多個區縣為大熊貓棲息地,是名副其實的「大熊貓故鄉」。
雅安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特殊地貌,,潤育出蒙頂山、上裡古鎮、白馬泉、碧峰峽和龍蒼溝鴿子花、喇叭河紅葉等,一個又一個山水自然奇觀。
正待開發的紅靈山、轎頂山,在內地便可欣賞到高原地區才有的自然風光,特別是牛背山360度無障礙全視角「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既可遠眺瓦屋山、峨眉山、夾金山、四姑娘山、二郎山、貢嘎雪山。
如果天氣晴朗,還可近觀雲海翻騰,見證日出日落,有時還可能有幸觀賞到佛光凌空飛架的奇觀。
雅安是革命老區,八個區縣均有紅軍的足跡。紅軍翻越夾金雪山,紅軍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紅軍百丈關大戰等紅軍長徵的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雅安市內。
寶興紅軍搶修過的紅軍棧道;滎經毛主席警衛班長胡長保墓及紀念碑;天全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紅軍大學、紅軍總醫院;蘆山縣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蘇維埃,紅軍供給部、四川省委黨校等紅軍遺址;雅安上裡古鎮等地紅軍長徵時期的宣傳標語碑石,其字跡和內容還清晰可見,這些均是省級中國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雅安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