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雀成了城市常客,雅安公園可近距離互動!

2021-01-21 昌斌視覺

山麻雀,改變了習慣和屬性嗎?最近,四川雅安青衣江兩岸的步行道上和城市公園等地方,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飛鳥。

其實,山麻雀是西南地區比較常見的一種鳥,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在農村的老房子屋簷中,或者鄉間的竹林裡,也很容易地見到它們的身影。

但在繁華的城市的中心,卻不容易見到其活動場景。究其主要原因來講,可能是由於這些地方的條件不適應它們的習慣和特性,尤其是覓食和築巢很不方便 。

作為全國十大生態氣候城市的雨城雅安,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灌木叢也不少,氣候溼潤,昆蟲也比較多,為山麻雀下山進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特別是近幾年來,雅安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青衣江兩岸的綠化變得更好了,市區內的北緯三十度公園和張家山公園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山麻雀前來安家落戶。

山麻雀是一種體型不大的小鳥,但活潑好動還比較機靈,站立時喜歡東張西望,對什麼都比較好奇。其嘰嘰喳喳的鳴叫聲,常常會讓遊人不禁主動停下,認真來聆聽和欣賞其「歌聲」。

每種鳥都有自己的優勢,蹦蹦跳跳地行走、快速地尋找食物,是山麻雀的又一大特色。如果要想拍攝一些關於它們的照片,對焦速度慢了,可能都難以及時捕捉到它們精彩的瞬間。

雅安的山麻雀進了城,飛入了市區尋常百姓家,這意味著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同時也是雅安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的必然結果。

據了解,雅安已有504種鳥類,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鳥類,而且品種數量超過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和四川的二分之一。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熊貓故鄉雅安,可能會變成生態更加優美的「百鳥之鄉」。(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向可文到雅安調研護林防火、野生動植物...
    1月7-8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向可文到雅安調研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護林防火、大熊貓文創產品開發等工作開展情況。副市長、分局局長朱濤、及名山區、寶興縣相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 南京幕府山有新發現,是麻雀?其實是山麻雀
    揚子晚報網7月24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近日,在南京幕府山的樹林中,有觀鳥市民發現了一種山麻雀,這種麻雀在南京可不多見。圖為山麻雀出現在南京幕府山上。據介紹,這種麻雀的外形跟城區的麻雀有所不同。
  • 曾經的西部省會城市雅安,川西雨屏風景成謎,如今遍地跑著大熊貓
    雅安,原名雅洲,是原西康省省會,地處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是四川唯一一個被民族自治州環抱的城市,素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雅安的名字,是從藏語犛牛的尾巴音譯而來的。雅安歷史上曾是西南五大省級行政中心之一,1950年雅安解放後,一直是當時的西康省省會。
  • 探秘雅安:雨城為何成「天漏」
    在四川西部,有一座城市一年四季淫雨霏霏、雲遮霧繞,它就是「雨城」雅安。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全球很多地方生態環境惡化,雨越下越少。但雅安卻雲豐雨盈,365天裡下雨的日子多達280天。「雨城」雅安何以「天漏」不休呢?
  • 麻雀隨處可見,可為什麼麻雀的屍體難以見到?
    麻雀可能是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鳥類了,它們分布範圍非常廣,種類也非常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們見到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麻雀,很少見到死亡的麻雀,那麼問題來了,麻雀死亡後,它們的遺骸去哪裡了?它們又能活多少年呢?麻雀麻雀的體型較小,體長只有14公分左右,體重只有30克左右。體型較小的它們為了維持體溫,對食物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都要外出覓食。
  • 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新聞—科學網
    被叫做「家麻雀」的是一種在歐洲常見的鳥類,喜歡在城市的工廠、倉庫和動物園裡做巢;而被叫做「樹麻雀」的則是歐洲鄉間樹上常見的鳥類
  • 「天府之肺 熊貓故鄉」雅安 亮相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春晚!
    成都平原經濟區「1+7」八座城市,一起過年了。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德陽、綿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雅安八家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春節電視聯歡晚會」於2020年1月17日(小年夜)晚19:00在成都市廣播電視臺1號演播廳熱烈上演。
  • 《中國國家地理·雅安特輯》發行:全方位解讀雅安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6日電 (劉剛 王官富)16日,《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雅安特輯》發行暨「天府之肺·熊貓故鄉」城市名片宣傳推介會在雅安市舉行
  • 捕捉麻雀
    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
  • 南京常駐鳥類多 黑臉噪鶥成大公園常客
    在這個城市中,除了有你有我,還有很多美好的生命:姿態萬千的樹,迎風搖擺的花、婉轉啼鳴的鳥……忙忙碌碌之中,你可曾為它們短暫駐足?還是視而不見地路過?在南京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在平時就會記錄下自己見到的各種鳥兒,並樂在其中。
  • 還記得瀘州忠山公園的動物園嗎?當年猴山上的猴子,會特殊手勢
    本文最大的遺憾就是,無法找到當年忠山公園動物園的影像了,很懷念。大約每一個城市都有動物園吧,其實並不稀罕,然而我相信都曾經是你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依然讓眼界不夠開闊的我們可以近距離接觸動物,是很有趣好的事情。
  • 一座城市級公園綜合體溪悅薈正在圭塘河崛起
    一座美好的城市是什麼樣的?綠色、生態、繁華,在長沙雨花區的圭塘河畔,一座城市級的公園商業綜合體——溪悅薈正在崛起,它將城市稀缺自然資源與繁華便捷生活結合,將公園形態與商業空間有機融合,未來將成為革新生活方式、引擎城市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引領長沙未來發展新方向。
  • 雅安涼山「牽手」共同開發碲鉍礦資源
    雅安涼山「牽手」共同開發碲鉍礦資源     本報訊(記者 何勤華)3月25日,雅安-涼山區域合作座談會暨「十三五」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西昌舉行。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麻雀應該是目前我國數量最多的鳥類了,在農村、城市、山區、草原,幾乎無處不在,特別是,近幾年來,生態環境的恢復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麻雀的數量有了飛速的增加。、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在我國有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
  • 團城山一主題公園內部全方位曝光 團城山儼然已成為「森林城市」
    青魚路人防主題公園已基本完工該公園將人防防災避險主題與公園設施相結合沿線增設多處人防主題宣傳點通過展示牌、實物、互動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最新多圖預警來襲來自群友「江南春草、hwang」提供公園主入口(航拍圖為12月30日)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也許是吃出了甜頭,第二天,麻雀們又飛了過來。他們又抓出了一把米。就這樣,他們開始天天給麻雀們餵食,餵食的時間是早上七點鐘,傍晚5點多鐘,他們準時餵上一些米。
  • 身邊的野鳥之麻雀與山麻雀
    觀鳥之後才發現,原來世界各地叫作「麻雀」的鳥長的並不一樣,全世界麻雀共有19種,而中國產的有5種,身邊能見的只有2種——[樹]麻雀與山麻雀。麻雀雖有多種,但大小相近,體上大都有細碎黑褐色斑點,也許是鳥名中「麻」的意思吧。其中樹麻雀為廣布中國,為最常見的麻雀,常直接稱為「麻雀」。樹麻雀為習見種,雌雄相似,體長僅為14釐米左右。體形短圓,具有典型的食谷鳥特徵。
  • 北緯三十度上神奇的城市,「雨城」「霧都」「雲海」「熊貓故鄉」
    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雅安市,東西南北分別與成都、甘孜、涼山、阿壩接壤,成雅、雅康(定)、雅樂(山)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川藏鐵路成雅段即將通車,也是國道318線的必經之路,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
  • 八山一水一分田,衛星告訴你三明憑什麼被稱為「寶藏城市」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華網思客 ,作者思客在遠離海岸線的閩中、閩西北地區,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之間,坐落著一座高顏值的城市——三明。這裡山蒼翠,水清秀,風景如畫,古風猶存,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魅力之城。
  • 麻雀也是國家保護動物!它到底吃啥?
    走進北京的大街小巷,我們常能看到一種出鏡率很高的小鳥——麻雀。我們平常俗稱為「家巧兒」、「老家賊」,的麻雀是雀科,雀屬的鳥類,它的中文名叫「樹麻雀」。  雖然樹麻雀(簡稱麻雀)貌不驚人,它卻在2000年被列入了我國的「三有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