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被叫做「家麻雀」的是一種在歐洲常見的鳥類,喜歡在城市的工廠、倉庫和動物園裡做巢;而被叫做「樹麻雀」的則是歐洲鄉間樹上常見的鳥類。

■趙序茅

麻雀由於太常見,很少有人關注它們的種類,以為見到的麻雀都是一個樣。事實上,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19個種類,不過在中國卻並不「興旺」,僅有5個種類,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即便中國只有5種麻雀,但全部見過的人又有多少呢?

說來也巧,麻雀是我在研究所期間認識的第一類鳥。當時,我來到新疆跟著老師在野外工作。在去富康市的路上,老師停下來,指著路邊楊樹上的幾隻麻雀問我:「樹上的是家麻雀還是樹麻雀?」我突然一愣:麻雀還分種類嗎?我心想,此麻雀站在路旁的樹上,肯定是樹麻雀了;而在家中活動的,應該是家麻雀,我們家的屋簷下就有它們的巢。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對麻雀存在這樣的誤解。實際上,我們平時房前屋後到處可見的麻雀是樹麻雀,而在野外樹上見到的反而是家麻雀。為何這樣呢?

原來,家麻雀和樹麻雀這兩個鳥類最早是由林奈在1758年進行描述區分的。當時被叫做「家麻雀」的是一種在歐洲常見的鳥類,喜歡在城市的工廠、倉庫和動物園裡做巢;而被叫做「樹麻雀」的則是歐洲鄉間樹上常見的鳥類。

也就是說,在歐洲,家麻雀一般住在城市,樹麻雀通常住在鄉間。但是,到了其他地區就不是如此。比如,在蒙古,因為樹木不多,這兩種鳥類都寄居於人類建築中。在澳大利亞,樹麻雀是城市的常住居民,而家麻雀只出現在鄉間。在中亞和南亞,無論城市或鄉間都能見到兩種鳥的身影。在中國家麻雀在樹上築巢,而樹麻雀在家中做窩。

在東亞,樹麻雀一般住在城市裡,而家麻雀住在野外的樹上。樹麻雀只要有人類集居的地方,無論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澤和農田,甚至高原,多有分布。樹麻雀最大的特點是小黑臉,位於在眼睛的側下方。

家麻雀把巢建在樹上,在中國僅在新疆和內蒙古有分布。家麻雀最明顯的辨別特徵是它頭頂正中的灰色寬條紋。但是,雌性的家麻雀和雌性的樹麻雀比較低調,沒有明顯的辨別特徵。

認識了這兩種麻雀之後,後來我又遇到了其他的麻雀。一次在去吐魯番的路上,我發現一群樹麻雀中,有兩隻略有不同:胸前像戴了條黑圍巾。細看是一雄一雌,雄鳥頭頂及頸背慄色,臉頰白,嘴黑色,上背及兩脅密布黑色縱紋,頦及上胸黑色;雌鳥單色樸素不起眼,比其他麻雀的眉紋較長,嘴黃色。這便是麻雀中的罕見品種——黑胸麻雀夫婦,它們主要分布在新疆中西部地區,諸如吐魯番、塔河流域一帶、和田、喀什、阿克蘇等地,棲息於農田、村落、河谷灌叢中。

不久,我在白湖一處廢棄的土房上遇到第4種麻雀,它的頭部有花紋,中間一道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兩側臉頰的黃褐色非常醒目,眼睛周圍的黑色如同戴了副「黑眼罩」。正好旁邊落了一隻樹麻雀,兩者一對比,立刻顯出此麻雀的與眾不同。這便是黑頂麻雀,地地道道的新疆麻雀。黑頂麻雀北疆亞種的模式產地(祖籍)在新疆伊犁,新疆亞種的祖籍(模式產地)在新疆莎車,因此也被叫做「西域麻雀」。黑頂麻雀在新疆是留鳥,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常常出現在綠洲和沙漠交匯地區的灌叢裡。

此外,中國還有一種山麻雀,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南地區。顧名思義,山麻雀主要出現在山區,常停棲於高地的開闊林、林地或灌木叢中,在地面活動較少。

《中國科學報》 (2017-07-28 第4版 自然)

相關焦點

  • 「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會上樹掏鳥蛋,其實掏的大部分都是麻雀蛋。
  • 成群麻雀鬧市安家晚上鬧喳喳
    一隻麻雀叫喳喳,那麼幾十上百隻麻雀呢?最近,住在渝北區金開大道附近的市民就遇到了上百隻麻雀一起叫喳喳的事兒,那感覺,簡直鬧麻了。「樹上像有上百隻鳥在叫」渝北的柳女士手機裡存著一段11秒鐘的視頻,這段視頻是她6日晚上8點在金開大道協信星光廣場旁的天橋上拍到的。
  • 怎麼做,才能不讓麻雀在農村家裡的下水管道內做窩
    長時間閒置的下水管道很有可能就會成為麻雀、老鼠的窩,現如今農村的麻雀很瘋狂,已經隨處可見,而且活動數量往往是一片片的。在我所觀測情況來看,麻雀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鳥類,一般在草叢中、樹上、牆洞裡、屋簷下等比較隱蔽地方都可以見到,搭窩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鋪設一點乾草就可以了!
  • 風水先生說:「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
  • 飛來麻雀上千 丈夫高興妻子趕
    每天下午五六點鐘,上千隻麻雀就會飛到他家院子的兩棵大梧桐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而清晨五六點鐘時,這些麻雀又撲哧撲哧地飛開。自打這些「客人」不請自來後,江妻馮群英就沒睡過一個好覺,於是想盡辦法要把鳥兒趕走。但江智勇卻不這樣想,因為恰好這段時間,江家的雙胞胎兒子都考上了重點高中,他認為這些是帶來喜訊的「喜」雀,反對妻子趕麻雀。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麻雀的分類,麻雀有27種(黑頂麻雀、索馬利亞麻雀、科爾多凡棕麻雀、南非灰頭麻雀、家麻雀、慄麻雀、阿拉伯金麻雀、黃腹麻雀、鸚嘴麻雀、灰頭麻雀、阿布德庫裡麻雀、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在我國有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我們知道,喜鵲和燕子飛進屋子是有喜事的說法,那麼麻雀飛進家裡預示著什麼呢?它們飛進來可能是誤打誤撞,現在的玻璃真的很透明,動物不容易分辯,也可能是取暖,證明你的家裡讓它感到比較安全。因為麻雀是可以分辨人的善意和敵意的。其實,不要想的太多,僅僅是只小麻雀,不會有什麼壞處,有些老人對這種現象往往有一些想法,說是麻雀是一種生命,飛進家,說明這家的人氣旺,沒看連麻雀都往這裡奔呢。但麻雀飛進家裡最好不要打死,要幫助它飛出去。
  • 風水先生告訴你:「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會上樹掏鳥蛋,其實掏的大部分都是麻雀蛋。心裡的苦找不到人訴說。這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大家有沒有看出來什麼啊。故意說一些你不愛聽的話。兩個人相互包容理解。突然就變心了。主要還是以大面積的晴或多雲天氣為主。
  • 捕捉麻雀
    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
  • 麻雀的友誼
    聽到頭頂上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抬頭一看,是一隻麻雀在撲稜翅膀。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有隻麻雀順著衛生間換氣扇的通氣口鑽進來了。之前的塑料管老化了,要換新的管子,還沒有換,所以麻雀就從玻璃窗上的圓口鑽了進來,由於向光的一面都是玻璃,麻雀大概眼花了,所以找不到出口。麻雀飛到家裡來,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相反,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像走在街上總能遇上小黃毛。
  • 媽媽BB一起講:麻雀飛進家
    中午正在和寶寶吃飯,忽然發現窗臺上站著一隻小麻雀,小小的體型,笨拙的飛行,應該是只正在練習飛行的麻雀寶寶吧?怎麼就這麼不小心,闖進我的家裡了呢?  此刻它正在好奇的向室內張望。心裡很奇怪:窗戶都關的好好的,這小東西是從哪裡飛進來的?寶寶已經歡呼著跑向陽臺了,並且伸出一根手指嚷嚷:「小麻雀,快來呀,快來站在我的手指上。」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麻雀麻雀是鳥綱文鳥科麻雀屬下所有鳥類的總稱,現存的麻雀屬下有27種不同的麻雀,我們常見的麻雀有三種:樹麻雀、家麻雀以及山麻雀。其中樹麻雀是我們最常見的麻雀,那麼這三種麻雀有什麼區別呢?
  • 我國麻雀大多是從蘇聯進口的?研究發現純種中華麻雀幾近絕種
    ,分別為:黑頂麻雀、索馬利亞麻雀、科爾多凡棕麻雀、南非灰頭麻雀、家麻雀、慄麻雀、阿拉伯金麻雀、黃腹麻雀、鸚嘴麻雀、灰頭麻雀、阿布德庫裡麻雀、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
  • 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上,經常看到麻雀成群結隊地穿梭在竹林和森林之中,尤其是在曬穀物時,只要人離開一會,就會有很多麻雀來偷吃,但是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人稍微一接近就會飛走。
  • 麻雀成群飛來 板馬路口好熱鬧
    家住附近的謝女士說,這種現象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已經成了板塘鋪的一道風景。6日18點40分,我們來到板塘鋪板馬路口,看到路邊的樟樹上,早有成群的麻雀站在枝頭,歡快的叫聲不絕於耳。「這些麻雀都是從馬家河方向飛來的,等一下還會更多。」在板馬路湘潭市三醫院旁的巷口,一對準備出攤做夜宵生意的夫婦說,成群麻雀在這裡聚集的現象已經有兩三年了,春夏秋三個季節裡,數量特別多。
  • 麻雀骨頭的硬度
    大人說,這時候用竹筐逮麻雀最容易。用一根帶線的細棍支著竹筐,竹筐下放些穀物,等麻雀鑽進來覓食時,一拉細線就能將麻雀扣住。有一年,我和小哥就試了一次,等了很久,很多麻雀光臨竹筐,卻沒有一個進入竹筐裡——它們似乎早已洞察了我們的陰謀。沒能罩住麻雀,我們就上樹爬牆掏麻雀窩。
  • 麻雀隨處可見,可為什麼麻雀的屍體難以見到?
    麻雀可能是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鳥類了,它們分布範圍非常廣,種類也非常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們見到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麻雀,很少見到死亡的麻雀,那麼問題來了,麻雀死亡後,它們的遺骸去哪裡了?它們又能活多少年呢?麻雀麻雀的體型較小,體長只有14公分左右,體重只有30克左右。體型較小的它們為了維持體溫,對食物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都要外出覓食。
  • 麻雀安家空調洞成「天然鬧鐘」 這家人很糾結
    福州新聞網訊 最近,家住北大路九彩巷九彩華庭小區的劉先生遇到一件挺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每天早晨五六點,這窩小麻雀就成了他家的「天然鬧鐘」,影響兒子休息。但劉先生不忍心傷害這窩小麻雀,不知如何是好。劉先生住在二樓,大約一周前,他兒子說每天早上五六點都會聽到房間外面有好幾隻鳥在叫,影響休息。劉先生到兒子的臥房調查,發現鳥叫聲來自兒子床鋪上方的牆外。但是劉先生覺得很奇怪,因為兒子臥室外面就是街道,一棵樹也沒有,這些鳥兒從哪來的呢?
  • 千隻麻雀安家永陵路兩樟樹 居民稱它們生活很安逸
    在承受住了千戶入住的大考驗後,永陵路的「千雀香樟小區」正受到市民,尤其是環保界人士的關注。其實,這個「小區」沒有真正的樓房,只是兩棵香樟樹,「業主」是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附近居民說,至少5年了,它們的生活過得很安逸。昨日,記者來到永陵路,對這些「業主」的居住滿意度進行調查,它們很健談,跟記者嘰嘰喳喳地擺了半個多小時的龍門陣。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鳥兒在空調洞內安了家。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