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隻麻雀安家永陵路兩樟樹 居民稱它們生活很安逸

2020-11-22 四川新聞網

  在承受住了千戶入住的大考驗後,永陵路的「千雀香樟小區」正受到市民,尤其是環保界人士的關注。其實,這個「小區」沒有真正的樓房,只是兩棵香樟樹,「業主」是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附近居民說,至少5年了,它們的生活過得很安逸。昨日,記者來到永陵路,對這些「業主」的居住滿意度進行調查,它們很健談,跟記者嘰嘰喳喳地擺了半個多小時的龍門陣。雖然我們互相都聽不懂,但看得出來,它們生活得很快樂。

    低碳生活>>>堪比瑞典樹上酒店

  這兩棵香樟樹,每棵都有10餘米高,幾乎可以與周圍3層居民樓平高,枝繁葉茂。

  每天早上5時許,樹上的千餘只麻雀在嘰嘰喳喳的呼喚聲中,開始一天的生活。到了晚上7時左右,它們又成群結隊地陸續回到「家中」,在樹幹上排列成整齊隊伍,與城市一同「入眠」。

  在昨日的調查中,麻雀們嘰嘰喳喳地說了很多,經它們的老鄰居、年近六旬的王熙運大爺「翻譯」:麻雀們說它們生活得很好,實踐了人類對綠色生活的倡議,遠比瑞典近日開張的「樹上酒店」要低碳,因為它們沒有動用任何合成材料,除了正常的排洩,已經將碳排放降到最低。

  王大爺說:「5年來,它們就像是一個鬧鐘,準時叫我起床。」低碳生活,不僅健康而且規律。

    田園家居>>>自然雖好,就是太隨意

  除了踐行低碳生活,這群麻雀也緊跟潮流,努力為建設田園城市作貢獻。「除了動物園,可能市區就只有這裡才看能到這麼壯觀的動物群居現象了。」王大爺還說,「這樣感覺挺好的,就像是生活在大自然中。」

  也許鳥兒們真的把這兩棵香樟樹誤認為成森林,還沒有認識到這是人類社會,整天隨地大小便。「天天早上我過來打掃的時候,它們都要往我頭上落幾顆白東西,又不能轟趕,上千隻麻雀一起飛出來那才糟了。」負責永陵路清潔工作的環衛工人王先生說,每次早上過來,地下都一大片的麻雀糞,清潔難度有點大。

  但最近王先生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幾乎天天都會有幾具麻雀的屍體落在地上,他很擔心這些老朋友的安危。

    專家揭秘>>>麻雀愛洞穴 永陵很適合

  為何如此多的麻雀會出現在市區?附近居民猜測,永陵路上的成都十八中、永陵博物館綠化面積都很大,旁邊幼兒園及其附近綠化得也很好,麻雀就是看上了這裡的「綠色生活」。

  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表示,麻雀原本就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情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性非常高,好奇心較強。多建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簷、牆洞,有時會佔領家燕的窩巢,同時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

  之所以選擇在永陵路上定居,沈尤認為,這是因為永陵古建築的存在,麻雀喜歡牆洞和洞穴。

  早報記者呂瀾希實習生石曉攝影劉筱慶

相關焦點

  • 玉米地來了一群麻雀 居民:寧願被吃光也要保護它們
    密密麻麻的麻雀在空中飛舞。首席記者 鍾志兵 攝 近半個月來,一大群麻雀在南濱路江邊的玉米地裡追逐嬉戲。玉米地主人寧願讓麻雀吃光玉米,也要保護它們的安全。昨日上午10點過,記者來到南濱路長江複線橋往巴濱路方向沿線,只見江邊玉米地上空密密麻麻的全是麻雀,黑壓壓的一片。玉米地主人陳國珍說,她每天都要來看看這片玉米地,「月初我看到有幾隻麻雀在附近覓食,後來越來越多,變成了一大群」。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每天早晨,鼓樓區多倫路79幢和81幢的幾家居民又在自家窗臺上撒上了一碗米。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
  • 麻雀成群飛來 板馬路口好熱鬧
    ■它們每天傍晚聚集在路邊的樟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附近居民說,這種現象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成了街頭一道風景湘潭在線8月8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馬青松 通訊員 周宇棟)「哇,這裡好多鳥啊,飛來飛去真是熱鬧。」
  • 麻雀在電錶箱裡「安家」 國網湘潭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將其妥善安置
    湘潭在線6月9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王超)6月8日上午,雨湖區萬樓街道永紅村,居民們三三兩兩圍在村口一處民房前,看著牆上的幾個電錶箱小聲說話,生怕驚擾了裡面的「寶貝」。「寶貝」是幾隻麻雀。它們在這裡安家,讓附近居民陷入兩難。「它們在電錶箱裡築巢,還下了4隻麻雀蛋,正在孵化小麻雀。
  • 成群麻雀鬧市安家晚上鬧喳喳
    一隻麻雀叫喳喳,那麼幾十上百隻麻雀呢?最近,住在渝北區金開大道附近的市民就遇到了上百隻麻雀一起叫喳喳的事兒,那感覺,簡直鬧麻了。「樹上像有上百隻鳥在叫」渝北的柳女士手機裡存著一段11秒鐘的視頻,這段視頻是她6日晚上8點在金開大道協信星光廣場旁的天橋上拍到的。
  • 麻雀安家空調洞成「天然鬧鐘」 這家人很糾結
    福州新聞網訊 最近,家住北大路九彩巷九彩華庭小區的劉先生遇到一件挺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每天早晨五六點,這窩小麻雀就成了他家的「天然鬧鐘」,影響兒子休息。但劉先生不忍心傷害這窩小麻雀,不知如何是好。劉先生住在二樓,大約一周前,他兒子說每天早上五六點都會聽到房間外面有好幾隻鳥在叫,影響休息。劉先生到兒子的臥房調查,發現鳥叫聲來自兒子床鋪上方的牆外。但是劉先生覺得很奇怪,因為兒子臥室外面就是街道,一棵樹也沒有,這些鳥兒從哪來的呢?
  •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2007-07-25 08:18:00    作者:記者 莊文石   來源:SRC-5353
  • 西安一村民蓋房時牆上留洞 就為幫助麻雀安家
    原標題:西安一村民蓋房時牆上留洞 就為幫助麻雀安家    昨日,邱峰從二樓窗戶探身為牆壁上特意預留的鳥窩填入小草,改善麻雀的「居住環境」 記者 閆文青 攝   人常說「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可你聽說過外牆上留洞,等麻雀安家的嗎?
  • 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新聞—科學網
    ■趙序茅 麻雀由於太常見,很少有人關注它們的種類,以為見到的麻雀都是一個樣。事實上,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19個種類,不過在中國卻並不「興旺」,僅有5個種類,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即便中國只有5種麻雀,但全部見過的人又有多少呢? 說來也巧,麻雀是我在研究所期間認識的第一類鳥。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鳥兒在空調洞內安了家。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
  • 鶴壁女子發現院子外牆破大洞 引麻雀「安家」
    晨報訊(記者 劉倩倩)11月20日,淇濱區錦繡園小區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近日她家院子裡總是出現很多泡沫塑料屑,後來發現是外牆保溫層破了個大洞,引來麻雀「安家」造成的。記者在現場看到,王女士所說的大洞在空調外機下方,還有麻雀飛出,帶出的泡沫塑料屑,散落一地。
  • 居民撿到漂亮「麻雀」飼養 不料是只翠鳥
    揚子晚報網8月30日訊 (記者 任國勇 通訊員 六公宣) 8月26日下午,南京六合公安分局東溝派出所民警入戶開展宣傳工作時,在村民王大爺家發現一隻與眾不同的鳥,只見這隻尖嘴的小鳥羽毛呈藍綠色,王大爺說這是自己撿到的一隻「麻雀」,覺得很好看就放家裡養。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山麻雀這五個種類,其中,樹麻雀和家麻雀是最多的,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與人類生活區域最重疊的麻雀。麻雀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物,秋冬季節也以穀粒、草種,甚至生活垃圾為食。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我國麻雀數量極多,遍布全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很高漲,由於農民直觀的感覺到麻雀偷吃了很多糧食,所以對麻雀深惡痛絕,據當時統計,一隻麻雀每年可吃四到五公斤糧食,相當於每一百萬隻麻雀可吃掉當時六萬人的口糧。並因此向國家做了匯報。
  • 幾百隻麻雀從家上空飛過 市民擔心是災害先兆
    昨天10:14,沈女士給快報85100000打來電話:早上的時候一群麻雀幾百隻從我家這裡飛過去,我拍了照片。我覺得一般候鳥是會遷徙的,但是麻雀一般是不會遷徙的,今天那麼多飛過可能是哪裡有自然災害的預兆。  見習記者羅傳達:沈女士說她是早上9點在臨平南苑街道的家裡看到的,平常見過麻雀,但沒見過這麼多一起飛。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由於它們多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活動,性格活潑,膽大近人,但警惕性卻相當高,好奇心也強,所以有人形象的把它們稱為「會飛的老鼠」。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
  • 麻雀冬天吃什麼呢?它們一天能吃多少呢?看完終於明白了!
    麻雀冬天吃什麼呢?它們一天能吃多少呢?看完終於明白了!,使得麻雀基本上「衣食無憂」,多會棲息於村莊居民生活區域或農田附近。另外,喜鵲的繁殖能力超強,一年可以繁殖3、4窩,每窩4~6隻雛鳥,經過短時間餵養後即可離巢獨自採食,因而在農村看到麻雀多為一堆堆的群居活動方式,數量多得嚇人。而據相關統計數據,麻雀雖然每天可以捕食500隻左右的蚊蠅等害蟲,但隨著農藥和滅蚊蠅藥的廣泛使用,使得麻雀有時也面臨食物緊缺局面。
  • 175隻患病流浪貓在秘魯寵物醫院安家(組圖)
    原標題:175隻患病流浪貓在秘魯寵物醫院安家(組圖) 175隻患病流浪貓在秘魯寵物醫院安家(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阿根廷Infobae網站8月20日報導,秘魯一家名為瑪利亞多蕾羅的私人寵物醫院在五年內收留了175隻患病流浪貓。
  • K11附近的麻雀住在哪兒
    2、如果你站在淮海中路抬頭望一望南北高架路,你將會看到麻雀從不遠處飛回鳥窩去餵食它們的幼鳥。3、在吉安路和自忠路的拐角處這一小塊區域克洛伊發現了四處鴿籠,其中兩處鴿籠被遺棄了,因為房地產開發商已經遷走了養鴿子的人。4、太平橋公園有一塊空地是專門用來遛狗的。5、這裡有個鴿籠在一處相對現代化的建築物的樓頂。
  • 上萬麻雀「安家」浦江方宅村 來看背後的動物學原理
    上萬隻小鳥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似在空中演奏一場歡快的音樂會。  附近的村民介紹,這些小鳥在電線上安家落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大多數是麻雀。它們傍晚集群歸來,清晨結伴飛走,不管晴天還是下雨,天天如此。  「以前不多見的,這種景象是從今年開始的,電線桿上停滿了,每天晚上都有,不管下雨還是晴天,都有這個現象。」一名村民告訴記者。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小鳥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