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撿到漂亮「麻雀」飼養 不料是只翠鳥

2020-12-05 北青網

揚子晚報網8月30日訊 (記者 任國勇 通訊員 六公宣) 8月26日下午,南京六合公安分局東溝派出所民警入戶開展宣傳工作時,在村民王大爺家發現一隻與眾不同的鳥,只見這隻尖嘴的小鳥羽毛呈藍綠色,王大爺說這是自己撿到的一隻「麻雀」,覺得很好看就放家裡養。

根據經驗,民警覺得這並不是一隻麻雀,於是聯繫林業部門,經工作人員鑑定,這隻「尖嘴小鳥」名叫翠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得知自己隨手撿到小鳥是保護動物,王大爺也很吃驚,當即同意民警將小鳥帶回派出所。

在派出所內,通過仔細檢查,這隻翠鳥無明顯外傷,但體質較弱,暫時沒有飛行能力。目前,受傷的翠鳥被民警暫管,將聯繫林業部門將翠鳥帶走進行安置,待其恢復後,放歸大自然。民警提醒群眾,如果發現有不明動物受傷或者「闖入」,不要傷害它們,在無法確定其身份時不能貿然飼養,確保動物的安全。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麻雀到處都有,卻不能被人類飼養?
    「小小麻雀,吱吱喳喳。扒頭瞧眼,誰也不怕。趕了又來,和人吵架。氣死老頭,累死老婆!」小時曾經唱過,看清時曾和它們打架,小麻雀何其多也!漫天飛舞,曾被列為「四害''之一!麻雀: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每天早晨,鼓樓區多倫路79幢和81幢的幾家居民又在自家窗臺上撒上了一碗米。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
  •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原標題: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家住豐臺區洋橋西裡的石先生撿到一隻「怪鳥」,它外形像麻雀,卻通體白色,尤其眼睛更是特殊,是鮮豔的紅色。專家鑑定,這是一隻白化了的麻雀,比較罕見。  石先生說,這隻白色小鳥是他在小區樓下撿到的。前天下午,他正在樓下乘涼,發現了這個小東西。「當時有隻麻雀帶著它飛,小鳥撞到樓下的儲物間門上,就掉到地上了。」石先生救起了小鳥,發現它和普通的麻雀長得很不一樣。這隻小鳥雖然個頭兒像麻雀,全身卻是白色,只有頭頂有一點淡淡的褐斑。另外,小鳥的眼睛是紅色的,和普通麻雀也有明顯區別。
  • 魚狗不是狗,它竟是一種翠鳥!嬌小的翠鳥怎會和「狗」搭上邊呢?
    其實不然,魚狗不是狗,它竟是一種翠鳥!嬌小的翠鳥怎會和「狗」搭上邊呢?大多數人對於翠鳥的形象是:身材嬌小,羽毛豔麗!嗯!不錯,這確實是我們常見到的翠鳥形象。可是,這些翠鳥主要是佛法僧目翠鳥科的鳥類! 它們種類頗多,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 人們飼養各種動物,為何卻不見飼養麻雀?原來人們真不敢
    所以慢慢地,人類從以前的捕獵食物到圈養動物,再到現在的很多人開始飼養自己的寵物。家禽和寵物對於人們來說是大不相同的,即便兩者都是等級低於人類的動物,但是所受到的待遇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但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無論是家禽還是寵物,似乎都沒有發現麻雀的身影。雖說將鳥類當成飼養對象相對來說比較難,畢竟它們屬於天空,是會飛的,但像八哥鳥、鸚鵡、金絲雀之類的還是會又人養。
  • 果殼網科普「普通翠鳥」
    4月24日,有媒體為翠鳥稀有性問題辯護,解釋了京劇使用的頭面為什麼一定要從活翠鳥身上拔下的問題。文章作者稱:「動物保護人士反對製做點翠頭面的核心依據是翠鳥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這是在偷換概念,把廣義的翠鳥和受保護的翠鳥,以及用以取羽製做點翠頭面的翠鳥混為一談。做點翠飾物的羽毛取自普通翠鳥的可能性最大。而這些點翠頭面等信物,無疑凝聚了中國文化的精萃。」
  • 撿到貓頭鷹該怎麼辦
    本報訊 (實習生 黃文 王智芳記者謝春年)在望城縣黃金鄉一家包裝廠裡,兩位居民都撿到過貓頭鷹,一戶將貓頭鷹放生了,而另一戶卻將4隻貓頭鷹關在家裡養著。昨日,當地居民向記者反映,這4隻貓頭鷹可能還關在這戶人家裡。  市民潘先生近日來電說,他在單位宿舍的樓道上發現一隻翅膀有折斷痕跡的貓頭鷹,縮成一團躲在角落裡。
  • 麻雀鳥的「倔強」——絕不活在籠子裡!
    其實並不是沒有養麻雀的,相信很多人也養過,比如在大街撿到受傷的麻雀。但是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麻雀其實是文鳥科麻雀屬之一,因為他們的身體顏色和體長大小比較接近,一般都是羽毛呈棕色並伴有黑斑,所以大家稱它麻雀。麻雀的嘴強壯並且短粗,形狀呈圓錐形除了樹麻雀以外,其它種類的麻雀公母顏色均異。
  • 威遠一居民撿到一隻原產自南美洲的「綠寶貝」...
    野生動物綠鬣蜥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威遠一居民偶然撿到後交由市人民公園野生動物救助站暫養7月15日,內江市動物園迎來一個全身碧綠的新朋友:綠鬣蜥。這隻綠鬣蜥長約1米,重約3公斤,系威遠縣一居民偶拾而來,經當地森林公安鑑定後交由市人民公園野生動物救助站暫養。
  • 千隻麻雀安家永陵路兩樟樹 居民稱它們生活很安逸
    其實,這個「小區」沒有真正的樓房,只是兩棵香樟樹,「業主」是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附近居民說,至少5年了,它們的生活過得很安逸。昨日,記者來到永陵路,對這些「業主」的居住滿意度進行調查,它們很健談,跟記者嘰嘰喳喳地擺了半個多小時的龍門陣。雖然我們互相都聽不懂,但看得出來,它們生活得很快樂。
  • 麻雀隨處可見,為何卻不能人工飼養?
    麻雀是一種很常見的鳥類,它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極低,無論是在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澤這種人煙稀少的地方,還是在城鎮、果園、農田、房前屋後這種人類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麻雀的身影。令人奇怪的是,像麻雀這種對生存環境要求極低的鳥類,居然無法被人類飼養。
  • 重慶小區的「四大金剛」 除了麻雀你還認識其它的嗎
    本周是愛鳥周,重慶鳥類專家、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介紹,在重慶的居民小區裡,都住有「四大金剛」,除了麻雀大家都熟知外,其他3種分別為白頭鵯、白頰噪鶥、珠頸斑鳩。它們個頭不大,只比麻雀大一點,樣子不兇,但是膽子不小,喜歡站高枝,叫聲婉轉。白頭鵯是重慶最常見的鳥之一,四大金剛中的老大哥。鳥如其名,他們後腦勺長著白色羽毛。
  • 麻雀飛進居民家臉盆內洗澡 曬乾羽毛後飛走(圖)
    漂在水上的小麻雀。 博主供圖  新浪微博@tiger-jr:麻雀也要消暑啊 @武漢晚報  記者微訪(實習生 陶方):博主餘先生非常喜歡花花草草,家裡陽臺上纏著葡萄藤,種植著大大小小的盆栽。昨天中午11點左右,他準備到陽臺上去打理盆栽,結果竟然在水盆子裡看到一隻小麻雀。  餘先生起初以為這隻麻雀不小心掉進水裡淹死了,沒料用手碰了碰它,它居然扭動著腦袋、撲騰了下翅膀。他看麻雀沒有馬上飛走,估計它身上有傷,可是撈起來仔細看了看,又沒有發現任何傷口。他只好把麻雀放到太陽下,想等它曬乾羽毛再作打算。不料再去陽臺時,發現麻雀已經飛走了。
  •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2007-07-25 08:18:00    作者:記者 莊文石   來源:SRC-5353
  • 色彩豔麗的小美禽——翠鳥Kingfisher
    翠鳥能用它的粗壯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為巢,也營巢于田野堤壩的隧道中,洞底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每窩產卵6-7枚。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鳥餵雛。中國南方的翠鳥繁殖期為每年4-7月。
  • 翠鳥尾巴短很難看,你錯了,翠鳥認為尾巴長了是累贅
    翠鳥,在我國分布很廣,我們都知道它是捕魚能手,羽毛漂亮,就是身材短小了點,尤其是那條短短的尾巴,總有讓人感覺不是很完美。事實上長尾巴對翠鳥來說真沒有好處,反而壞處很大。我們今天就來找找為什麼。翠鳥翠鳥主要棲息於池塘,河流,湖泊附近,它的食物以魚類為主,也吃蛙類和水生昆蟲,所以它也離不開有水的環境,只要是有淡水魚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一般的鳥都是尾巴長,嘴巴短,翠鳥卻是剛好反過來,嘴巴長,尾巴短。
  • 老人街頭撿到漂亮小鳥黃腦門綠肚皮 疑似生病
    王 捷  連先生撿到的小鳥  本報訊 昨日下午1時許,市民連先生在市春曉街與駿馬路交叉口西50米路北的人行道上撿到一隻漂亮的小鳥。因小鳥疑似生病暫由愛鳥人士王先生照料,待情況好轉再放生。  當日下午1時許,連先生撥打記者電話稱自己撿到一隻非常漂亮的鳥,不知如何處理。記者趕到市春曉街西段看到,連先生撿的這隻鳥黃腦門綠肚皮,背上和翅膀上的羽毛呈黃褐色。
  • 如果沒有麻雀
    出於好奇而百度,得知除了南北極、沙漠地帶,其蹤跡遍及各大洲,凡有人處則有麻雀,就像凡有井水處即詠柳詞一般。所以對於人類,可能分不清許多鳥類,但不會不認識麻雀。除非你不食人間煙火。  麻雀的知名,絕不因其名貴,恰恰是普通。普通得沒有漂亮羽毛,沒有夜鶯、燕子、八哥的歌喉。終其一生穿著灰不溜秋的外套,終日拉呱不完的家長裡短。麻雀一定是有語言的,否則它們整天在嘮嗑什麼呢?
  • 麻雀的友誼
    聽到頭頂上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抬頭一看,是一隻麻雀在撲稜翅膀。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有隻麻雀順著衛生間換氣扇的通氣口鑽進來了。之前的塑料管老化了,要換新的管子,還沒有換,所以麻雀就從玻璃窗上的圓口鑽了進來,由於向光的一面都是玻璃,麻雀大概眼花了,所以找不到出口。麻雀飛到家裡來,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相反,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像走在街上總能遇上小黃毛。
  • 三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小麻雀,你自由地飛吧》訓練題及答案
    我仔細地一聽,才知道,他們打傷了一隻小麻雀,正商量著烤著吃。我著急了,對這些孩子說:「這隻小麻雀也是一個小生命啊,我們應該愛護它,把它放了吧!」孩子們很聽話,把這隻小麻雀交給我,一個小女孩( )起小臉,很認真地對我說:「小姐姐,你好好照顧它吧!」我很自信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