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安家空調洞成「天然鬧鐘」 這家人很糾結

2020-11-22 騰訊大閩網

福州新聞網訊 最近,家住北大路九彩巷九彩華庭小區的劉先生遇到一件挺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他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每天早晨五六點,這窩小麻雀就成了他家的「天然鬧鐘」,影響兒子休息。但劉先生不忍心傷害這窩小麻雀,不知如何是好。

劉先生住在二樓,大約一周前,他兒子說每天早上五六點都會聽到房間外面有好幾隻鳥在叫,影響休息。劉先生到兒子的臥房調查,發現鳥叫聲來自兒子床鋪上方的牆外。但是劉先生覺得很奇怪,因為兒子臥室外面就是街道,一棵樹也沒有,這些鳥兒從哪來的呢?

後來,臥室外的鳥叫聲越來越響,從清晨響到傍晚,劉先生有些擔心了。有一天,他突然發現一隻麻雀頻頻往他家空調管道的小洞裡飛,似乎在餵食。他仔細檢查後,發現洞裡竟然有個麻雀窩,裡面有幾隻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若要剷除鳥窩,就要把空調拆掉,抽出管道,打牆擴大洞口,劉先生覺得這是件麻煩事。而且劉先生也不忍心傷害這窩麻雀,於是特意準備了一個人工鳥巢,想讓這窩鳥兒「搬家」,但又不知怎麼做。

4日,記者在劉先生家臥室外的牆壁上看到,這個空調管道洞的洞口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拳頭大小,一隻大麻雀不斷地在洞口飛進飛出,給裡面的雛鳥餵食。劉先生說,他家的這臺空調是去年安裝的,當時這個洞鑽得偏大了些,裡面是空心磚,有一定的築巢空間,因而成了麻雀的窩。

帶著劉先生的疑惑,記者撥打了119詢問。消防人員表示可以幫市民處理家中的蜂巢,但不受理此類鑽洞掏鳥窩的事。記者又聯繫了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的會長楊金。楊金建議劉先生不要馬上處理這窩麻雀,因為許多成年麻雀在自己的窩受到人類侵擾後,就會放棄哺育雛鳥,到時候就算劉先生將這些雛鳥轉移到人工鳥巢,它們也無法成活。他說,預計再過兩三周,這些雛鳥就會長大,自動飛離鳥巢,屆時再堵掉這個小洞也不遲。

相關焦點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鳥兒在空調洞內安了家。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
  • 鶴壁女子發現院子外牆破大洞 引麻雀「安家」
    晨報訊(記者 劉倩倩)11月20日,淇濱區錦繡園小區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近日她家院子裡總是出現很多泡沫塑料屑,後來發現是外牆保溫層破了個大洞,引來麻雀「安家」造成的。記者在現場看到,王女士所說的大洞在空調外機下方,還有麻雀飛出,帶出的泡沫塑料屑,散落一地。
  • 西安一村民蓋房時牆上留洞 就為幫助麻雀安家
    原標題:西安一村民蓋房時牆上留洞 就為幫助麻雀安家    昨日,邱峰從二樓窗戶探身為牆壁上特意預留的鳥窩填入小草,改善麻雀的「居住環境」 記者 閆文青 攝   人常說「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可你聽說過外牆上留洞,等麻雀安家的嗎?
  • 搭窩空調罩麻雀有新家
    本報報導 麻雀把窩搭在空調室外機的機罩裡,窩裡還有3隻活蹦亂跳的小麻雀。讀者孫先生發現後,放棄了近期使用空調的打算。他說,一定要看著這些小傢伙長大飛走。  今年6月初,孫先生打算清理空調,當他掀開空調室外機的機罩時,意外在機罩裡發現了一個鳥窩。再一看,窩裡還有3隻擠成一團的小麻雀。
  • 千隻麻雀安家永陵路兩樟樹 居民稱它們生活很安逸
    到了晚上7時左右,它們又成群結隊地陸續回到「家中」,在樹幹上排列成整齊隊伍,與城市一同「入眠」。  在昨日的調查中,麻雀們嘰嘰喳喳地說了很多,經它們的老鄰居、年近六旬的王熙運大爺「翻譯」:麻雀們說它們生活得很好,實踐了人類對綠色生活的倡議,遠比瑞典近日開張的「樹上酒店」要低碳,因為它們沒有動用任何合成材料,除了正常的排洩,已經將碳排放降到最低。
  • 麻雀夫妻空調內築巢 住戶怕鳥受傷用風扇抗高溫
    習慣了在小鳥鳴唱聲中醒來的汪銘感覺有些失落——半個月前有對麻雀夫妻在他家的空調機內築巢孵蛋,現在幼鳥們翅膀長硬了,便和爸爸媽媽飛離了這個臨時的家。汪銘說,怕空調的噪音和熱氣影響可愛的「鄰居」,他寧願買風扇來抵禦暑熱。
  • 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不久前,因為裝修辦公室,室內的空調機換了一個位置,原先安裝空調機的牆腳處便留下了一個連通到室外的圓洞,我胡亂地用一團報紙將室內的這個洞口堵住了,這嘰嘰之聲好像就是從這洞裡傳出的。我不敢輕易拿開那團報紙,怕驚動了裡面的生靈。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
  • 再熟悉不過的麻雀
    麻雀屬都是小型鳥類,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我喜歡麻雀是因為它的堅韌與頑強。以前養過幾次鸚鵡鳥,終是沒有時間照顧,最後沒有堅持再養了。
  • 麻雀一家空調內築巢 戶主愛鳥不敢裝修推遲結婚
    南方網訊 一對老麻雀,築巢空調外機機殼內,還孵了小麻雀。麻雀一家和和美美,卻苦了室主王先生。為了小麻雀健康成長,王先生窗不敢開,連婚期都受了影響———不敢裝修。「只能等小麻雀翅膀硬了,自個兒飛走。」王先生說。  昨天(9日),記者來到鄭州市大橋局家屬院王先生家中。王先生家住七樓,室內有些悶熱。
  • 棗莊:麻雀空調管道裡築巢 與市民當起「鄰居」
    原標題:棗莊:麻雀空調管道裡築巢 與市民當起「鄰居」   棗莊齊魯網6月12日訊(棗莊臺:李冬雷 通訊員: 張喬陽)近一段時間,家住青檀南路的吳先生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走自己的新鄰居。這些新鄰居,五六隻麻雀,每天早晨天不亮,它們便嘰嘰喳喳的在吳先生屋內環繞一圈,著實有些讓人不勝其擾。
  • 媽媽BB一起講:麻雀飛進家
    ,我認為這是閱讀的最佳了——「閱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中午正在和寶寶吃飯,忽然發現窗臺上站著一隻小麻雀,小小的體型,笨拙的飛行,應該是只正在練習飛行的麻雀寶寶吧?怎麼就這麼不小心,闖進我的家裡了呢?  此刻它正在好奇的向室內張望。心裡很奇怪:窗戶都關的好好的,這小東西是從哪裡飛進來的?寶寶已經歡呼著跑向陽臺了,並且伸出一根手指嚷嚷:「小麻雀,快來呀,快來站在我的手指上。」
  • 麻雀在電錶箱裡「安家」 國網湘潭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將其妥善安置
    「寶貝」是幾隻麻雀。它們在這裡安家,讓附近居民陷入兩難。「它們在電錶箱裡築巢,還下了4隻麻雀蛋,正在孵化小麻雀。我們不想打擾這些麻雀,但又擔心孵化出來的小麻雀在電錶箱內亂動會觸電而死,或引發火災。」一位陳姓居民告訴記者,除了他家外,在附近村民家的電錶箱裡也陸續飛來了幾對麻雀。
  • 天然的「空調」:霸王龍為什麼頭上有洞
    密蘇裡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暴龍頭骨前面兩個洞的目的。洞中有血管,使霸王龍能夠調節頭部的溫度 - 事實上,它可以作為一種生物空調。研究描述發布在大學網站上。
  • 紅隼陽臺安家連續兩年回巢 屋主:怕驚擾不敢開空調
    紅隼生性「樸素」,築巢時並不十分挑揀環境,之所以選擇石先生家,應該是此處讓它們很有安全感的緣故,未來幾年估計會繼續在這裡安家。小隼來安家 沒敢安空調2018年春天,家住通州區的石先生一家又迎來了兩位「老朋友」。4月初,兩隻隼飛到外陽臺上築巢孵蛋。
  • 成群麻雀鬧市安家晚上鬧喳喳
    一隻麻雀叫喳喳,那麼幾十上百隻麻雀呢?最近,住在渝北區金開大道附近的市民就遇到了上百隻麻雀一起叫喳喳的事兒,那感覺,簡直鬧麻了。「樹上像有上百隻鳥在叫」渝北的柳女士手機裡存著一段11秒鐘的視頻,這段視頻是她6日晚上8點在金開大道協信星光廣場旁的天橋上拍到的。
  • 別讓你家空調室外機成「高空炸彈」
    別讓你家空調室外機成「高空炸彈」   律師:空調室外機掉下砸傷人,業主若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則難免擔責 記者李成輝攝   本報5月11日訊 炎夏即將來臨,又將到空調使用高峰期,你家的空調外掛機安全嗎?記者走訪多處小區發現,部分外掛機已鏽跡斑斑,危險「潛伏」。   多處空調外掛機已生鏽跡   上午,記者來到開福區德雅路湖南省電影公司生活區,發現這處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小區居民樓外牆上懸掛著多座空調外掛機,部分支架已鏽跡斑斑。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但野生環境下,影響鳥類壽命的因素很多,比如麻雀最長壽命可達11年,但在8隻剛孵化的雛雀中,大約只有一隻能活到性成熟年齡,所以這一平均就把整體水平都拉低了!一般所說的麻雀就是麻雀屬下的一種鳥類,和家麻雀有些許差異,它們分布非常廣泛,曾被當成是一種害鳥欲除之而後快,但顯然這並不是它在生態系統中應有的地位,現在已經成為保護性鳥類,各位可要記得這點哦!
  • 怎麼做,才能不讓麻雀在農村家裡的下水管道內做窩
    長時間閒置的下水管道很有可能就會成為麻雀、老鼠的窩,現如今農村的麻雀很瘋狂,已經隨處可見,而且活動數量往往是一片片的。在我所觀測情況來看,麻雀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鳥類,一般在草叢中、樹上、牆洞裡、屋簷下等比較隱蔽地方都可以見到,搭窩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鋪設一點乾草就可以了!
  • 空置房裡麻雀搭暖窩 房主:打算讓小鳥在這裡溫暖過冬
    本報訊「新房交房後一直沒住,小鳥竟飛進來安了家。」近日,市民郭女士來到位於民政小區的房子,看到了麻雀搭建的鳥窩。昨日,記者來到郭女士家。在主臥窗戶西側的牆角下,有一堆枯枝和雜草,細小的樹枝大多十餘釐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