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丁小煒

在我的辦公室,離我的辦公桌不到兩米的地方,住著一窩麻雀。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

有一天,我正在辦公,忽然聽到腳邊一陣嘰嘰嘰嘰的聲音,什麼聲音?我跺了跺腳,聲音停了,不一會兒,嘰嘰嘰嘰,復又響起。我俯下身子豎起耳朵仔細聽了一會兒,哦,好像是鳥鳴。循著叫聲找過去,終於發現了秘密。不久前,因為裝修辦公室,室內的空調機換了一個位置,原先安裝空調機的牆腳處便留下了一個連通到室外的圓洞,我胡亂地用一團報紙將室內的這個洞口堵住了,這嘰嘰之聲好像就是從這洞裡傳出的。我不敢輕易拿開那團報紙,怕驚動了裡面的生靈。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這兩隻一定是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那在洞中不停嘰嘰鳴叫的,一定是它們的孩子。我可愛的鄰居們。

在小麻雀的歌唱裡,我每天平靜地工作著,這歌聲提醒我,我的身邊存在著一窩生命。幾乎每天我都要到拐角處去靜靜地看它們一會兒,看它們在生活的小窩和外面的世界之間穿梭。兩隻老麻雀總是一會兒飛進飛出,忽上忽下,蹦蹦跳跳,吱吱喳喳,有時飛到很遠的地方再飛回來,它們可能在為窩裡的孩子覓食,又或許在訴說著兩口子之間的綿綿情話。它們一會兒落到積水的地面上,一會兒又無所事事地在室外的空調機上,在這廣闊的天宇間閒庭信步。有一天,兩隻麻雀竟飛上了我的窗欞,正好窗戶是開著的,它們站在窗扇上,看著辦公室的一切,對我指指點點。也許它們在說,原來你們辦公就是這樣的麼,整日價坐在一張單調的桌子前,板著毫無表情的面孔,太辛苦了,還不如我們鳥類,可以無拘地歌唱,自由地飛翔。我無言以對。有時我出差回來,回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側耳聽聽洞中麻雀們的動靜,如果聽到它們的叫聲,或者裡面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才心安。時不時我會從窗口撒些麵包屑下去,麵包屑飄落到牆壁的縫隙、室外的空調機上或者樓下的地面上,我駐足於樓道的拐角處,靜靜地看著麻雀們去撿食。

我的辦公室在五樓,我想,窗下要是有一排大樹就好了,最好能長到五樓這麼高,那樣的話,麻雀一家出門就可以在樹枝上玩耍嬉鬧,在葉片和樹皮的褶皺裡暢飲清露啄食蚊蟲,在自然的綠色間吟唱生命的歡歌。但是,窗下除了水泥地面,連一塊裸露的泥土都沒有,它們要想親近泥土和自然,必須飛翔到再遠一些的地方去。城市,提供給鳥兒們的樂土日漸減少。這棟辦公樓的建築年代大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外牆裝飾使用的是水磨石,看起來很樸素,不甚光滑的牆面至少還可以讓麻雀在上面駐足,如果是現今人們爭相使用的玻璃幕牆、馬賽克或瓷磚的話,鳥兒們別說在這樣的牆上築窩,就是在上面歇個腳也是極困難的事情。城市在向現代化前進的過程中,不應該拒絕鳥類的親近。

從春到夏,日子慢慢流逝,麻雀一家和我和睦相處,它們住得很踏實。有一天我心血來潮,終於抑制不住想看看洞中麻雀的究竟。我輕輕把那團報紙抽出來,卻發現裡面別有洞天。原來,在建樓時,不知是出於保暖還是隔音的考慮,牆裡的磚與磚之間專門留有空隙,我根本看不到它們,這橫貫牆體的圓洞不過是它們的走廊。它們住得很現代呢,客廳、臥室一應俱全。也許小麻雀感覺到了我的行動,一下子在裡面噤了聲。這時,一隻老麻雀飛了回來,它發現了我的偷窺,頓時瞪大警惕的眼睛,逼視著我,還不住扇動著兩隻翅膀,對我大喊大叫:「呀呀呀呀,不要傷害我的寶寶,不要傷害我的寶寶……」我急忙把報紙塞了回去,再不敢打擾它們。

不知不覺,深秋已至,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麻雀一家集體消失了,沒有了它們的鳴叫,沒有了它們的進進出出。它們到哪裡去了呢?我抽開那團報紙,空蕩蕩的洞穴靜寂無聲,沒有了一絲生氣。麻雀並不是隨季節遷徙的候鳥,它們這一去還會不會回來?難道是我那次莽撞的行為打憂了它們的寧靜,它們不得以才搬家了麼?我悵然若失。

我的身旁復歸平靜。抬頭向天,窗外再也看不到麻雀們划過的快樂詩行;垂首凝思,腳下再傳不出小鳥那單調而純真的絮語。我常常望著那個洞口出神,在一無所有的窗前長籲短嘆,想不到一個人對一窩麻雀的牽掛竟然有這般沉重。我幻想著,哪一個初雪的早晨,或者明春哪一個迷人的黃昏,麻雀以及它們的兒女又集體飛回來,入住這個溫暖的巢。我崇拜的已故文化學者江堤先生寫過一段話:「我希望在虛假的人和誠實的人之間找一條縫隙,讓普通的人活著,活出麻雀的技術、麻雀的本領,用不著計較他們的生存目的和生存道德,就像不要計較麻雀是如何在城市的塵埃中、在鄉間的稻田裡覓食一樣,他們的行為邏輯就是生活的邏輯。」是的,大約我該認真地從辦公室這塊狹小的空間走出來,去尋找並領悟麻雀們生活的邏輯。

祝福我的麻雀,在這個危機四伏的空間裡全家幸福平安!我緊握柔情的雙手,在不安與企盼中送給它們一句西方格言:有生命,就有希望。

相關焦點

  • 飛進辦公室的麻雀
    飛進辦公室的麻雀   黎大傑(南充)  打開辦公室門,一隻麻雀立馬被驚飛。這大概是一隻沒歸宿感的麻雀,誤入了辦公室。  辦公室窗戶預留有一條不大的縫,麻雀是從縫中進來的。見我進門,撲稜著翅膀往透明玻璃窗上飛。
  • 麻雀的友誼
    聽到頭頂上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抬頭一看,是一隻麻雀在撲稜翅膀。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有隻麻雀順著衛生間換氣扇的通氣口鑽進來了。之前的塑料管老化了,要換新的管子,還沒有換,所以麻雀就從玻璃窗上的圓口鑽了進來,由於向光的一面都是玻璃,麻雀大概眼花了,所以找不到出口。麻雀飛到家裡來,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相反,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像走在街上總能遇上小黃毛。
  • 麻雀築巢大學生宿舍(圖)
    在陽臺舊抽屜安家,尚不能飛的小麻雀受到學生呵護  昨天下午,華北電力大學3號宿舍樓裡,王樹同學看護在陽臺舊抽屜安家的一窩小麻雀。直到前天中午,他們才找到原因,翻開陽臺上廢棄書桌的一個抽屜,裡面竟藏著一個麻雀巢,四隻小麻雀還在等待餵食。  關於衣服上持續出現的鳥糞,6名大大咧咧的男生並不在意,每天清晨的鳥叫更為困擾他們,「吵得睡不著,中午也叫,午間也不能休息。」兩名男生王樹和王剛抱怨著。  昨天早晨,他們又有新發現,一隻小麻雀死在陽臺的角落裡。於是他們又開始擔心,是不是有老鼠來搞鬼?
  • 幾百隻麻雀從家上空飛過 市民擔心是災害先兆
    昨天10:14,沈女士給快報85100000打來電話:早上的時候一群麻雀幾百隻從我家這裡飛過去,我拍了照片。我覺得一般候鳥是會遷徙的,但是麻雀一般是不會遷徙的,今天那麼多飛過可能是哪裡有自然災害的預兆。  見習記者羅傳達:沈女士說她是早上9點在臨平南苑街道的家裡看到的,平常見過麻雀,但沒見過這麼多一起飛。
  • 小小麻雀到底能活多少年?為什麼從來都沒見過麻雀屍體?
    麻雀曾被當成四害之一,不過早已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民間的氣槍獵槍土銃都已經收繳徹底,再也沒有人跟麻雀過不去了,但相信大多數即使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也比較少見到麻雀的屍體
  • 野生麻雀為什麼在家中養不活是真的嗎?
    相信住在在城裡住的人都很少看見野生麻雀,有些回老家的時候就抓到野生麻雀回家養,但是聽說麻雀在家中養不活是真的嗎?這個提法肯定不對,野生麻雀的確不好養活,但這只是指成年麻雀,他們太個性,不受拘束,寧折不彎,但對於未出窩的麻雀另當別論,我小時候從房子屋頂瓦片下面掏出一窩小麻雀,都還沒有長毛,光溜溜的身子,嫩黃的嘴岔,伸著脖子嗷嗷待哺,我每天用窩頭哺育,不能用白面,那樣容易糊屁股,一糊屁股小鳥就死了,雖精心到不能再精心了,但是還是有幾隻死了,特別傷心,碩果僅存的一隻逐漸長大,
  • 捕捉麻雀
    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
  • 小紅隼一頭撞上區委辦公室玻璃
    「砰——」10日下午四點半左右,辦公室在一層的懷柔區委辦綜合科工作人員楊子成正低頭工作,被一聲悶響嚇了一跳。座位正對著窗戶的他抬頭一看,一隻鳥撞到窗戶玻璃上,掉到了窗臺上,然後就飛也飛不起來了。紅隼一窩一般下五到六個蛋,最多七個蛋。一窩能孵化成活四隻左右。以蜥蜴、壁虎、麻雀等為食。被救的紅隼眼下,紅隼正處於離巢學飛的關鍵時期,受傷的情況時有發生。
  • 麻雀在這裡做了窩
    這兩天隔壁老太太從外地回來了,黎明又恢復了原有的熱鬧,麻雀圍著房前屋後,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老太太是個信教徒,以前每個禮拜天都去教堂做禮拜,現在走不動了,依偎在窗前,經常的在窗臺、空調外機上撒小米粒,惹得小鳥們一片鶯歌燕舞,熱鬧極了。我喜歡這樣的場景,經常的和老太太一樣,躲在房間裡,隔窗相望,分享這一快樂的時光。
  • 麻雀安家空調洞成「天然鬧鐘」 這家人很糾結
    福州新聞網訊 最近,家住北大路九彩巷九彩華庭小區的劉先生遇到一件挺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每天早晨五六點,這窩小麻雀就成了他家的「天然鬧鐘」,影響兒子休息。但劉先生不忍心傷害這窩小麻雀,不知如何是好。劉先生住在二樓,大約一周前,他兒子說每天早上五六點都會聽到房間外面有好幾隻鳥在叫,影響休息。劉先生到兒子的臥房調查,發現鳥叫聲來自兒子床鋪上方的牆外。但是劉先生覺得很奇怪,因為兒子臥室外面就是街道,一棵樹也沒有,這些鳥兒從哪來的呢?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但潘先生不忍心傷害麻雀,不知如何是好。
  • 那些小麻雀會認人
    捕鼠夾小五兒的隔壁住著二爺爺一家,他們家男丁興旺,不像小五兒家到她這一輩,只有五個女兒孩子們找來線繩,把麻雀的腿拴住,晚上系在門上、窗欞上、椅子上、草帶架子上……防止它們飛跑,白天孩子們牽著麻雀滿場院的跑。小五兒的小雀在她身後遠遠的地方撲稜稜地飛,小五兒覺得自己不能像麻雀一樣飛到高空,只能讓它低就來和自己作伴了,這樣她感覺自己也會自由飛翔了。老叔們的掏麻雀窩比較低級,更高級的方式是用氣槍打。
  • 我家狗在後院養了一窩麻雀,每天給它們吃狗糧,結果……
    "餵養動物篇"話說我家狗在院子裡養了一院子麻雀,每天都會拿自己的食物分給麻雀們吃。我推門出來的時候,它會跑過去給麻雀們報警,讓它們趕快走,看我進屋之後,麻雀們馬上又回來了,它就安靜的看著麻雀吃它的狗糧,眼裡流露出慈愛和欣慰。Via:知乎@雷神皮卡丘以前我家有隻狗,養在院子裡。附近總有野貓從院子進我家廚房偷東西吃,我媽很討厭野貓,看一次打一次。
  • 張善政批 蔡英文與新潮流系「蛇鼠一窩」
    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2020副手候選人張善政昨在臺中座談會中痛批,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一腦袋漿糊」、「民進黨『立委『少一個,就是臺灣多一分福氣」,民進黨新潮流跟蔡英文根本就是「蛇鼠一窩」。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也說,新潮流一派獨大,主導非常多人事,蔡英文應該出來說明。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原來是一隻老麻雀正在追逐這隻大白貓。網圖 侵刪老麻雀在大白貓上方一尺多高的空中,張開翅膀,頭朝下,像是要用她那鋒利的嘴來叨啄大白貓。看來大白貓逃是逃不了了,老麻雀一直在追逐著大白貓,上下翻飛,有機會就俯衝下來叼啄大白貓。
  • 《麻雀》李易峰周冬雨在一起了嗎?《麻雀》大結局劇透及分集劇情
    《麻雀》徐碧城結局無法預料,而在小說《麻雀》徐碧城結局還是比較好的,唐山海死了,徐碧城在畢忠良逃跑的路上放置了炸藥,炸死了畢忠良為唐山海報仇。於此同時,趁著陳深離開行動處辦公室,畢忠良的手下按照吩咐悄悄潛入陳深的辦公室,試圖尋找出陳深的一個神秘的公文包,窺探包中的秘密。李小男接到陳深的電話,要她晚上帶著陳深的公文包在碼頭見面,李小男去往陳深的辦公室取走了公文包,中斷了畢忠良手下的偷包計劃。這 一路,註定不是平靜的。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麻雀的分類,麻雀有27種(黑頂麻雀、索馬利亞麻雀、科爾多凡棕麻雀、南非灰頭麻雀、家麻雀、慄麻雀、阿拉伯金麻雀、黃腹麻雀、鸚嘴麻雀、灰頭麻雀、阿布德庫裡麻雀、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在我國有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
  • 一窩小貓和一窩小狗第一次見面,都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太可愛!
    一窩小貓和一窩小狗第一次見面,都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太可愛! 原標題:一窩小貓和一窩小狗第一次見面,都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太可愛!
  • 趣味鳥類麻雀摺紙教程,大麻雀背著小麻雀
    昨天教給大家的麻雀大家學會了嗎?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麻雀的升級版摺紙教程,只用一張紙折出兩隻麻雀,而且是一隻大麻雀背著一隻小麻雀,今天的這個可以很難折的光步驟就要二十多步,你們可要認認真真跟我學噢!首先,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第二步,上下對角對摺。
  • K11附近的麻雀住在哪兒
    比如淮海中路K11附近的麻雀究竟住在哪裡?為什麼舊弄堂的居民更愛太平湖一些?今年3、4月,克洛伊對上海的鴿子、麻雀和狗做了一次區域性的田野研究。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她會對這幾樣動物做研究呢?看完我們的文章,也許你便就能找到答案了。我們與克洛伊的採訪便是基於這次田野調研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