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在這裡做了窩

2021-01-18 林根的碎筆頭

  
    清晨,人們還在夢鄉裡,小鳥已經呆不住了,用它全部的熱忱來讚美、來歌頌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兩天隔壁老太太從外地回來了,黎明又恢復了原有的熱鬧,麻雀圍著房前屋後,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老太太是個信教徒,以前每個禮拜天都去教堂做禮拜,現在走不動了,依偎在窗前,經常的在窗臺、空調外機上撒小米粒,惹得小鳥們一片鶯歌燕舞,熱鬧極了。我喜歡這樣的場景,經常的和老太太一樣,躲在房間裡,隔窗相望,分享這一快樂的時光。



    老太太不在家的幾個月,顯得分外的安靜,安靜的有些不習慣了。好幾次做飯,總能聽到走廊上有咕嚕咕嚕的聲響,一開始不經意,以為是風吹窗簾的聲音,有一回無意中發現,室外的排氣管有動靜,我以為有老鼠,站在走廊上還用小竹竿敲了兩下,這一敲不要緊、嗖的一下,飛出兩隻麻雀來,我探出窗口去張望,那兩隻麻雀不示弱,圍著窗口來回的嘰嘰喳喳,飛的相當勇猛。我斷定麻雀在氣道口坐了窩了,肯定還在生兒育女,否則,不會有那麼的勇猛,可憐天下父母心那……。我開始留意這個做在氣道口的鳥窩,有時做飯的時候,我就看著這根管子,本來物業來整頓應該把它包起來的,幹活的偷懶,每家每戶還出來一百元錢、我不太計較這些小事,他沒包我也沒再去找,塞翁失馬,現在倒是我的一道風景線。這鳥爸鳥媽可忙活了,飛進飛出的,嘴上銜著東西,一進窩就能聽到一片嗷嗷待哺的嘰喳聲,我小時候見過這情景,光禿禿身子,嘴張的比身子還大,閉著個眼睛,嘰嘰嘰嘰的叫個不停,嘴邊有兩根黃線。因為我曾經爬到四層高的樓頂,爬到屋簷邊,掀開瓦片,看到過麻雀窩裡的小麻雀,就是這樣嗷嗷待哺的,一窩的小麻雀,鳥爸鳥媽可辛苦了。我隨手拿了點小米 ,連同水一起放在了鳥窩下面的空調外機上,人躲進了房間裡,目不轉睛地盯著,想讓它們多吃點,誰知這鳥爸鳥媽不領情,一動不動,我仔細的一看,它們每次回來,嘴上叼的都是蟲子,哦,原來營養均衡,不需要外來的幫助和指點,小動物都知道唯物辯證法,太好笑了……



   麻雀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五十年代敲鑼打鼓,鞭炮齊鳴,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都沒咋地它,除了一點驚嚇,照樣勇敢地飛翔在藍天上。它也是隨環境而變,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和其他物種一樣,無所不能,不需要人類太多的幫助。西雙版納的亞洲象,你不請,它自到,照樣大模大樣,有恐無視地闖進你的苞米地;在東北那會狼經常偷襲你的羊圈,掏心掏肺地糟塌羊群。



    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作的孽,過多的砍伐、墾荒、天天的戰天鬥地,最終把自己鬥裡面去了。現在知道要保護資源了,金山銀山了,退耕還林,土地休生養息,還要人工繁殖,回歸自然,在我眼裡都是亡羊補牢,無濟於事,這種野蠻的掠奪性的破壞,幾代人都難以修復,所以提出兩個一百年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在「還債」。天底下的生靈不能脫離自然法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否則你保護也罷,繁養也罷,過多的、人為的幹預,造就出來的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怪物」。難道不是嗎?你看看小區裡的野貓,還有野性嗎?麻雀都能欺負它,真的,我見過麻雀偷它的貓糧,它一撲,鳥一飛,來回幾次兩隻眼睛一眯,頭一低再也不動彈了。反過頭來你再看看當年被打為「四害」的麻雀,經過了史無前例的運動,現在無恐無慌的,不計前嫌與人為鄰,窩都做到家裡來了,記得小時候回老家,只有燕子才有這樣的待遇,可見,任何事物都在改變,適者生存,與世界相融才是生存之道,有了生存你才能談做人做事,無所不能的小麻雀,你太可愛了。



   我喜歡觀察,注意細節,生活中有許多細節,你也許不經意,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可以折射出你的人品,影響你的人緣,決定你的發展和未來。細節包含著許多人的質地,許多尊重,許多敬畏。是是非非,對對錯錯,達官顯貴、黎民百姓,你必須持一樣的心,呈一樣的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你平靜的心,正確的理解細節,你一定會有收穫,「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細節決定成敗,別小看了身邊的點點滴滴。



     人總是要老的,在變老的過程中,你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老人,聽聽他們的言語,你會有許多的啟發。無奈的老太太,歡快的麻雀,鮮明的對照。生活依舊,日出日落,年復一年,不變的是歲月,可變的是你我,在不變可變之中,偷一份好心情,閒一眼細節,你會有不樣的感覺……(這是我的第一百篇碎筆頭,謝謝分享)



相關焦點

  • 怎麼做,才能不讓麻雀在農村家裡的下水管道內做窩
    長時間閒置的下水管道很有可能就會成為麻雀、老鼠的窩,現如今農村的麻雀很瘋狂,已經隨處可見,而且活動數量往往是一片片的。在我所觀測情況來看,麻雀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鳥類,一般在草叢中、樹上、牆洞裡、屋簷下等比較隱蔽地方都可以見到,搭窩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鋪設一點乾草就可以了!
  • 麻雀在油煙機管道做窩待產,鄧女士擔心它的安全:
    住在九條巷6號小院的鄧女士有些不安,因為一隻麻雀把家安在她家的油煙機管道了。「這該怎麼辦?」她擔心等到麻雀產蛋、小麻雀孵出時,油煙機會成為「殺手」。現代快報記者 鍾曉敏  你想有個家,我懂  鄧女士對小動物格外憐惜。路邊發現流浪貓,她撿回家洗乾淨,悉心收養了8年。兩年前,一群麻雀在她家廁所的排風扇管道做窩,她發現後,極少再用排風扇。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有人認為,麻雀飛進家裡有兩個意思:一是,麻雀在古代代表聒噪,所以這不是個好兆頭,說明你可能最近有煩心事,俗話說「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你如果相信這句話的話就說明有人在暗中說你們壞話
  • 麻雀·彈弓·燕子窩
    比如,等待收割的莊稼地裡,為了預防麻雀偷吃谷穗,人們往往會在田間地頭插上很多稻草人,還會敲鑼、放炮來驅趕它們;再有,誰家屋簷下被麻雀築了窩,都會想方設法把它戳掉。每到春暖花開麻雀孵卵的時候,便會經常看到一些男孩子抬著梯子,拿著竹竿,把掏麻雀窩當成一件趣味遊戲來做。更不用說麻雀在誰家的院子裡拉了屎,弄髒了院子或衣物,主人對它們大發雷霆了。
  • 麻雀會在什麼時候做窩 微博森林驛站1月7日答案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微博最新資訊 > 正文 麻雀會在什麼時候做窩 微博森林驛站1月7日答案
  • 老家鄉愁|吳道科:麻雀吵窩
    麻雀又叫家雀,一般野外雖有,但都喜歡與人相聚,與家燕一樣都將窩砌在人家戶,不同的是主人置有木框在堂屋頂板樓枕處,燕兒只須含泥沿邊砌就成家,而麻雀卻是找尋野枯絨軟草從屋簷瓦縫中鑽進去,到屋簷一定深度將草聚集精心編排成「窩」,麻雀由此又有一個俗名:「屋簷麻雀」。
  • 搭窩空調罩麻雀有新家
    本報報導 麻雀把窩搭在空調室外機的機罩裡,窩裡還有3隻活蹦亂跳的小麻雀。讀者孫先生發現後,放棄了近期使用空調的打算。他說,一定要看著這些小傢伙長大飛走。  今年6月初,孫先生打算清理空調,當他掀開空調室外機的機罩時,意外在機罩裡發現了一個鳥窩。再一看,窩裡還有3隻擠成一團的小麻雀。
  • 麻雀會在什麼時候做窩 1月7日今天森林驛站小課堂答案
    森林驛站1月7日森林小課堂答案  2020年森林驛站1月7日森林小課堂問題  麻雀會在什麼時候做窩 原標題:麻雀會在什麼時候做窩 森林驛站1月7日森林小課堂答案 責任編輯:曾少林
  • 金毛撿到小麻雀,主人用狗毛給麻雀做鳥窩,狗狗接下來舉動暖心了
    網友阿凡家裡養了一隻金毛,一次帶女兒出去遛狗的途中,遇到了一隻不會飛的小麻雀,金毛嗅覺和聽覺都十分敏銳,第一個發現了麻雀,並且掙著繩子把女兒拉到了麻雀的跟前。麻雀在半個世紀前曾為四害之一,當時被捕殺了不少,如今麻雀數量銳減,已然成為二級保護動物,不知是吃農藥糧食體內積累了太多的殘留還是麻雀的膽子變大了,麻雀的反應速度也變得遲鈍了。女兒才七歲大,正是童心瀰漫的年齡,看到小麻雀後就覺得很可憐,把它捧在手心給阿凡看,阿凡見周圍也沒有樹木,只有路邊青草,如果鳥兒一直不會飛翔的話很可能遇到危險。
  • 過去農村路邊常見的一種草,麻雀很喜歡窩上面,現在珍貴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過去農村路邊常見的一種草,麻雀很喜歡窩上面,現在珍貴了。過去在農村路旁、溝渠邊、地頭等處,常見有一種匍匐生長的草,麻雀特別喜歡窩在上面,過去農村這種草非常的多,誰也沒有太在意,現在這種草竟然不常見了,就有人說它很珍貴了,其實這就是叫做「臥膽草」的田間雜草。
  • 如果沒有麻雀
    出於好奇而百度,得知除了南北極、沙漠地帶,其蹤跡遍及各大洲,凡有人處則有麻雀,就像凡有井水處即詠柳詞一般。所以對於人類,可能分不清許多鳥類,但不會不認識麻雀。除非你不食人間煙火。  麻雀的知名,絕不因其名貴,恰恰是普通。普通得沒有漂亮羽毛,沒有夜鶯、燕子、八哥的歌喉。終其一生穿著灰不溜秋的外套,終日拉呱不完的家長裡短。麻雀一定是有語言的,否則它們整天在嘮嗑什麼呢?
  • 瀋陽「麻雀旅館」隱患多 秉圍五愛「亂搭窩」
    瀋陽「麻雀旅館」隱患多 秉圍五愛「亂搭窩」 2002年5月29日01:02  遼瀋晚報   本報訊 從現在起至6月6日,瀋陽市將對全市的洗浴、理髮、美容、賓館、餐飲等公共場所進行一次突擊檢查。
  • 歸來吧,麻雀
    記得十來天前,還沒長出羽毛的雛雀,一隻只從窩巢裡探出頭來,望著五彩繽紛的世界,亮亮的小眼裡充滿了好奇。可是,沒過幾天,那些可愛的雛雀都死了,死得那麼突然,那麼匪夷所思。大明的父親說,一定是麻雀給它們的兒女餵食了帶有農藥的蟲子,中了毒。  雛雀們死了,它們的父母也不想再留在這片傷心之地。它們飛到哪裡去了呢?大明十分失落。
  • 新疆動物學專家人工繁殖麻雀 為防治蟲害(組圖)
    飼養麻雀為護林果11月23日,記者在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學實習基地看到,這裡有兩個由長約9米、寬5米、十幾米高的鐵絲網交織成的巨大鳥籠,鳥籠中有約50隻麻雀正嘰嘰喳喳地叫著飛來飛去,籠內有麻雀巢穴,還有食物平臺。「安放鳥籠的空地是片菜地,為了吸引麻雀吃蟲子,我們專門選擇了易長蟲子的蔬菜。」
  • 作文園地:麻雀
    不知什麼時候,我家房簷的瓦楞裡住進了兩隻麻雀!麻雀是我們這兒最常見的一種鳥。它褐色的羽毛裡雜著小黑點,尖尖的嘴殼兒,黑黑的眼珠兒,十分逗人喜愛。 晨曦微露,兩隻麻雀就嘰嘰喳喳地叫起來。在門前的小樹枝上引吭高歌一會兒,便飛到晾衣服的鐵絲上相互梳理起羽毛來。我想它們一定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吧!
  • 空置房裡麻雀搭暖窩 房主:打算讓小鳥在這裡溫暖過冬
    近日,市民郭女士來到位於民政小區的房子,看到了麻雀搭建的鳥窩。昨日,記者來到郭女士家。在主臥窗戶西側的牆角下,有一堆枯枝和雜草,細小的樹枝大多十餘釐米長。這些枯樹枝被堆成了橢圓形狀,而窗臺上疊放的報紙上有些鳥類糞便。郭女士告訴記者,房子一直空置著,前不久鄰居打來電話說,在廚房做飯時看到她家有麻雀在飛。
  • 衛輝一家四口三人丟了性命 只因麻雀煙囪內搭窩
    因麻雀在煙囪內做窩,造成煤氣無法正常排出,1月7日,衛輝市唐莊鎮姚莊村一戶人家四口人集體煤氣中毒,其中三人死亡。罹難的三人中有兩名兒童,大的8歲,小的3歲,另一名是兩名孩子的母親。孩子的父親目前仍在醫院救治。事發後,李華被緊急轉到解放軍371醫院進行搶救。
  • 捕捉麻雀
    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
  • 麻雀的友誼
    聽到頭頂上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抬頭一看,是一隻麻雀在撲稜翅膀。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有隻麻雀順著衛生間換氣扇的通氣口鑽進來了。之前的塑料管老化了,要換新的管子,還沒有換,所以麻雀就從玻璃窗上的圓口鑽了進來,由於向光的一面都是玻璃,麻雀大概眼花了,所以找不到出口。麻雀飛到家裡來,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相反,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像走在街上總能遇上小黃毛。
  • 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新聞—科學網
    被叫做「家麻雀」的是一種在歐洲常見的鳥類,喜歡在城市的工廠、倉庫和動物園裡做巢;而被叫做「樹麻雀」的則是歐洲鄉間樹上常見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