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麻雀

2021-01-15 察右中旗人的故事

本文作者:趙福智


記得在卓資縣我三叔那兒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山村裡麻雀特別多。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


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我靈機一動,截了根枝杈較多的樺樹枝插在一個麻雀窩口。開始麻雀見狀十分謹慎,不敢飛落在樹枝上,慢慢地麻雀進窩或從窩裡出來就上樹枝站一會兒。麻雀覺得樹枝上玩兒也挺安全,逐漸地嘰叫著飛來樹枝不少。


看到時機成熟,我悄悄地在樹枝上系了一些馬尾套環。不一會兒,又有幾隻麻雀飛落在樹枝上亂跳。這時,我突然從暗處出來抖著上衣嚇唬它們,一隻麻雀受驚無備一條腿正巧上套。我抓著這隻麻雀讓小朋友們看,小朋友們十分高興,他們都說我捕雀有術。



麻雀除了寒冷的南北極,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只要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它總能夠頑強的生存下來。麻雀屬於文鳥科雀屬小類,身長一般在15釐米左右,顏色一般呈棕黑色斑雜狀。


麻雀分家麻雀、山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等若干個種類,農村和城市的麻雀多是家麻雀。家麻雀生存能力強,群體活動多,一般選擇在屋簷、牆洞、石縫、枯井等暗窄的地方築巢,有時也佔領高位的燕窩做巢,巢內主要墊入柴草、羽絨、羊毛、雞毛等柔暖材料。家麻雀一般下6枚蛋左右孵化,孵化時間是14天,育雛時間是一個月,一年至少孵化2-3窩幼雀。麻雀生性活潑,警惕性高,好奇心強,膽大心細,也是最難捕、最難養的小型鳥類之一。



六十年代初期,雖然國家遭受三年自然災害,但麻雀的數量出奇的多。每到秋季,成群結隊的麻雀在麥田和場面搶食糧食。當時作為四害之一的麻雀受到人類的大力捕殺。為了鼓勵人們消滅四害,有的生產隊用社員積存起來的雀嘴鼠尾來折換工分。那時,每到場收季節,大群的麻雀飛落在場面的麥垛上吃糧。有時,趁社員休息直接落到糧堆上吃糧,害得人們沒辦法。


為了減少糧食損失,我們生產隊派了名業餘打牲的靈丘籍老漢專打場面的吃糧麻雀。因全村沒幾個人知道老漢的真名實姓,村民們都稱他為老靈丘。莊稼入場碾打時,成百上千的麻雀飛落到麥垛吃糧,老靈丘東打,麻雀西落,怎忙也管不住麻雀繼續吃糧。一氣之下,老靈丘拿來自製的打牲火槍照著麥垛上的群雀就打,麻雀聽到槍聲立即飛起,但每次都有部分麻雀中槍。


一個大熱的中午,太陽直射麥垛,群雀落在場面西方的麥垛上吃糧,老人在火槍裡裝好了滿滿的彈藥,彎腰走到場牆西面的隱蔽處迅速開槍,聽得「噴」的一聲槍響,群雀飛起,麥垛上忽然竄起了火苗。老靈丘嚇得趕忙喊人,場面近處的人們發現後立即幫助救火,社員們見勢也迅速跑來擔水噴澆,上垛扑打。一陣忙亂之後,場面才避免一場大火災難。這一時期,讓看場老靈丘的自製火槍打死的麻雀不計其數。



那時 ,由於社會上鼓勵人們捕捉麻雀。小孩們掏麻雀,那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了。每有空閒時間,村裡的孩子們就搭著馬架 ,手裡拿根細棍,在觀察到的麻雀巢裡順向旋轉,多數雀巢往往就這樣從縫隙中被孩子們掏出來。


掏出來的雀蛋用手指摸上去十分光滑,說明是孵化多日已有雛胎,小孩們就隨手扔掉。掏出的雀蛋用手指摸上去感覺粗糙,那說明雀蛋還沒進入孵化期,小孩們帶回去在蛋上滾些泥土燒得吃。


有一次,我和兩個同齡小孩在屋簷下掏麻雀,旋轉細棍時聽得巢內有動靜,當我擰住雀巢慢慢拉出來看時,巢裡一隻正在孵蛋的麻雀無處躲藏,被我們逮了個正著。



村東的大渠上有項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是用石頭砌牆水泥抹面。工程的作用是通過控制閘門的高低來合理利用洪水灌溉農田。記得閘門兩旁的石砌高牆上用水泥刻寫著大字標語:「要使山河聽話,不向旱澇低頭」。該工程的高牆石縫正是麻雀築巢的好地方,村裡的孩子們常去那兒掏蛋捕雀。


一天下午,我在高牆石縫的雀巢裡抓住一隻特別好看的麻雀。這隻麻雀紫赤色的頭頂特別出眾,喙下和脖子兩側有三片黑色的細毛,上體棕褐色,羽毛間有黑色的豎狀斑紋,在潔白肚毛的反襯下顯得十分漂亮。起初,我用線繩拴住一條雀腿玩耍,這麻雀飛撲不停。生怕揪壞雀腿,我用縫衣針穿通鼻翅間的薄喙,穿上線來拴著玩,雀喙堅硬不會對麻雀帶來多大傷害。我從來沒見過如此膽大、堅強、心態良好的麻雀,因此就給了它一條生路,玩了半天后把它放飛了。



村東南有口棄用多年的枯井,井口長著茂密的青草,枯井裡的砌井石縫中住著很多麻雀。


一個星期天,我們三個小孩在枯井裡掏麻雀。當井下的小孩攀著砌井石把小棍伸進石縫的麻雀巢旋轉時,一條蛇突然從石縫中伸出半截吐著信子咬人。掏雀的小孩嚇得撲痛一聲掉到了井下。幸好井底有不深的臭水,枯井一丈多深,我倆急忙解下褲帶連接幾件單衣伸下去。井下的小孩一手抓住連衣繩,一手摸著砌井石慢慢攀爬了上來。有驚無險,井下的小孩只受了點外傷。遭此卻難後我們再也不敢去枯井裡掏麻雀了。


枯井裡築巢的麻雀一般比較安全,除了孵化期間,白天飛出枯井快樂覓食,太陽落山後才進巢休息。


大人們獲知枯井裡麻雀多,一天黃昏,4個後生帶著手電、窗簾和細網去枯井口網麻雀。他們等麻雀進入枯井後,迅速拿窗簾遮住井口,然後留個口子用手張開細網,接著突然閃著手電光照射井裡,並在井口大聲喊叫驚雀,這時受驚的麻雀爭搶著往外飛。有的飛碰在窗簾布上再找出口,有的直接飛到細網裡,一次就網住20多隻麻雀。



麻雀是最難養的小型鳥類之一。麻雀被人捕捉後往往不吃嗟來之食,不受牢籠之災,絕食而死。這在鸚鵡看來麻雀死得太傻。實際上,正是麻雀這種「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存哲學,導致至今無人家養麻雀,為的是讓它們的後代受益,永遠能在天空中享受著自由。


從科學角度分析,麻雀之所以難養,是麻雀被捕捉後很不安分,往往是飛撲亂撞,這樣身體會出現應急反應,使腎上腺激素迅速增加,導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如反覆刺激,就會死亡。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氣死或嚇死。



儘管當時社會上還不存在保護野生動物一說,但多數成人對小動物的處境還是十分同情。每當叫天雀離地面不遠處煽動著翅膀定位飛行,口裡唱著那悅耳動聽的歌兒時,媽媽指著鳥兒對我們說:「聽聽鳥兒又在罵你們這些毛頭小子了。」我問媽媽:「鳥兒罵啥了?」媽媽說:「鳥兒說,住得高了,天火燒了;住得低了,大水衝了;住得不高不低正好了,又讓亂逼娃娃們掏走了。」媽媽再三叮囑,惡五月千萬別掏鳥,不然會亂手指的。


長大以後我才真正領悟了媽媽的話,覺得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生存也真不容易。從此萌發了愛護小動物的心理。轉眼古稀,仍對小動物們情有獨鍾。



其實,人們往往只看到麻雀吃糧的一面,忽視了麻雀大量捕食害蟲使農作物增產的一面。由於過去的捕殺和現在的農藥危害,使得麻雀數量越來越少。破壞了自然生態鏈,對人類是十分有害的。


根據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劃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麻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錄。從二零零一年八月起,任何捕殺、銷售和食用麻雀的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大家一定要認真地保護麻雀。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作者出生於1953年,察右中旗教師進修學校退休教師。現多住於北京順義。


作者往期作品回顧:

遊故宮隨感

黃鼬投機

鷹蛇大戰

蛇之怪異

鼠洞挖糧

家鼠田鼠山丘鼠

山村玩鳥

公園救鼴鼠

馬通人性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遊中國航空博物館

喜鵲小記

我印象中的科布爾:學校的路

一對重情的水鴨


【本期幕後】

策劃:敏敏

編輯:楚楚

校對:圖圖


相關焦點

  • 貴陽一隻猴子捕捉到麻雀,瘋狂在麻雀身上找鹽分,讓麻雀一臉無奈
    近日在貴州貴陽一動物園中,就拍攝到:一隻猴子捕捉到一隻麻雀,這隻猴子並不是要食用這隻麻雀,而是要從麻雀身上尋找鹽分,可麻雀在猴子手上,只能任由戲弄,無法逃走,一臉無奈。剛開始發現這隻猴子捕捉到麻雀,都以為猴子要準備吃鳥,不會輕易放走這隻飛鳥,畢竟在食物鏈中,猴子的食物來源也是比較廣泛的,平時以植物水果等為食,但也會捕捉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也會偷吃鳥蛋等等,猴子是雜食性的動物,偶爾也是肉食動物。
  • 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上,經常看到麻雀成群結隊地穿梭在竹林和森林之中,尤其是在曬穀物時,只要人離開一會,就會有很多麻雀來偷吃,但是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人稍微一接近就會飛走。
  • 網友問: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以前的農村四害反而變成了保護動物。麻雀的天敵麻雀以小蟲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在自然界中,麻雀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等,但是造成麻雀數量銳減的還是人類。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看來大白貓逃是逃不了了,老麻雀一直在追逐著大白貓,上下翻飛,有機會就俯衝下來叼啄大白貓。大白貓應該一轉身就可以捕捉這隻老麻雀的呀?面對著這送到嘴邊的美餐,大白貓怎麼竟如此地恐懼呢?網圖 侵刪我們都怔怔地細細觀看。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麻雀的分類,麻雀有27種(黑頂麻雀、索馬利亞麻雀、科爾多凡棕麻雀、南非灰頭麻雀、家麻雀、慄麻雀、阿拉伯金麻雀、黃腹麻雀、鸚嘴麻雀、灰頭麻雀、阿布德庫裡麻雀、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在我國有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
  • 為什麼被人類捕捉的麻雀不能長生不老?讀完後,我的眼睛紅了
    麻雀是一種很常見的鳥,隨處可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把各種各樣的鳥當作寵物養,但我們沒有看到有人養麻雀。我們小時候抓住麻雀回家養他,卻發現他幾天內就死了!這說明人類很難餵養麻雀,發生什麼事?是關於麻雀本身。
  • 純種中華麻雀幾乎在中國絕跡,為什麼要進口麻雀?
    麻雀應該是我們最常見的小鳥了,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能聽到麻雀在外面嘰嘰喳喳的叫聲,在野外,麻雀也是分布最多的,特別是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麻雀的身影。然而,如今我們常見的麻雀卻大多都不是我國的原有種類,絕大部分都是從蘇聯進口的麻雀的後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曾經麻雀也有過一段浩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麻雀。
  • 野生麻雀為什麼在家中養不活是真的嗎?
    相信住在在城裡住的人都很少看見野生麻雀,有些回老家的時候就抓到野生麻雀回家養,但是聽說麻雀在家中養不活是真的嗎?這個提法肯定不對,野生麻雀的確不好養活,但這只是指成年麻雀,他們太個性,不受拘束,寧折不彎,但對於未出窩的麻雀另當別論,我小時候從房子屋頂瓦片下面掏出一窩小麻雀,都還沒有長毛,光溜溜的身子,嫩黃的嘴岔,伸著脖子嗷嗷待哺,我每天用窩頭哺育,不能用白面,那樣容易糊屁股,一糊屁股小鳥就死了,雖精心到不能再精心了,但是還是有幾隻死了,特別傷心,碩果僅存的一隻逐漸長大,
  • 以前麻雀是農村四害之一,現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
  • 中國進口數百萬隻外國麻雀,原中華麻雀為什麼幾乎滅絕了?
    山麻雀,黑胸麻雀,黑頂麻雀這三種常居住在遠離人類的地區的麻雀外,常見的就是樹麻雀和家麻雀。由於麻雀最易出成績,所以麻雀受災最重。,懸賞消滅麻雀,於是大家爭相捕雀,很快,麻雀就沒有了,但卻爆發了蟲害,櫻桃樹的葉子都被吃光了,這才發覺麻雀的重要性,於是下令停止捕捉麻雀。
  • 麻雀也是國家保護動物!它到底吃啥?
    雖然樹麻雀(簡稱麻雀)貌不驚人,它卻在2000年被列入了我國的「三有動物」名錄。任何非法捕殺、出售、食用麻雀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什麼平凡無奇的麻雀會成為國家保護動物?這還要從50多年前說起。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裡,中國人普遍認為麻雀以穀物為食,是危害糧食生產的害鳥。1958年,中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麻雀和老鼠、蒼蠅、蚊子一起,被列為需要清剿的「四害」。
  • 捕殺麻雀20隻以上就犯法!菏澤一男子獵殺30隻麻雀被刑拘
    麻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鳥類,也曾成為一些人舌尖上的美味佳餚。殊不知,麻雀雖小,隨意捕捉也犯法。近日,菏澤一男子使用三唑侖、白酒、玉米糝,捕殺麻雀30隻,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東明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12日12時許,東明縣公安局東明集派出所民警巡邏至轄區井店村附近時,發現一男子鬼鬼祟祟,行跡可疑,遂對其進行盤查,在其駕駛的兩輪摩託車後備箱內發現30隻已經死亡的麻雀,隨後將其口頭傳喚至派出所。  經訊問,姜某對其使用三唑侖、白酒、玉米糝捕殺麻雀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有些人會刻意抓一兩隻麻雀來飼養,給它們打造一個精緻的籠子鳥窩,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但是兩三天過後這些麻雀都會死去,並且怎麼養都養不活,這是很多人得出來的經驗,那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麻雀在被人類捕捉到,然後放到籠子裡之後活動就會受到限制,身體內的激素水平會大大發生變化
  • 農田裡灑農藥,毒死上千隻麻雀,種糧大戶要判幾年?
    農田裡撒農藥毒死上千隻麻雀,這個對於種糧大戶是要受到相應處罰的,應該能夠負有刑事責任。也是一些所謂的律師會這麼說的。 麻雀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但是麻雀對於農作物成熟造成極大的損害,特別對稻穀類以及小麥成熟期損害非常大。當然麻雀也是吃害蟲的一種小鳥。
  • 捉青蛙捉麻雀都可能涉嫌犯罪
    本報訊(特約記者唐穎 通訊員孫蒙蒙)江蘇一男子捕捉100多隻青蛙拿到市場販賣時被巡邏民警抓獲。近日,該男子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引起了輿論的普遍關注。     「每年像這樣因捕捉野生動物而被起訴的人不在少數。」江蘇省沛縣檢察院檢察官介紹,近年來,江蘇省內非法狩獵現象屢見不鮮,微山湖附近正是非法狩獵案件多發地。
  • 麻雀為了築巢 直接在金毛犬的臀部採集毛髮!
    金毛尋回犬是一種單獵犬,最初是用來捕捉野禽的,續航能力極佳。由於金毛犬極易飼養,不挑主人,對主人極有耐心,而且智商很高,能領會人類的大部分表情與口氣,因此成為了著名的寵物犬。金毛犬的一大缺點就是容易掉毛。
  • 貓咪一秒神技撲倒麻雀,令人嘆為觀止,貓:你們對速度一無所知!
    貓咪一秒神技撲倒麻雀,令人嘆為觀止,貓:你們對速度一無所知!我們的身邊臥虎藏龍,一些小寵物也令我們刮目相看,相信各位小夥伴都看到過貓咪的身手,它們靈活矯健,不僅能夠飛簷走壁,而且還能夠騰空捕捉獵物,不相信就看看下面這一隻貓咪。
  • 新疆動物學專家人工繁殖麻雀 為防治蟲害(組圖)
    「我們主要做麻雀在北疆觀測實驗,目的就是找到人工繁育麻雀技術擴大其野生種群數量,利用麻雀喜食昆蟲的習性為新疆林果業防治病蟲害提供技術支撐,保障林果產品豐產、無公害。」承擔了此項課題的李海英說。人工飼養初步成功剛開展研究時,李海英組織學生從首府鳥市購買或從野外捕捉麻雀,「最早有200多隻,可麻雀的野性非常大,一不留神,它就要往外面跑,我們只能再買再捉,可現在也跑得只剩下50多隻了。」李海英說。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農村禁止逮麻雀,山東已有人因逮捕被判刑了!
    導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非法獵捕將會收到制裁,農村開始嚴打逮麻雀,已有人因逮捕被判刑了!原來在農村麻雀非常多,尤其是會飛到房間裡飛來飛去,原先都是用彈弓打麻雀,那時候感覺很好玩,逮個麻雀給孩子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不可以了,非法獵捕麻雀將會受到制裁,已經有人因逮捕800隻麻雀被判刑。部分地方都不知道麻雀是國家保護動物,根本不把捕捉麻雀當一回事情,只是感覺幹嘛去很好玩,據逮捕的人說:真不知道麻雀竟然是被保護動物,前段時間在農村老家還見到了一隻死亡的麻雀。
  • 麻雀,動物界最後的烈女,為自由傾注一切
    馬賽曲》的最後一句「不自由,毋寧死」歷來為人傳唱而自由是什麼,斯以為,麻雀是整個宇宙中擁有最大自由意識的物種,並非它們足夠強大,更多的是因為它們的天行使然。方剛在《麻雀》一文中寫到「被人類捕捉的麻雀,倔犟的抵抗著任何一種徵服它的努力,事實是,在被剝奪自由的那一瞬間,它們便已選擇了死亡。當一個生靈決意以死抗爭,以死捍衛自由時,便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徵服它。麻雀堅守的不僅僅是尊嚴,更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