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隼陽臺安家連續兩年回巢 屋主:怕驚擾不敢開空調

2020-11-24 千龍網

家住通州區的石先生家,連續兩年都飛來一對隼,在外陽臺築巢產卵。為了照顧它們,石先生煞費苦心,他不僅在窗戶旁貼上了保護膜遮擋紅隼的視線;還一直不敢使用空調,防止室外機打擾紅隼。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康復師周蕾介紹,在石先生家築巢的小猛禽為「紅隼」,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北京地區相對常見。紅隼生性「樸素」,築巢時並不十分挑揀環境,之所以選擇石先生家,應該是此處讓它們很有安全感的緣故,未來幾年估計會繼續在這裡安家。

小隼來安家 沒敢安空調

2018年春天,家住通州區的石先生一家又迎來了兩位「老朋友」。4月初,兩隻隼飛到外陽臺上築巢孵蛋。這已經是兩隻隼第二年來到石先生家了,「2017年3月底,它們第一次飛到我家,整整待了4個月。」

2017年3月,石先生剛剛搬到現在的住處,準備在外陽臺安裝空調室外機時,意外發現了兩隻隼的存在。石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一開始看到窗邊總有鳥飛來飛去,也沒在意,準備裝空調時,才發現陽臺上的鳥蛋,它們已經在那裡築巢了。因為擔心安裝空調室外機聲響比較大,驚嚇到隼以致影響隼蛋的孵化,2017年夏天,石先生一家一直忍耐著高溫,沒有安裝空調。

來此築巢生活的兩隻隼2017年一共產下了5顆蛋,但最終只成功孵化了兩隻小隼。「有一顆蛋不知道怎麼就掉下樓摔碎了,還有一顆蛋也壞掉了。」因為這件事,石先生冒出了在隼窩旁安裝攝像頭的念頭。「最開始還懷疑是不是蛋被老鼠給偷吃了,後來想想隼是猛禽,老鼠應該不敢靠近。但我還是安裝了監控,方便照看隼的孵蛋過程。」現在,石先生每天都能通過手機連接監控,隨時查看隼的生活情況,偶爾也會為它們提供一些清水。

又下5顆蛋 兩隼輪流照看

4月18日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石先生家中。2017年秋天隼離開之後,石先生把空調裝上了,現在隼巢就安在室外機的下面。為了給它們留出空間,石先生今年還專門把室外機挪了挪位置。「它們來了之後就開始陸陸續續地下蛋,今年又下了5顆蛋。」為了保護它們,石先生一家煞費苦心。「之前下雪,我連空調取暖都沒敢開,就怕室外機一工作嚇到了它們。」

石先生介紹說,據他觀察,平日裡雌隼主要負責看管隼蛋及孵化,每當雌隼希望離開覓食時,就會把腦袋伸出窗外叫幾聲,一分鐘之內,雄隼就會飛回來接替對方。這一過程大約持續十分鐘,之後又會進入輪流照看的流程。

為了保護隼不受人類影響,石先生細心地在陽臺窗戶上貼了保護膜。「這樣我們能看見它們,它們從外面看不到我們,可以避免受到驚嚇。」可即使在室內不可視的情況下,隼的敏感程度也讓記者頗感吃驚。石先生及其家人走近時,隼會安然待在巢邊;而記者試圖走近查看時,即使隔著三五步之遙,隼也會立即飛走,在窗邊盤旋觀察地形。

隼的到來為石先生一家增添了不少歡樂。「我女兒每天上幼兒園回來,都會趴在窗邊看看它們,也會跟老師同學分享小動物的故事。我們也歡迎這兩隻隼明年還來,做我們家的好朋友。」

專家: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北京晨報記者隨後聯繫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復師周蕾。周蕾告訴記者,石先生家的兩隻隼是紅隼,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繁殖期在5月至7月,每窩產卵基本在4至5枚,通常每隔一天或者兩天產下一卵。孵蛋時依靠雌鳥,雄鳥則負責在一旁守衛。

在城市中繁殖時,紅隼對生活條件的要求並不高。「它們築巢時非常簡陋,甚至在樓頂靠牆的平臺上直接產卵,或者佔用其他禽類的巢,甚至擺在陽臺上的花盆也會用來築巢。」

周蕾表示,紅隼之所以會連續兩年飛到石先生家中,應該是這裡的環境比較安全,沒有過多的打擾,因此也不排除它們來年會繼續來此築巢的可能。同時,周蕾介紹道,紅隼在北京算相對常見的猛禽,佔到救助中心每年救助總量的三分之一,它們在野外覓食的時候,喜歡捕食鼠類、其他小型鳥、昆蟲等等。所以她也建議,如果其他居民遇見石先生家的這種情況,不用盲目為紅隼投食,「有時餵食不對反而影響紅隼的健康,它們自己捕食的獵物裡所含的血液,就基本已經可以為它們提供足夠的水分了。」 

相關焦點

  • 「斑鳩夫婦」三次上門築巢孵蛋 主人不敢開窗唯恐驚擾它們
    楚天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的外沿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來此安家「客人」。今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劉先生介紹,他家住10樓,陽臺窗戶有一截窗沿。
  • 野生烏鶇在陽臺安家、為了安靜他們不再做飯……
    來源:成都商報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進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其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進行孵化。
  • 窗臺飛來一對斑鳩安了家 怕驚擾戶主兩個月沒開窗
    家住南通如皋長江鎮的徐先生,最近兩個多月沒有開過窗,一個多月沒有在廚房內做過飯,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保護他窗外的幾位「小鄰居」。  徐先生是四川人,今年四月初來到如皋長江鎮從事銷售工作,並租住了一套房子,他剛剛搬進去沒幾天,一對斑鳩在他家廚房外窗臺上築起了巢,
  • 瑞典國鳥烏鶇來陽臺安家 這家人不做飯不炒菜為鳥「騰地方」
    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dōng)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劉偉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烏鶇提供一個安靜的孵化環境。
  • 石家莊一愛心人家為了斑鳩一家4個夏天不開空調
    今日出鏡 一對斑鳩和它們的孩子  採訪動機 為了不打擾在空調外機後面安家的一窩斑鳩,即便是酷暑難耐,石家莊郭女士一家也不開空調。 夏天酷暑難耐,誰不想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居住?家住西古城新區的郭女士家客廳的空調卻不敢用,不為別的,只是不想打擾空調外機支架上那對珠頸斑鳩夫婦和它們孩子的小日子。 算上今年,這對斑鳩已是第四次來此暫住了。當「咕咕咕」的聲音在窗外響起的時候,郭女士及家人就知道「老鄰居又來了」。 這對斑鳩在2011年的春天,就在郭女士家空調外機後面搭了一個巢。早出晚歸,「咕咕」聲不絕於耳。後來家裡人從網上查詢,才知道這鳥叫珠頸斑鳩。
  • 麻雀夫妻空調內築巢 住戶怕鳥受傷用風扇抗高溫
    習慣了在小鳥鳴唱聲中醒來的汪銘感覺有些失落——半個月前有對麻雀夫妻在他家的空調機內築巢孵蛋,現在幼鳥們翅膀長硬了,便和爸爸媽媽飛離了這個臨時的家。汪銘說,怕空調的噪音和熱氣影響可愛的「鄰居」,他寧願買風扇來抵禦暑熱。
  • 斑鳩在市民家陽臺植物上築巢 巢裡有2枚鳥蛋
    本報訊 6月20日,家住市平安街北段的楊女士給記者打電話稱,自家的陽臺上的兩盆玻璃翠,其中一棵的枝杈處,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鳥巢,而且巢裡還有兩枚雪白的鳥蛋。楊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打開陽臺窗戶澆花時,發現其中一棵玻璃翠的枝杈處多了個鳥巢。記者在楊女士家的陽臺上看到,其中一盆玻璃翠的枝杈處,小鳥用細細的枝條編織了一個鳥巢。鳥巢內有兩枚雪白的鳥蛋。「十幾天前我澆水時,還沒有發現有鳥兒在花盆內築巢。鳥巢應該是近幾天才築的。鳥媽媽剛才還在這裡孵蛋呢!」
  • 野鳥闖入客廳築巢孵寶寶 主人1個月不敢開燈(圖)
    過去兩個月裡,他見證了一對「鳥夫婦」在家裡築巢、下蛋、孵蛋、養小鳥的全過程,為避免驚擾它們,他甚至不開客廳的燈,不在家裡做飯……  安家  野鳥客廳築巢孵蛋  他晚上回家不開燈  這段人鳥「同居」的故事始於今年3月。
  • 空調外機小鳥築巢 專家提醒:順其自然(圖)
    龍女士的「鄰居」是一隻美麗的小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鳥兒在自己家的空調外機和牆壁中間築了巢,不僅將這兒當成了「家」,還在家裡孵出了兩隻鳥寶寶。  小鳥築巢的「家」位於長建市場3棟5樓,這個房子是龍女士專門用來出租的,一個多月前,龍女士與他人的租約到期。幾天前,龍女士的丈夫彭先生發現自家空調外機上,一隻小鳥在那裡築巢了。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除了用板擋著,那扇原本用到不多的窗戶就徹底關閉了,生怕吵到它們。我們也會把一些剩飯放在窗頭,很快就被吃完了,應該是鳥媽媽生了寶寶之後需要吃更多東西來補充體力吧。」在拍了小鳥的照片查了之後,宋女士一家人才知道,原來在她家安家的鳥叫烏鶇(音同東),是溫州常見鳥類之一。
  • 麻雀一家空調內築巢 戶主愛鳥不敢裝修推遲結婚
    南方網訊 一對老麻雀,築巢空調外機機殼內,還孵了小麻雀。麻雀一家和和美美,卻苦了室主王先生。為了小麻雀健康成長,王先生窗不敢開,連婚期都受了影響———不敢裝修。「只能等小麻雀翅膀硬了,自個兒飛走。」王先生說。  昨天(9日),記者來到鄭州市大橋局家屬院王先生家中。王先生家住七樓,室內有些悶熱。
  • 鳥竟然在陽臺上築巢,走進一看不簡單!大有來頭……
    方瑛告訴記者,她家的陽臺上種了很多綠色植物,可能是陽臺綠化太好了,竟然吸引了鳥兒前來安家。方瑛回憶說,5月29日晚上,下班回家的她,看到陽臺上撒落了一些泥土。經檢查,陽臺一盆綠植下面被挖了一個小坑,地上的泥土就是從花盆裡掉下的,花盆裡還有幾根細小的羽毛。她當時就猜 想,可能是有鳥兒來築巢。30日晚上下班回到家,她趕緊到陽臺去查看,眼前的一幕證實了她的猜想。
  • 去年攜子飛走的斑鳩 昨又回何大媽家的陽臺上築巢
    浙江在線03月21日訊「小鳥又回來了,又到我家陽臺上築窩了。」家住柳浪東苑19幢的何大媽昨天一早就欣喜地給本報熱線打電話。  去年2月,有對珠頸斑鳩把巢築在何大媽的陽臺上,過幾天,孵出了兩隻小斑鳩。當年3月,小斑鳩跟著母親遠走高飛。今年,斑鳩又飛回來了,真是神奇(本報去年2月3日、12日、3月7日曾作報導)。
  •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2020-05-14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裡來了「不速之客」屋主都做了些什麼
    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家住湖城城市之心小區的周慶一直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分享著一對斑鳩夫婦的故事。為了給斑鳩一家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周慶給它們買了吃食,甚至在雨夜起床為剛出生的小斑鳩搭雨棚。周慶用手機鏡頭,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這對斑鳩安家的過程。4月22日,記者來到周慶家裡,聽她講述她與斑鳩的故事。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原標題: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3月28日11:02:窗臺有鳥築巢圖/瀟湘晨報記者蔣麗梅   如果你家的窗臺上多了一堆樹枝,不要急著清理,可能是鳥兒要來安家啦。   住在長沙雨花區山水洲城小區的雷先生就在一天早上發現了這樣一堆枯樹枝。過了幾天再看就發現有鳥蛋。原來,有一對準備繁衍後代的珠頸斑鳩在這裡安家。雷先生拍照發朋友圈記錄了鳥爸鳥媽從孵蛋到呵護寶寶的全過程。
  • 院裡飛來一隻紅隼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1月25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誤入居民區無法飛行,好心的龐先生發現後,怕它受到傷害,將其放入鳥籠後撥打110報警,後來紅隼被民警帶回由專業人員照顧。當天下午1時許,家住中雲街道諸朝中巷的龐先生在院子裡發現一隻鳥。「有動靜它也不走,人靠近它也不飛。」龐先生說,他將小鳥捉住,仔細檢查發現它並沒受傷。
  • 鳥媽媽把陽臺當成自己的家築起巢來,卻苦了房主人一月無法關窗戶
    進入春天,萬物復甦,天氣漸漸變得暖和起來,很多動物進入了繁殖季節,鳥兒也不例外。很多野外的鳥兒忙碌著開始找一個適合自己家,有時為了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地方,它們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是有時它們找的地方卻讓我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