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來一隻吉祥鳥,趕都趕不走它
飛來一隻吉祥鳥,趕都趕不走它
-
農田裡灑農藥,毒死上千隻麻雀,種糧大戶要判幾年?
農田裡撒農藥毒死上千隻麻雀,這個對於種糧大戶是要受到相應處罰的,應該能夠負有刑事責任。也是一些所謂的律師會這麼說的。 麻雀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但是麻雀對於農作物成熟造成極大的損害,特別對稻穀類以及小麥成熟期損害非常大。當然麻雀也是吃害蟲的一種小鳥。
-
小小說:加油吧,老麻雀!
在這裡,每天都能看到麻雀。不管你看還是不看,麻雀就在這裡。不趕不飛,一趕就飛,也不飛遠,飛走待會再來,過來轉兩圈卻又急著飛走。食堂門口,麻雀們爭相啄著凍在冰上的米粒,像是餓壞了。一隻、二隻、三隻……十七、十八、十九……三三、三四、三五、三六……這些雀兒,有不斷飛走的,也有不斷飛來的。就像是趕集一般,你來我往,配合著十分默契,沒有浪費倒在地上的每一個米粒。其中一個麻雀,啄米粒已經心不在焉,所啄的米老是被搶走,想是年少的時候也沒少搶別的雀兒的東西。可如今它老了,這麻雀老了以後,哪怕是有小麻雀來搶自己東西的時候,也只能眼睜睜地看了又看,接著蹦跳著又去啄下一個米粒。
-
英國研究顯示:當妻子掙錢較多時,男人會不高興
據每日郵報22日報導,一項關於性別與收入的新研究顯示,當妻子掙錢比丈夫多時,丈夫們就會不高興,而如果加薪拉大了男性與妻子的收入差距,那麼男性的生活滿意度就會得到提高,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刺激」!而且,這似乎是男性特有的現象。如果女性獲得加薪,她們則不會得到同樣的刺激。
-
美邪教徒妻子著書揭秘:我和5個女人共享1個丈夫
這名叫做卡羅琳-傑索普的女子日前在自傳新書《逃亡》中,首次披露了她在18歲就嫁給一名50歲男子,並和5個妻子共享一個丈夫的「一夫多妻」荒唐生活內幕。6個妻子一個丈夫 生下了54個孩子據悉,梅裡爾家的住宅面積高達1580平方米,而梅裡爾的6個妻子都分別生活在不同區域的房間裡。由於抬頭不見低頭見,梅裡爾的妻子們之間通常沒有什麼秘密,但她們之間卻經常會產生嫉妒心理,因為哪個妻子都想得到丈夫更多的愛。為了公平「分享」丈夫,丈夫哪天該陪哪個妻子,都會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協議。
-
幾百隻麻雀從家上空飛過 市民擔心是災害先兆
這群麻雀數量很多,飛得不高,就在屋頂上方一點點,由西向東飛過,蠻輕快的。從窗戶上看,黑黑的,小小的個兒,肯定就是麻雀。 沈女士住的小區靠近市區,屬於城郊接合部,有四五百戶人家,她家在小區的西邊,種有梧桐樹,綠化比較好。 請教了浙江野鳥會的宋健躍,他研究錢塘江兩岸越冬遷徙候鳥有30多年了。「麻雀是留鳥,不遷徙的,應該是麻雀的集群現象,在秋季麻雀集群現象比較多。
-
麻雀、喜鵲也是保護動物?北京朝陽民警查獲上千隻野生鳥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幾何時麻雀是作為四害之一要被人人喊打的,而現如今,其實麻雀已經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要受到大家的保護。但是呢,油炸麻雀烤麻雀您聽沒聽說過呢?一些人為了飽口腹之慾,竟然把黑手伸向這些野生鳥類,麻雀、喜鵲和蠟嘴雀都是他們的目標。
-
亞當愛夏娃如丈夫愛妻子
阿們,丈夫和女人、基督和教會→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參考--以弗所書5章22-25節)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麻雀的命運可謂是一波三折,在歷史上,麻雀曾經一度被列入「四害」而遭到捕殺,但是現在已經得到「平反」:在2000年8月1日,國家林業局已經將麻雀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之中,所以麻雀是保護動物
-
丈夫抱怨妻子不掙錢,妻子把家務活全「明碼標價」,丈夫:我錯了
有一對夫妻生活中頻繁吵架,當初生娃時兩人商量好,妻子辭職做了全職媽媽,但是堅持了幾年後丈夫感到自己一個人養家餬口很累,總覺得妻子待在家裡看娃很輕鬆,於是心理漸漸不平衡,看到妻子就覺得厭煩。
-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
隨著慢慢地走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是麻雀,沒辦法由於汙染太嚴重,原本土黃色的小麻雀也被燻成黑色的了,一會兒或許它們吃飽喝足了,便高興地飛上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這正常不過的鳥叫聲,居然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時代,是啊,我有多長時間沒有聽到它們的叫聲了?
-
她養了群麻雀當寵物 小傢伙們一天要吃一斤米(圖)
> 上圖:麻雀們等著餵食走近一看,前面的那棵樹上有上百隻麻雀不停地在樹梢間跳躍、歡呼。天氣這麼冷,怎麼會有這麼多麻雀呢?在附近開店的商販告訴記者,原來這些麻雀是他的鄰居趙阿姨養的寵物。 在一家專賣電視器材的門面裡,記者找到了趙阿姨。
-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麻雀媽媽叼著食物小心翼翼地接近小麻雀籠中的小麻雀在焦急地等待爸爸媽媽來餵食 重慶晚報訊 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受傷掉到小區院壩裡,居民丁婆婆救下帶回家裡養在陽臺上。小麻雀不會進食,哀鳴聲引來麻雀爸媽。近半個月來,這對老麻雀天天輪流銜食餵養小麻雀,一直在小麻雀附近飛來飛去。 昨日記者一走進丁立英婆婆位於江北區洋河新村17號3-2家裡,就聽到陽臺傳來一陣陣「唧唧喳喳」的聲音,好不熱鬧。記者想走近看看,兩隻老麻雀「撲騰」一下飛走了。 「老麻雀怕人,人一靠近,它們就飛跑了。」丁婆婆介紹,每天天剛亮,老麻雀就會前來餵食。
-
醫生妙手亂真 妻子三年竟不知丈夫右眼是假
遭遇車禍失去右眼不敢告訴妻子 據從湛江來深圳經營百貨店的林先生回憶,1997年8月他在去關外進貨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被急送到深圳市紅會醫院,經醫生們奮力搶救,命是保住了,但右眼球由於脫落碎裂嚴重,根本無法保住。遠在湛江的林太太那時剛剛分娩,不便到深圳照看。疼愛嬌妻的林先生未敢將右眼丟失了的真相告訴妻子,只在電話中說遇了車禍,受了重傷,視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
丈夫在外打工,偷偷對妻子手機定位錄音3000多條,丈夫:不堪入耳
丈夫在外打工,偷偷對妻子手機定位錄音3000多條,丈夫:不堪入耳結婚後,夫妻婚姻之間信任是必須的,如果連信任都沒有,好好的一個幸福之家也會支離破碎。丈夫對妻子竟秘密準備了妻子的三千條錄音,對自己妻子不再信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歸來吧,麻雀
喜歡天一亮麻雀就來喚他起床,那嘰嘰喳喳的啼啾就像一支動聽的歌;喜歡在讀書做作業時,麻雀飛到窗臺上來陪他,骨碌碌的小眼裡全是柔情。 可現在,麻雀都飛走了。 也許,是人們的肆意捕殺,讓麻雀逃離了生養它們的故鄉? 村子裡有那麼一些人,一有空就四處獵取麻雀。
-
航天英雄楊利偉:萬人敬仰背後卻承擔女兒的早逝和妻子的離職
011965年,楊利偉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由於從小生活在海邊,經常看到海鷗在海邊飛來飛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年僅2歲的女兒突然離世了,恰巧那個時候楊利偉由於特殊情況沒辦法趕回家中。家裡的重擔,女兒早逝的傷痛一下子全壓在妻子身上。可是她不想讓楊利偉過於擔心而落下訓練進程,自己默默一個人承擔著。
-
麻雀成群飛來 板馬路口好熱鬧
■它們每天傍晚聚集在路邊的樟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附近居民說,這種現象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成了街頭一道風景湘潭在線8月8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馬青松 通訊員 周宇棟)「哇,這裡好多鳥啊,飛來飛去真是熱鬧。」
-
北京買房月供19000,妻子月入3萬卻拒絕幫丈夫還貸;婆婆不敢吭聲
北京一男子領證前27天買房,婚後房貸260萬,今年壓力太大向妻子求助範先生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北京發展,6年前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如今已經孩子都已經3歲了。按道理來說,有房子可住、老婆、孩子都有了,一家人在一起應該很幸福才對,但範先生現在卻有家不想回。
-
捕捉麻雀
那時候小孩們玩心大,一次,一夥小孩打賭說看誰能最先抓住一隻麻雀。孩子們採取扣、套、網等方法怎麼也抓不住一隻活麻雀。我三叔家的院牆是用石頭砌成,高約1.5米,石縫裡住著幾窩麻雀。我看到麻雀進窩後就想方設法抓捕,但由於石縫細窄且通道多,怎麼也抓不住。我細心觀察後,發現院裡西北角的羊圈牆旁立著一大捆幹樺梢,麻雀嘰嘰喳喳常飛落在樺樹枝上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