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被世人譽為「讀書的民族」、「智慧的民族」。他們僅佔世界總人口的0.2%,卻包攬了29%的諾貝爾獎。這個偉大的民族,為人類奉獻了《聖經》,也貢獻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偉人。
猶太人依靠智慧,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取得如此閃耀的成就,得益於猶太民族對「教育」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猶太民族被譽為世界上最愛讀書的民族,他們把讀書作為傳承教育、傳統、知識的手段。在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而根據調查,在中國,人均每年讀書只有0.7本。猶太人還特別重視兒童教育,以色列研發的教材、教具、教學模式,被許多國家廣泛採用。
上面圖中的小男孩,當時只有10歲,讀小學三年級。採訪時,當被問到「有什麼愛好、閒暇時間常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回答最多的就是「看書」。這個小男孩身後的書架,就是他閒暇時間最常待的地方。
猶太人雖然經商能力聞名天下,但他們對於學者的尊重也是無與倫比的。如果一個猶太富人的女兒,能嫁給一位學者,女兒家往往會贈送大量的嫁妝。同樣,如果一個富有的家庭,能迎娶到一位女學者,也將是這個家族的一大榮耀。
這一點,與中國父母的教育有一些不同。在中國父母眼裡,孩子比老師更重要。
猶太人熱愛學習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追求智慧,而不是為了考試、掙錢。從小父母長輩就會經常問孩子很多問題,讓孩子們一起辯論,從而不斷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們很快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有無窮的奧秘和知識,追求智慧本身才是生命的意義。
猶太人的教學方式,也更多的重視「疑問」,而不像中國的教學重視「答案」。因為猶太人認為,世界上的很多問題,並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在許多猶太人家庭,放學後大人問孩子的第一句話是:「你又提問了嗎?」
愛因斯坦說的兩句話,也十分值得我們深思:
1、想像力比知識還要重要。
2、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猶太孩子在家裡,從小以平等身份和父母相處,直呼父母名字;他們需要零用錢,就必須幫家裡幹活。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猶太人教育孩子,總是把「智慧、教育、想像力、熱情」這些方面,統統放在「物質欲望」的前面。這樣反而可以讓孩子,憑藉豐富的知識背景、開闊的視野,找到更能激發自己熱情的工作機會,從而走向更美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