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授研究5000名天才兒童,得出5條「黃金準則」,值得家長借鑑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不只靠天生的聰明才智,更多的是靠後天的努力。
來自5000名天才兒童的研究調查
美國在1971年,成立了一個由頂尖教授、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專門對5000名智商超群的天才兒童進行跟蹤調查。
這個研究已經積累了45年,有些天才兒童長大之後,不出意外的成了名震世界的成功人士,有的經商成了大富豪,有的搞學術成了科學家。有數學家陶哲軒、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音樂家Lady Gaga……
但是令這些專家非常惋惜的是,在這5000名兒童之中,有一些人在幼年時期就表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明,可到了青年時期卻慢慢泯然眾人矣,成年之後也沒有出色的成績。而導致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這些孩子缺少了家長和老師的幫助。
就是因為這些孩子聰明,導致家長和老師沒把精力放在他們身上。而那些長大後取得出色成績的孩子們,完全不一樣,他們的成長過程裡必定會遇到一位或多位家長或老師引導。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聰明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先天的,這些在孩子小時候就能通過一些測試看出來,但是這些天才兒童長大後能否有所成就,光靠天生聰明的腦子沒用,更依賴後天的培養。
依靠SMPY研究團隊數十年來來對5000名孩子的成長觀測,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得出了以下5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準則」,值得各位家長借鑑。
5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準則」,值得家長借鑑
1.讓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得到發揮
現在教育孩子,要抱著「教育以人為本」的想法,要重視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以及孩子的個性特長的發揮。現在推行的素質教育也提出,要因材施教,要考慮每個孩子的不同,去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
智商高的孩子雖然先天優勢好,但是他能成功的根本原因還是後天的努力。有的家長,就算發現了孩子在某方面的特長,也只會」誇獎「孩子或者」跟別人炫耀「,並沒有根據孩子的特長,去引導孩子朝這個方向努力。
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發揮特長,去探索孩子的天賦,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
2.讓孩子得到情感滿足,不要只在乎孩子的智力
很多家長只看重孩子考了多少分,不在乎孩子的情感需求;確實「分數」是衡量孩子現階段學習的標註,但是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即使有好成績也不會開心。
不能把孩子當做考試機器或者是跟別的家長炫耀的資本,只有給孩子足夠的愛,孩子才能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更強大、更自信。
3.讓孩子學會「發展性思維」
要培養孩子用「發展性思維」,家長首先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而不是強調孩子聰明,比如誇孩子「你真聰明」之類的。
家長把「你真聰明」換成「你為了學好xxx,每天都學到很晚,媽媽覺得你真棒」,試試看,你會發現孩子的變化。
4.讓孩子多出去走走,給孩子體驗人生的機會
現在疫情也基本上過去了,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可以提升孩子的眼界格局,還能打開孩子的思維,可以讓孩子講講對遇到人、物、事情的看法,培養孩子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多帶孩子去體驗和經歷,帶給孩子的益處是不可估量的。
5.讓孩子養成專心做事的習慣
很多孩子先天條件好,腦子很聰明,但沒有養成專心做事的好習慣。總是一心二用,例如一邊看動畫片一邊看書,一邊吃著東西一邊看書......
家長要是發現了這種情況,一定要幹預孩子,如果放任不管孩子可能就不會合理規劃時間,不會專心致志學習,還會缺乏自控力......
不能專心學習的孩子,可能一些簡單的題依靠自己的「小聰明」還可以,到了難的時候呢?有很多孩子在小學1-3年級成績都非常好,到了4-5年級逐漸下滑,到了初中退步更明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能專心學習的孩子,怎麼會有好的成績單?不光學習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
國外有一項研究報告表明: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不聰明的。
那為什麼孩子的成績懸殊那麼大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能否注意力集中,專心、持續地學習與做事。
3-6歲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專注力養成的黃金時期,也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最好的時間段。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