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8個特徵,或許他是一個天才

2021-01-12 彤彤媽媽育兒經

世界上有許多天才,有畫家達文西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有當今的天才鋼琴家郎朗,這些孩子的成功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一個孩子他是否是天才,或者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家長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夠很好地分辨出來的。

但是,一個天才小孩,他們在某一些方面,會比普通的孩子更加優秀,做起事情來也會更加的細心仔細,此時需要家長多注意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和積極培養。

由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的能力都是非常豐富的,一般人在許多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成就,而天才則在某些方面大有作為。

教授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之後發現:大腦區域確實和人的具體能力有直接的聯繫,而且相對獨立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最後歸納出8個智能特徵,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下面這些智能特徵,說明他可能是個天才。

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8個特徵,或許他是一個天才!

1、音樂智能

談到這個,我就想到了音準,音準指的是一個人是否能夠掌握它的音調,和五音不全是兩個相對的極端。樂感超強的人對周圍的聲音非常敏感,這類人通常都是歌唱家、歌手、鋼琴家,如鋼琴師郎朗、著名歌手周杰倫等。

2、語言智能

有語言能力的孩子對文字和溝通能力很強,更善於用文字表達他們的感受和思想。兒童的語言智力表現明顯,長大後通常會成為作家或演說家,如莫言、龍應臺等作家的語言智能尤為突出。

3、身體動覺智能

在美國一個學校裡,他們把數學課搬到了舞蹈教室,很好的發揮了身體動覺智能。例如,他們會讓身體比較靈活靈敏的孩子,表演獨輪車特技。這種兒童善於通過身體感知、思考,在舞蹈、運動等方面有著優勢。

4、空間智能

有些人出門時根本不知道方向和自己走過的路,或者看3D電影會有頭暈目眩之感,這種人一般都缺乏空間智力。具有空間智慧的人能夠清楚地分辨線條,結構,色彩等空間細節。通常在繪畫或建築方面,像梵谷和莫奈等,有著很強的天賦。

5、人際交往智能

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在幼兒園中表現突出,這類兒童能夠迅速適應環境,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幼稚園兒童的人際智能往往非常突出,他們的組織、社交、協調、分析和情商都非常高。

6、自我認知智能

自知力也可以被稱為「自省能力」。這樣的孩子擅長於以一種合理、正確的方式使用其他的幾種智慧,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在思想層面上更有優勢。成長為老師、心理學家、政治家、哲學家等等。

7、自然觀察智能

自然觀察力突出的兒童會關注大自然的各種生命形態,善於觀察和推理,例如生物學家達爾文。這種孩子比較適合讀百科全書類書籍,增加對人文自然的了解,所以在這裡我推薦美國國家地理研究公司和十萬少兒出版社聯合製作的《少兒百科全書》,適合5-10歲的兒童閱讀。

8、數理邏輯智能

事實上,大部分學霸所取得的好成績並不在於智商有多高,而是在於數學邏輯智能很強。數學的智慧應用於幾乎所有學科,即使是語言中與數字最不相容的部分,也需要運用數學思維。智力發展也就是培養兒童具有數理邏輯能力。

在我看來,遊戲是培養孩子數理邏輯能力的最好方法,而且科學家已經證明它確實可以促進智力發展。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我推薦《全腦思維大挑戰智慧王》。

這套書可以培養孩子分析、歸納、分類等多種能力構成,孩子在遊戲當中,可以學會觀察、語言、邏輯、創造、想像、運算、空間、記憶等八個方面的思維能力。結合兒童思維特點,設計了迷宮、配對、著色、摺紙、尋寶等600多個小遊戲,配以精美的插圖,全面提高兒童動手、動腦能力。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坦言:孩子有這3個特徵,或許是一個天才,家長要多關注
    天才兒童從小具備哪些特徵呢?是天賦異稟,又或是異於常人呢?其實,每一個孩子來到人世間,都像是一張白紙版的存在,慢慢學會自己吃飯,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要說與家長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沒有任何關係,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哈佛教授坦言:天才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偷著樂吧!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質,他也許是一個天才
    不難發現,總有一些孩子對事物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他們看著總是比其它同齡孩子更聰明。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在其它孩子2+3還弄不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可以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家長並沒有特意教,大多是靠孩子自己理解。我們都說這個孩子可能是個天才。
  • 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生活中當我們談起天才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天才呢?其實,如果你想區分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這很簡單。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殘酷的邏輯,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天才,而且天才的厲害之處真的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都感覺到難以企及,這似乎是一種以努力和智慧都無法比擬的天賦。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哈佛大學: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證明右腦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我閨蜜就給孩子報過,一個月就一萬。一年下來就不少錢,可是一點效果也沒有。白白浪費了時間。其實我們想培養孩子,一定要找準「關鍵點」,要不然你怎麼培養都是白費的。就跟你治病一樣們一直都是浮於表面,而不去根治,一切白費。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在經過大量的數據總結後發現,兒童大腦的發育重點其實在右腦。說白了,想要提高孩子智商,關鍵點在於右腦。
  • 哈佛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更容易成為學霸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他們學習起來更輕鬆。哈佛大學的理察教授在進行兒童大腦發育方面的相關研究時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其實在右腦發育上。他提出,如果兒童的右腦得到了更好的發育,那麼他們的大腦開發程度會更高。教授在研究中證實人體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00倍,這主要是因為在右腦中有大量的神經元突觸存在,並且右腦的溝壑更加明顯。
  • 哈佛大學: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個學習的好苗子
    我曾經有一個願望:就是我的寶寶未來數學一定要好,因為我的數學太次了,不想讓孩子步我的後塵。所以我特別注重孩子的大腦發育,我也因此去研究過,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可以更上一層樓,而做各種「訓練」,甚至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腦開發」的訓練班。卻發現孩子反而沒有以前聰明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是我們還不清楚孩子大腦發育的重點在哪裡?
  • 最新研究發現:長大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有這3個特徵
    著名的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苦惱,凡是因為此而感到痛苦的孩子,都是因為遇到了家長不正確的引導。」 孩子能不能成學霸,與智力關係不大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曾經對學霸們進行了研究,想要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 他是天才兒童,8歲會8種語言,11歲讀哈佛,最後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在父母的「刻意培養」下,席德斯在出生6個月後就能識字,8個月時熟練使用餐具,1歲時就會拼字,18個月時能自己閱讀《紐約時報》。毫無疑問,父親的「實驗」取得了成功,當年各大報紙爭相刊登他的「幼教理論」,父親也決定在席德斯的身上繼續實驗,這便是天才席德斯一生悲劇的開始。
  • 美國兒童天才協會:「天才兒童」都有這5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做家長的,或多或少都曾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過人的智慧,是個「聰明的小孩」,所以從小就帶著他玩益智遊戲,上早教班…… 其實,關於「天才兒童」這件事,美國兒童天才協會早就有了說明。 1、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天才兒童協會」認為天才兒童首要條件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也曾研究發現,寶寶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發達的右腦呢?家長可以看孩子有沒有這3個特徵。如果有,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學霸苗子,家長要好好培養。
  • 智商超霍金的數學天才,16歲從哈佛畢業,FBI動用五百特工抓捕他
    要知道,像霍金、愛因斯坦這些天才的智商也就160分,所以從小學到高中一路都是學霸,就是我們常說的鄰居家的孩子。由於小學到高中的課程對於卡辛斯基而言太過於簡單,所以他一路跳級,在16歲的時候就進入哈佛,並拿到了哈佛數學系的最高獎學金,以全優的成績畢業。
  • 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為何不回國
    今天介紹的這位天才,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但卻不再回國,這究竟是為何呢?"開掛"的一生他叫做尹希,1983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書香門第。尹希的父母都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都擔任國家級別地質工程師,從小在學術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成長,尹希小時候展現出自己不一樣的一面。
  • 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葉聖陶導語:很多家長都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出國深造,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順利找到一個好工作,讓孩子可以提高一些競爭力,其實出國深造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不過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是自己省吃儉用,也會去供孩子出國讀書,中國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發展,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對此總結道:情商是決定人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套圖書全套共計6冊,從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交往能力,親社會行為和積極主動性這6個方向出發,對孩子在幼兒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方面可能有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解析解答。
  • 物理天才尹希:31歲成哈佛教授,卻無法回國,美方:他自願留下的
    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生產力的發展;而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高端人才,才是那科學的創造者,留住人才,是一個國家極為重要的事情。不過,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國內培養出來的很多高端人才,很多都往國外謀發展去了。光從上個世紀來說,就有很多的高端人才留在美國,回國的人士中,雖說不乏錢學森、鄧稼先等優秀之輩,但是 ,損失的人才依舊是令人遺憾。
  • 8歲精通8種語言的天才,卻被送進精神病院,悲劇源於父親一生實驗
    其中不乏智商超群的天才人物,諸如阿基米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霍金……這其中有一位幼年天才,他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他的故事你或許並沒有聽到過,或許是因為他並沒有取得卓越的科學成就,他最終竟然被送進精神病院。 他的名字聽起來比較陌生,他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 他是天才少年,哈佛為他打破慣例,在國內飽受爭議,科學家有國界
    important}最近一次看到關於尹希的消息是今年早些時候傳出他成為了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這是大多數終其一生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1983年出生的尹希卻做到了,早早地登上了人生巔峰,不愧於他的當然,這跟他的父母有很大關係,他們都是大學教授,給了尹希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氛圍。1993年,尹希9歲半,考入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是專門為智力超群的孩童所設立的,希望能夠通過針對性地培養,盡最大可能挖掘這些孩子們的潛力。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超級天才,他17歲考上北大,20歲哈佛讀博,26歲成美國名校助理教授,31歲被加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卻在34歲那年法國意外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他就是馮奚喬,一枚世界物理學界原本冉冉升起的瑰麗星辰。
  • 「天才」隕落:7歲被哈佛錄取,8歲會8種語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一如愛因斯坦、霍金…… 但,卻也並非所有的天才都是如此,在上個世紀,有一位被全球公認的天才,7歲便被哈佛錄取,>8歲已經能夠講8種語言,至今他都被許多媒體評價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充滿悲劇性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