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精通8種語言的天才,卻被送進精神病院,悲劇源於父親一生實驗

2020-11-23 騰訊網

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讓我們能記住的偉大人物仿佛浩瀚星河中閃亮的恆星,光芒閃爍古今。其中不乏智商超群的天才人物,諸如阿基米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霍金……這其中有一位幼年天才,他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他的故事你或許並沒有聽到過,或許是因為他並沒有取得卓越的科學成就,他最終竟然被送進精神病院。

他的名字聽起來比較陌生,他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那麼,席德斯究竟有多麼天才呢?他為什麼最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呢?

普通孩子出生幾個月的時候還處在吃和睡的循環交替中吧,真正開口說話出現在8-12個月之間咿呀學語,而席德斯出生後的第6個月,便能夠用清楚的發音說出複雜的金屬元素單詞!席德斯8個月大的時候已經可以辨識地球、月球;18個月大的時候便可以獨立閱讀報紙了。

最聰明的人類

一般的孩子4歲還在上幼兒園,而席德斯4歲的時候可以熟練地使用希臘文和拉丁文獨立閱讀古代長篇文學著作。6歲的時候,他開始學習解剖學同時研究邏輯學,不得不讚嘆他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

到了7歲,他已經完成了其他人或許奮鬥終生都完成不了的任務,他竟然通過了哈佛大學的入學測試!他在語言方面的天賦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這個孩子在8歲之前已經可以熟練使用8種不同的語言閱讀和溝通!

後來人們普遍認為席德斯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類,他的智商水平在250-260之間。是什麼樣的家庭造就了如此天才的孩子呢?席德斯是猶太人,他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席德斯的父親鮑裡斯其實是一位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專家,精通心理學、醫學和哲學。

當然,擁有這樣的一個孩子,他的父親是非常驕傲的,並且他父親認為孩子的天才表現是他長期堅持「實驗」的結果。他曾經宣稱席德斯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與其他孩子的差別,也只是「一般聰明」,但是經過他的實驗,逐漸培養席德斯自我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對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席德斯式教育法

這位自信的父親的確了不起,他後來基於對親生兒子的實驗而開創了「席德斯式教育法」,並且在世界各國家庭教育以及兒童潛能開發領域得到高度的認可,「席德斯式教育法」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育兒方法之一,至今仍然影響著兒童教育領域。

席德斯的父親鮑裡斯認為,人的大腦是可以被訓練的,其原理就和運動員訓練肌肉一樣。他計劃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培養實驗」, 席德斯的母親本身是醫學博士,為了完成這項實驗她甚至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培養兒子。他們購買了大量的學習書籍、教具,孩子剛剛出生就已經開始上起了「早教課程」

因此席德斯的嬰兒期基本上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他學會了各種原理、知識、各國語言,但是父母卻從來沒有教過他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溝通,他根本沒有可以交往的朋友。他擁有世界先進的學習工具、書籍,卻沒有這個年齡小朋友應該擁有的兒童玩具,他從來沒有真正享受過童年。

隨著學習的深入,他與同齡人的思想差距也越來越大,這讓他整個人都表現出超出年齡的穩重,甚至帶著一種壓抑感,他看起來根本不像一個孩子。席德斯11歲的時候被哈佛正式錄取,他擅長的領域是高等數學和天體運動,曾經有教育界的人士預言,席德斯會成為偉大的數學家,甚至會成為領袖級的人物。那麼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故,讓這樣一位天才兒童進入了精神病院呢?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人們常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大部分的天才都會有社交障礙,因為天才在思考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者未解的難題的時候,對周邊的事物視而不見的,因此天才往往具備優秀的專注力和很難解釋的社交障礙。

他們善於思考卻不善於與別人溝通,更不會去察言觀色、表達情感。因此天才大部分是孤獨和喜歡清靜的。愛因斯坦就曾經在自己長期居住的小鎮因為一邊走路一邊思考最後竟然迷路了,牛頓也曾經因為專注思考而把手錶丟入煮雞蛋的鍋中。

席德斯的問題好像遠遠不只是那麼簡單,他學習的知識和他本身的智商遠超同齡人,但實際上他的心理和情感上還是個孩子。這樣大的心理落差讓他出現過非常反常的現象,比

如他有時會持續發出怪異的痴笑,像極了發病的精神病患者,因此他被當作精神病患者送進醫院。席德斯成年之後,逐漸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他在哈佛曾經被安排成為一名老師,但是他只擅長自己研究知識卻根本不擅長教授知識,最後不得不被勸退。他喜歡獨處,他的一生都伴隨著媒體和記者,因此他曾經公開提到他認為完美的生活就是隱居的生活,他不喜歡與任何人接觸。

其實這樣的言辭也充分反映出他的逃避心態,他想逃避這個自己並不擅長的職位,更想逃避父親的「實驗」,渴望能夠過上正常人的普通生活。1944年7月的一個夏天,席德斯自己租住在波士頓的一個小公寓裡,有一天他的房東發現他在公寓裡昏倒了,最終他還是死於嚴重的腦中風,年僅46歲。

人們發現他去世的時候,家中一貧如洗。席德斯的命運讓人遺憾,或許是因為過度提前的幼兒教育,讓他的智商教育遠遠提前了但是卻缺失了情商教育,讓他產生了難以融入社會的性格缺陷。

他即使是天才,也會和其他人一樣經歷童年期、叛逆期,或許是因為父母嚴苛的要求早已經超過了他幼小的心理承受範圍,讓他在成年後反而對學習產生了排斥心理。也有人認為是媒體對他無休無止的追蹤報導造成諸多輿論壓力迫使他逃避世界、封閉自我。

那麼多年過去,席德斯的故事聽起來仍然讓人感覺到遺憾,如果一生註定悲劇,那麼即使成為幼年天才,又能怎樣呢?如果沒有父親的實驗,沒有成為試驗品,席德斯對自己的人生,一定有更精彩的活法,或許這樣的人生對他本人來說才是最有意義的吧。

文/文史旺旺

相關焦點

  • 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名年紀非常小的天才,在自己年僅8歲時就學會了8種語言,11歲時就被有名的哈佛大學所錄取。也許很多人是沒有聽說過這樣一位少年的傳奇故事的,因為這位少年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發展,並沒有取得什麼卓越的科學研究成果,反而還在最後被人送進了精神病院裡。而他的名字相信很多人也是沒有聽說過的,這位少年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那麼這位少年究竟在年少時有多麼的有才呢?
  • 「天才」隕落:7歲被哈佛錄取,8歲會8種語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8歲已經能夠講8種語言,至今他都被許多媒體評價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充滿悲劇性的天才。此人便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為何他曾被送到精神病院,他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一番經歷也呢?個月時,他已經能夠獨立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能夠自學拉丁文;3歲時,自學希臘文;4歲時,精通法文……除了精通拉丁語、法語、希臘語、俄羅斯語、希伯來語以及土耳其語等外語外,席德斯還自創了一門新語言,命名為Vendergood。
  • 他是天才兒童,8歲會8種語言,11歲讀哈佛,最後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相信看完這個故事,大家都會氣憤於這位父親的所作所為,若是他好好培養兒子,方仲永絕對大有所為。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神童,甚至比方仲永厲害得多,他8歲以前就自學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16歲獲得學士學位,而且「幸運」的是,他擁有一位全力支持、培養他的父親。
  • 7歲考上哈佛,不到10歲掌握8種語言,21歲進了精神病院
    8個月的時候,他就會使用鍋碗盆等各式各樣的餐具。看到這你是不是很驚訝,然而真正讓人覺得恐怖的還在後面。他出生後18個月,已經開始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開始自學並精通拉丁文。3歲時開始學習希臘文。當他4歲時已經可以跟希臘文老師只用希臘文進行交流。而且在自學語言的同時,他還精通的掌握了數學,在7歲時以優異的數學成績通過了哈佛的入學測試。不過由於對自己成長沒太大的幫助,他並沒有立刻入學讀書。
  • 天才隕落:2歲自學拉丁文,9歲在哈佛開講座,後被送入精神病院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魯迅人類歷史上從來都不缺乏天才的存在,他們在年少時期就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可是很多時候天才往往都停留在少年時期,在成年後能做出非凡成就的人屈指可數。
  • 6個月就會使用詞彙,11歲上哈佛,被「打造」的天才結局如何?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生於1898年俄羅斯帝國烏克蘭的猶太人家庭中,從小天資過人,2歲開始識字,3歲學中文,8歲時精通8種語言,11歲便被哈佛大學給錄取了,這樣的一位舉世天才,擁有極高的數學和語言天賦,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這些奇蹟也讓他的父母在那段時間為此感到十分驕傲自豪。因為,成為天才,是他們對席德斯的終極培養目標。
  • 8歲成為NASA僱員,8年後厭倦解題,為何認為聰明毀了生活?
    當金雄鎔的父親是對別人說自己的這個兒子,即使不是天才,也領先於他這個年齡的孩子,人們只是把他的話理解為父愛,沒人會與其爭辯。不到3歲時,他已經掌握了4種語言,其中包括母語韓語,還有日語,德語和英語。下圖,3歲的金雄鎔出版的第一個作品集「問星」,德文譯文,微積分,三角函數。
  • 愛因斯坦有兩個兒子,一個成為教授,另一個為何被送進精神病院?
    當愛因斯坦和米列娃正式離婚的時候,他們的長子漢斯已經十六歲,心智已經成熟,父母的離異並沒有讓他一蹶不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學業和理想,漢斯從蘇黎世大學畢業後,便繼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最終成為加州大學伯裡克分校的一位工程學教授。
  • 愛因斯坦有兩個兒子,一個成為大學教授,另一個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當愛因斯坦和米列娃正式離婚的時候,他們的長子漢斯已經十六歲,心智已經成熟,父母的離異並沒有讓他一蹶不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學業和理想,漢斯從蘇黎世大學畢業後,便繼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最終成為加州大學伯裡克分校的一位工程學教授。
  • 美國歌手布蘭妮被送精神病院!失敗的婚姻父親的監管,使她崩潰!
    近日,小甜甜布蘭妮被父親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一事,引發了網友的憤怒。自小甜甜離婚之後,布蘭妮的父親開始監管女兒的各項事務。 不僅不能自由使用手機,甚至連財產都不能自由支配,布蘭妮在父親的「監控」下也漸漸失去自我,因此,此次布蘭妮被送進精神病院一事
  •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愛因斯坦被遺忘的兒子:「擁有天才父親對我沒用」
    在去世前不久,愛德華·愛因斯坦(Eduard Einstein)告訴記者:「擁有天才父親對我沒用。」越南媒體9月16日回顧了偉大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被遺忘的兒子」愛德華·愛因斯。
  • 出身名門卻智力低下,被父親「騙」上手術臺後,在精神病院過20年
    不過話又說回來,並非所有的父親都是合格的父親,也有父親不稱職,甚至不配去做一個父親。正如她的父親,將她騙上了手術臺,讓她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了二十年。在其十幾歲的時候,她的智商僅有七十。對於這樣一個出身名門的女孩子而言,智商低下將會是她一生的噩夢。 果不其然,在羅斯瑪尼·甘迺迪之後的人生歲月中,遭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嘲諷。就連她的親生父親老甘迺迪,對她這個女兒也是滿滿的嫌棄,甚至是一度放棄她。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護士的誤導,讓一個高貴的女孩子變成了智障。
  •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12幅畫讀懂梵谷的一生
    124年前,37歲的文森特·梵谷飲彈自盡。這位用《星空》震驚了世界的天才,一輩子飽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最終不堪重負。
  •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第一:詹姆斯·席德斯(IQ:250~300)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一名悲劇性的天才人物,一名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的美國神童。出生後8個月後:指出地球的衛星為月亮。出生後18個月,能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自學拉丁文,3歲時自學中文。威廉詹姆思席德思在哈佛的成績單。4歲時,可以用希臘文閱讀《荷馬史詩》,以拉丁文閱讀《高盧戰爭》。6歲時,自學解剖學和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7歲時,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在4歲到8歲之間,寫了四本書。兩本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書已流失。8歲時,通過MIT的入學測試。
  • 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兩孩子是瘋子?小兒子評價:有個天才父親沒用
    雖然他的成就不及自己的父親,但是跟其他普通人相比,也是非常厲害的了。而小兒子愛德華就並不這麼幸運。愛德華在十九歲以前都是非常正常的,並且在音樂、醫學、精神病學都十分有研究,深受父親愛因斯坦的喜愛,有人說愛德華是孩子當中最像愛因斯坦的。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原來這些「名人」,都有過「精神病」史!
    天才跟瘋子往往都是共存的,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就像極度聰明的人很大機率都是極度癲狂的。瑞典一項樣本研究實驗發現,從事創業型的人群,患有情感障礙的概率顯著比普通人要高,以及自閉症患者的兄弟姐妹,一般都會在創造性行業中,有這更為突出的表現。那麼現實中有哪些瘋狂的天才呢?
  • 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孩子卻有精神病?小兒子:有個天才父親沒用
    文/仗劍走天涯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孩子卻有精神病?小兒子:有個天才父親沒用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很偉大的科學家,就連伽利略,牛頓都曾經公開表示過對愛因斯坦的敬佩。愛斯斯坦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他所創造出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讓很多人都痴迷。有的時候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如果沒有很好的把握一個度,就可能會誤入歧途。
  • 身流總統血統,智商卻僅有70;她遭父親欺瞞成智障,呆精神病院20年
    就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自小智力如阿甘,被父親騙上手術臺卻成為了智障,此後在精神病院度過20年。 羅斯瑪麗只是反應比正常人慢一些,但是語言溝通等方面並沒有多少問題,羅斯瑪麗在英國度過一段非常開心的日子。但隨後因為戰爭的爆發,老甘迺迪舉家返回美國,因為工作繁忙,他無暇顧及女兒羅斯瑪麗,就又將她送到當初的那所寄宿學校。
  • 精通10多門外語,33種方言,語言大師趙元任:學語言,精髓在3字
    同時,他也是天才作曲家,卓越的翻譯家,歷任夏威夷大學、耶魯、哈佛、加州大學等大學教授。一生通曉十多種外國語言和30多種中國地方方言,是馳名國際的結構派語言學家,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語言的奠基者,著有《現代英語的研究》等著作。對於學習語言的感覺,趙元任跟他女兒說"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