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12幅畫讀懂梵谷的一生

2021-01-15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124年前,37歲的文森特·梵谷飲彈自盡。這位用《星空》震驚了世界的天才,一輩子飽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最終不堪重負。以下12幅作品記錄了他的12道生命軌跡。


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

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


2. 梵谷最初的夢想是追隨父親的步伐,在荷蘭改革總教會內當一名牧師。他曾經短暫地作過傳教士,但最終迫於父母壓力放棄了這個職業。

《靜物:打開的聖經》是梵谷在父親去世後幾個月為紀念他而做的油畫,打開的《聖經》象徵了父親的信仰。


3. 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二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了自己耳垂的一部分。

梵谷曾經住過阿爾拉馬丁廣場 2 號的小黃樓,割耳的悲劇也是在此發生。但可惜這棟小樓毀於二戰的炮火中。


4. 梵谷一生共寫了800多封書信,其中大部分是寫給自己的弟弟、摯友提奧的。

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的梵谷書信手稿。


5. 梵谷在生命的最後10年裡共創作了近900幅作品,包括著名的 《向日葵》 、《星空》 等。

《向日葵》第 3 版的樣子,藍綠色背景。


6. 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7 . 梵谷是在法國聖雷米的聖保羅精神病院內完成《星空》這幅最著名的油畫的。


8. 梵谷極其崇拜讓·弗朗索瓦·米勒,因為米勒在畫作中捕捉到了大地和自然的神韻。梵谷也從米勒的畫作中得到了無盡的靈感與啟示。

梵谷在 1881 年模仿米勒的 《播種者》 所作,這幅畫的名字同樣叫 《播種者》。


9. 梵谷沒接受過什么正規的藝術訓練,他只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美術學院待過 3 個月,並在那裡開始探索用色彩表現主題的可能。此時已是 1885 年,離梵谷辭世只剩5年。

梵谷 1885 創作的 《安特衛普的後院》 。


10. 在梵谷生命的最後兩個月,貧窮和疾病領他走向徹底的絕望,因而這個時期梵谷的作品也變得躁動不安,如下面這幅 《奧維爾的教堂》。


11. 曾有 150 多位心理醫生試圖解釋為什麼梵谷會表現出自我傷害的症狀。他們推測梵谷被精神分裂症折磨、患有可以引發精神病症狀的卟啉症、感染梅毒、被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困擾,以及患有癲癇……但是,梵谷的才華卻是無法被解釋的。

《1890 年 7 月 14 日的奧維爾市政廳》同樣體現出梵谷臨終前畫作中的躁動不安。


12. 《烏鴉群飛的麥田》是梵谷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這幅作品完成後幾天,梵谷站在同一片麥田中,將槍口對準自己,並在經受了2天的痛苦折磨後與世長辭,終年37歲。


弟弟提奧在 6 個月後隨哥哥而去。他們並排葬在了法國的奧維爾。這是梵谷生命中最後一個驛站。

註:網絡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通訊錄搜「iamdesign」,即可關注小站

回復「0至441」中任意數字,查看往期內容

站長個人微信號:push-think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200餘張印象派畫家梵谷手稿和信札》

↓↓↓

相關焦點

  • 12 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以下 12 幅作品記錄了他的 12 道生命軌跡。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2.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最近在看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算是一本較為獨特的書了。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
    導語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整理了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天堂在左,瘋子在右,天才往往都是最孤獨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幾部吧!NO.4——《至愛梵谷》130256人評價,豆瓣評分:8.5主演: 道格拉斯·布斯 / 羅伯特·古拉奇克 / 埃莉諾·湯姆林森/ 傑羅姆·弗林 / 西爾莎·羅南 藝術家的肉體會消亡。但他的靈魂,卻已經化作了夜空中不滅的星辰。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左半球是管人的右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等功能。想知道你是左腦更發達還是右腦更發達,你是適合做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那就做一做,下面的測試吧!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    從熱門IP改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拍攝,搭配創新的營銷模式,該劇勢必刷新網劇新的高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除了這個與我「同病相憐」的小姑娘,其它的故事說不上哪個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網易娛樂12月4日報導  海報對於影視宣傳來說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影視官方推出的海報大都是真人海報,主要是希望通過明星效應來增添作品知名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來源: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服務號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丁肇中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天才,和一個神經不正常人中間的距離是非常短的。」政治家中佔17%的人有明顯精神病特徵,如希特勒、林肯、拿破崙;科學家中佔18%,如高爾登、門德耳、安培、哥白尼、法拉弟;思想家中佔26%,如羅素、盧梭、叔本華;作曲家中佔31%,如華格納、普契尼、舒曼;畫家
  • 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才知道別人的世界真那麼難懂
    閒暇時,偶爾看看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真的看了很久,很認真,這本書的作者也說過不太容易理解。讀到快一半的時候,才開始明白書名的意義,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如果中間有一條線,那麼天才與瘋子的鑑別,就真的來源於時代了。如歌德所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導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高銘寫的一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原來這些「名人」,都有過「精神病」史!
    天才跟瘋子往往都是共存的,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就像極度聰明的人很大機率都是極度癲狂的。瑞典一項樣本研究實驗發現,從事創業型的人群,患有情感障礙的概率顯著比普通人要高,以及自閉症患者的兄弟姐妹,一般都會在創造性行業中,有這更為突出的表現。那麼現實中有哪些瘋狂的天才呢?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容易被震撼
    例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就能很隨意的震撼到你。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控,他花了4年時間,在精神病院訪談了50個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一個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哪呢?
    這大概也是瘋子與天才一念之差的一個地方。作為普通人,習慣遵循多少年來約定俗成的文明規則,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跟風從眾,沒有能力、或者說根本不願意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借用他人的思想拐杖行走自己的人生。獨立思考,是最可貴的能力。 一直以來我對精神病患者這個群體是有誤解的,以為他們只會無憑無據、漫無邊際地胡言亂語。
  • 十二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這位用 《星空》 震驚了世界的天才,一輩子飽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最終不堪重負。以下 12 幅作品記錄了他的 12 道生命軌跡。 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 2.
  • 文森特·梵谷:天才和瘋子介於一線之間,其實他只是個孤獨的人
    像今天我們要聊到的梵谷,就是這樣一個神話。《星月夜》,文森特·梵谷,1889年提起梵谷,大多數人或許會聯想到「天才畫家」、「割耳」、「瘋子」、「自殺」、「星空」、「向日葵」這些零散的、抽象的關鍵詞。卻無法立刻與文森特·梵谷,這個具象的、有靈魂的人物聯繫起來。
  • 【讀書會第9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換個角度看世界
    他究竟是瘋子還是天才,這件事我相信你的心裡早有定論。哲學家和瘋子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只是在想,一個真的去做了。這些觀點來自於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想要傳達給你的是要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學會尊重每個人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