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2020-11-29 空空一味

我有個莫名的習慣,不愛追流行。每每正當紅的爆款文學或者影視作品上線的時候,任人推薦都兀自不動。而時隔半年甚至幾年以後,再想起來才回過頭找那些記得名字的作品。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不能說哪本書給我的驚喜更多,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近幾年第一次愛不釋手的一本書,連四天都不到就連軸看完了全本。

雖然也有文字通俗易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是宛如掀起一場頭腦風暴的刺激。

有些挑戰慣性思維,比如四維蟲子、顱骨穿孔、超級進化論、迷失的旅行者、偽裝的文明、還原一個世界、果凍世界,也有些質疑人性認知,如薩滿、孤獨的守望者、朝生暮死、轉世預見未來、控制問題。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產生或情感共鳴或思想波動的力量,在我的讀書經歷極少有書能夠如此,太愛這種感覺了。

它激發了我很多的靈感和想像,也收穫了不小的震撼與質疑。看完回顧一番,我恍然發現最刺激的還是有關世界觀和人性人生方面的思維。

一、「人人都是精神病。」

就像我們一直說:現在已經沒有完全心理健康的人了,所有人都是亞健康狀態。每個人的心理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健康」的狀態,嚴格計較來說強迫症和偏執狂也可以算得上。

只不過一般這些輕微的表現可以用性格或者習慣來遮蓋,而到了無法隱藏也無所遮蓋的程度就可能會被歸類為精神疾病。

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精神病也沒有以前認知當中的光那麼可怕或者遙遠。

所以在「精神病人」眼裡,「正常人」才是精神病。

這個觀點也很容易理解,我以前就覺得精神病人的判斷過於主觀,所謂評判不過是一群思想趨同的人給少數思想異類的區分,實際上哪種思想才是正確的,這虛無縹緲的對象實際上是難以驗證的。

而歷史上,曾被判斷為瘋子的天才經由時間的沉澱才終得清白,卻在時人眼裡不過一個瘋子而已。

時代或許會慶幸他們的存在,但他們或許厭惡所處的時代。

因為生不逢時,天才便成了瘋子。

或許就像這本書裡智商頂級的門薩會員所說:主導這個社會的,是不聰明的人。

即便聰明如他,也需要在這個社會裡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而精神病人的劃分,就是大多數不聰明的人為了限制少數的聰明人立下的社會法則。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天才或瘋子眼裡,所謂的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瘋子。

二、人間一事五十年,我不願為了完成活著而活著,我願為了夢想而活。

這句話來自於一位自認為命運的解讀者——通過概率預測未來的女患者,她說自己在一本書上看到這句話。

這也是全書當中我看過一遍就能牢牢記住的文本,因為它太貼合我對於自己活著的定義了。

不是為了從牙牙學語的嬰幼兒成為歷練社會的成年人,也不是為了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養老,我不願為了完成大多數人對於活著的定義,只願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活。如果沒有夢想,那麼先為了自己而活著,直到找到夢想。

人生可以為了完成活著按部就班,也可以為了自我夢想而與世不同。

當然,這種認知來自於這位女患者,也來自我的自我認知,卻並不來自大多數人的共同認可。

更多的人從來不思考這二者的區別。

所以諷刺也有趣的是,這樣的知己卻是位「精神病」。

三、世界之大,無奇不美

不知是有意還是湊巧,我覺得天才瘋子這本書裡保留了相當一部分關於世界觀的文字。

有人認為夢中的世界是真實的,現實世界才是虛假的;也有人認為地球存在我

們看不見的四維世界,而我們在時間線上來看只是一條長蟲;有小女孩眼裡可以「看見」這世上每個人身體裡的飛禽走獸;也有人認為地球屬於生化細菌,而我們不過是作為載體的奴隸;也有人認為每個人眼裡的世界都不一樣,所以真實的世界從未被看見;還有男人認為從那一條不同的染色體就可以預見,地球將要被女人統治;還有人認為目前的地球是偽裝的文明,是更高文明的人類對外星人所展現的低級面具;還有人用果凍的比喻來驗證世界,從而推翻多宇宙、平行世界、全息宇宙和超弦等等理論……

且不論這些世界學說或假設的科學性,光是這些內容便足夠有趣,不是嗎?

普通或者說正常人的眼裡,世界就那麼一個罷了。

無需思考或想像,也就更無需質疑或否定。

而這些有趣的假說或設想,更多都來自於這些或懂量子物理或學歷史哲學的天才瘋子。

多麼美妙且大膽的想像啊。

我覺得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對自己精神的保護。因為除了正常人相對乏善可陳的精神以外,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精神及思想。

從而知道,這世上有那麼多與眾不同的精神,所有的思想都是真正存在的。

我相信,每個人對於自己或這個世界都有多多少少的一些疑問,只不過有些人在意並追求答案,而有些人選擇默認並忽視問題。

但這些都無傷大雅,追求答案的人或許會有探索冒險的精神,默認現狀的人或許會有簡單快樂的生活。無論是哪一種,都應當得到尊重和認可。

比如,保持懷疑態度的我,會在這本書裡找到一些相似的觀點和看法;而興趣缺缺的家人,會它當故事書或靈異說等消遣讀物來看。這兩種都沒什麼不好。

通過這本書我更加堅定一個信念:我們沒必要因為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而否定自己,也沒必要因為與大多數人的認知趨同而質疑自己。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最近在看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算是一本較為獨特的書了。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左半球是管人的右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等功能。想知道你是左腦更發達還是右腦更發達,你是適合做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那就做一做,下面的測試吧!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除了這個與我「同病相憐」的小姑娘,其它的故事說不上哪個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    從熱門IP改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拍攝,搭配創新的營銷模式,該劇勢必刷新網劇新的高度。
  • 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
    導語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整理了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天堂在左,瘋子在右,天才往往都是最孤獨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幾部吧!NO.5——《她比煙花寂寞》93405人評價,豆瓣評分:8.3主演: 艾米麗·沃森 / 瑞切爾·格裡菲斯 / 詹姆斯·弗萊恩 / 大衛·莫瑞瑟 / 查爾斯·丹斯有的天才,將這份瘋狂灌注到了自己的作品裡,成就了人類文明史上最璀璨輝煌的篇章。
  • 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才知道別人的世界真那麼難懂
    閒暇時,偶爾看看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真的看了很久,很認真,這本書的作者也說過不太容易理解。讀到快一半的時候,才開始明白書名的意義,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如果中間有一條線,那麼天才與瘋子的鑑別,就真的來源於時代了。如歌德所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容易被震撼
    例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就能很隨意的震撼到你。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控,他花了4年時間,在精神病院訪談了50個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一個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
  •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導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高銘寫的一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1月13日起每天中午12點在樂視午間自製劇場熱播,敬請鎖定樂視網。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哪呢?
    這大概也是瘋子與天才一念之差的一個地方。作為普通人,習慣遵循多少年來約定俗成的文明規則,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跟風從眾,沒有能力、或者說根本不願意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借用他人的思想拐杖行走自己的人生。獨立思考,是最可貴的能力。 一直以來我對精神病患者這個群體是有誤解的,以為他們只會無憑無據、漫無邊際地胡言亂語。
  • 【讀書會第9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換個角度看世界
    天才數學家,發明了最初的電腦技術。發明了圖靈測試證明機器的確可以像人類一樣去思考。二戰時期,帶領破譯小組破獲德國最先進的英格瑪密碼電報系統,幫助盟軍提早兩年贏得戰爭,拯救了1400萬條生命。他究竟是瘋子還是天才,這件事我相信你的心裡早有定論。
  •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到底是什麼讓「天才」和「瘋子」之間聯繫這麼緊密?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卡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想不到的
    並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了生活在另一個邊緣的人群深刻、視角獨特的心理活動,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不可置否,人們總會因按捺不住獵奇心理而偷偷窺視如此的、難以理解的他人的思想。精神病人的世界大多是快樂,完美,自成一體的。這歸結於他們有一套常人無法理解的思想體系。他們過於執拗,言語充滿了幼稚般的高深莫測。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世界有七十多億人,就有七十多億種正常
    這是一本努力從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書籍。作者別出心裁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各種精神病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敘述他們的經歷。這也是一本有魔力的書,他使人們深刻地思考這樣一一個問題一我們和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樣的區別?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來源: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服務號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丁肇中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天才,和一個神經不正常人中間的距離是非常短的。」基因表達相似許多天才極有可能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然而同樣由於這個基因異常的作用,也可能就會成為在智力上「大躍進」的巨大動力從而產生出天才。研究人員還對120名患有精神抑鬱的病人,及一些自殺身亡者進行檢驗發現,自殺者及有自殺傾向的人與這個基因突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他兩個孩子是瘋子?
    數據顯示,在全球76億人口中,智商能夠達到130的人不足0.01%,更不用說達到160了,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平均只有100,根據科學界定義,智商如果能夠達到140以上就算是天才,而擁有160智商的愛因斯坦簡直是超級天才了,問題來了,智商高達160的愛因斯坦卻生出兩個不正常的孩子,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難道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2個子女卻是「瘋子」?男人要引以為戒
    不被世人理解的人只有兩種,一種被稱為「瘋子」,一種被稱為「天才」,兩者都是極端,因此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在人類歷史上,天才人物有很多,其中不負盛名的天才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光子假設、相對論等理論,大大推動了科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