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想不到的

2020-12-05 海豔講生活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擁有著不同的思維。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在不同的人眼裡是不同的。我們往往容易將一類特殊群體剔除在討論之外——精神病人及各種患有心理疾病的特殊群體。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或許違背了科學的客觀事實,但是不可否認,他們眼裡總能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

作者高銘關注到了這一群體。並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了生活在另一個邊緣的人群深刻、視角獨特的心理活動,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不可置否,人們總會因按捺不住獵奇心理而偷偷窺視如此的、難以理解的他人的思想。

精神病人的世界大多是快樂,完美,自成一體的。這歸結於他們有一套常人無法理解的思想體系。他們過於執拗,言語充滿了幼稚般的高深莫測。書中數不清的故事不能更好地印證了這一點:無論是橙子空間的重力扭曲,四維蟲子的三維重定義這樣的宇宙宏觀;還是眼睛自帶的情緒色彩,把世界當作自己寫的小說這樣的異能世界觀,皆能印證以上觀點。

都說世上有三種人:天才,瘋子,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又有人說天才與瘋子其實是同一類人,區別就是能否被人們接受。世界需要質疑,需要打破循規蹈矩,需要荒誕到無以復加的想像力來制衡止步不前的思想與文明。

真的是這樣嗎?

人們總是喜歡將自己聽不懂又極其複雜的東西冠以高深莫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都是對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如果都是對的,千百年來無數科學家的努力又算什麼呢?我們肉眼看到的世界又算什麼呢(異能類精神病人暫且不談)?就如我之前所說,當發現超出理解的世界觀出現,獵奇心理就難以按捺得住了。

書中說,他們就像邪教教主,容易把別人帶到自己的思維裡。整本書第一遍看下來我也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原來還可以這麼想!但是看到第二遍,第三遍,我漸漸開始產生了一種同情心理。同情他們也同情自己。

精神病人大多深深陷入理想與現實的漩渦而無法自拔,他們已經跳出了現實與科學的牢籠,並試圖自己打造出另一個更大的牢籠來否定現實。激烈的思想鬥爭讓他們的大腦不堪重負,終於崩潰。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被現實壓垮的犧牲品。

反觀我們呢,從小到大都毫不懷疑地按照命運給我們的框架穩定生長,與我們相比書中精神病人的偏執更多的或許是對我們的諷刺。我們看他們是瘋子,他們看我們未必不是平庸。但是無論如何,就像高銘說的一樣,這本書更多是一部悲劇。我尊重他們的存在,但並不代表我認同。但是最終,你還是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原創作者:二三七七

相關焦點

  • 副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最近在看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算是一本較為獨特的書了。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有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我覺得這本書不好玩,我在寫一個大悲劇。
  • 書籍推薦|《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也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一樣,如果不是突然想看《夢的解析》,搜索到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算法又一併推薦了這本書,我都不知道原來幾年前大火的這書是他寫的。矜持地看完《人人都能夢的解析》,愛屋及烏地把天才瘋子也買來一併看了。
  • 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才知道別人的世界真那麼難懂
    閒暇時,偶爾看看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真的看了很久,很認真,這本書的作者也說過不太容易理解。讀到快一半的時候,才開始明白書名的意義,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如果中間有一條線,那麼天才與瘋子的鑑別,就真的來源於時代了。如歌德所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人都有精神病
    [導讀]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在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當然,比起書中把所有人都看成動物的小姑娘,我的病情算是比較輕。《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除了這個與我「同病相憐」的小姑娘,其它的故事說不上哪個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幾乎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
  •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導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由高銘寫的一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左半球是管人的右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等功能。想知道你是左腦更發達還是右腦更發達,你是適合做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那就做一做,下面的測試吧!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看得多!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該書由一篇篇小故事組成,講述的是第一視角的「我」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交流,記錄患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故事都不長,思維的角度都很扭曲很奇特(雖然一般也不會)這裡放上其中的一篇:《四維蟲子》文字來源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讀書會第9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換個角度看世界
    圖靈的理論在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只是出於戰爭的壓力,被迫選擇相信圖靈。他的為人處事、行為邏輯甚至是性取向都被當時的社會所排斥。他在周圍的人眼中就是一個偏執狂,瘋子。他究竟是瘋子還是天才,這件事我相信你的心裡早有定論。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容易被震撼
    例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就能很隨意的震撼到你。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控,他花了4年時間,在精神病院訪談了50個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一個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哪呢?
    工蟻聚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就是血液在輸送養分,工蟻兼顧好多種功能,還培育新生的細胞——就是幼蟻……咱們看螞蟻,就只看到螞蟻在爬,其實呢,咱們根本沒看到全部!」乍一看,好像很荒唐,或者稱得上神奇,細想一番,倒也在理,甚至連神奇都說不上。其實是取角問題——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生命以不同的形式呈現。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    從熱門IP改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拍攝,搭配創新的營銷模式,該劇勢必刷新網劇新的高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極簡海報你看懂了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開創電影級營銷先河,拋開傳統海報形式,推出「點線面」相結合的極簡海報,選取了劇中最有特色的故事情節,用圖案詮釋劇情的內涵。每一張海報的背後故事,你看懂了嗎?——《女人星球》總有些人不會老,他們的時間要比一般人多的多。
  • 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
    導語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整理了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天堂在左,瘋子在右,天才往往都是最孤獨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幾部吧!NO.5——《她比煙花寂寞》93405人評價,豆瓣評分:8.3主演: 艾米麗·沃森 / 瑞切爾·格裡菲斯 / 詹姆斯·弗萊恩 / 大衛·莫瑞瑟 / 查爾斯·丹斯有的天才,將這份瘋狂灌注到了自己的作品裡,成就了人類文明史上最璀璨輝煌的篇章。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世界有七十多億人,就有七十多億種正常
    書中不乏有一些古怪離奇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說一-個男人堅信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對她們充滿了畏懼,又比如說一-個女人自稱曾經被外星人綁架過,還有為了變成天才而接受開顱手術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關注的,還是那些與本書名稱相呼應的案例一與天才們有著一-線之隔的瘋子。這些人,說是瘋子也不為過。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不乏厲害人物,他們能否一起搞科研呢?
    這部作品中描述的精神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在筆者看來,他們不被眾人理解的原因無非就是兩條:1、他們不能通俗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缺乏認同感,進而將自己孤立起來。2、他們腦子裡想的東西,思維邏輯與常人不同,直接告訴你結果的時候,難懂是必然。不管是量子少年,還是觀察石頭的那位老師。他們都沉迷在自己的理論體系之下,越想越深入,不能自拔。其實,你仔細琢磨一下,不難發現,他們的理論體系裡面只有論點,並無論據。也就是說沒有絲毫科學依據來支撐他們的想法,說那些想法是科學幻想,都顯得有些牽強。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目錄及各章內容簡介
    高銘所著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可謂名聲在外,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觀,當讀到作者把自己也作為案例之一時確實嚇了一跳,現把目錄和各章簡介匯總方便讀者查閱。1.生命的盡頭石頭沙子土皆為生命。作者認為沒有精神問題15.永遠,永遠愛人去世,老人依然認為他每天和自己在一起,作者為之動容,默默退出治療16.生化奴隸每天不停的洗手,只因認為細菌經過數億年的進化已具有高智商成就細菌文明17.真正的世界只因好奇他人眼中的世界學會模仿他人,以致他人認為她被附體。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甚至有點像個精神病,那麼天才和精神病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但對於天才和精神病患者來說他們缺乏這種認知,無法和大眾保持在同一認知程度上,所以也就出現了他們的行為和大眾的偏差,究其原因是他們的大腦都具有神經抑制的特點。
  • 愛因斯坦是天才,他的三個子女中為什麼有兩個是瘋子?
    常言道: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間的大多是庸人和俗人,這句話的確實不無道理。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愛因斯坦的成就令人矚目,可是,愛因斯坦一生有兩段婚姻,三個孩子,裡面卻有兩個子女是精神病患者,也就是我們眼中的瘋子。愛因斯坦是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