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文章
1962年,一個名為金雄鎔(김웅용,Kim Ungyong)的天才男孩在首爾誕生,他是被公認的神童,他的名字曾因他的智商水平被收錄於《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長達十年。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再提起得這位理科博士的名字了,韓國神童發生了什麼事,他今天在做什麼?
日本節目預告:世紀天才,4歲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來日本!
每個父母都相信他們的孩子是最聰明、最能幹的。當金雄鎔的父親是對別人說自己的這個兒子,即使不是天才,也領先於他這個年齡的孩子,人們只是把他的話理解為父愛,沒人會與其爭辯。
金雄鎔在4個月大時,第一次完整的話,就是誇耀自己長出了19顆牙齒。是的,金雄鎔身體的成長速度絲毫不落後於其智力的發展。他80天能夠走路,7個月大的時候,學會了跑步。
金雄鎔的父母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更多超前學習。不到3歲時,他已經掌握了4種語言,其中包括母語韓語,還有日語,德語和英語。
下圖,3歲的金雄鎔出版的第一個作品集「問星」,德文譯文,微積分,三角函數。
他4歲的時候,已經掌握了初中水平的不等式和數學公式,成為漢巖的體育生。5歲的時候,他學會了第5種語言——西班牙語,和微積分,被當地電視臺老闆發現,邀請他到節目上表演解析高等數學方程式,成為電視明星。漢陽大學科學教育學院物理系錄取他為旁聽生。
在電視節目中展示繪畫及書法。
6歲被日本電視臺邀請做類似的高等數學驗算節目,金雄鎔未按常規巧妙解決了高等數學方程式,隨後他進入建國大學文學系,學會了越南語,他加祿語(菲律賓說的一種語言)。
神童金雄鎔被媒體報導為「一個世紀都不會出現的天才」,他的名氣漂洋過海,傳到美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注意到他,向他提供培訓實習的邀請,並建議他移居美國成為NASA團隊的一員。7歲的金雄鎔當然無法拒絕這個非常誘人的邀請,來到美國,進入科羅拉多大學,金雄鎔會英語,很快掌握了新知識,使他輕鬆地融入了美國的教育體系。
8歲的NASA員工
在成為NASA的正式僱員後,10歲那年,金雄鎔被NASA提升為高級研究員,擔任顧問職位。探索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在紀錄片中描述了他的傳記,將他列為「歷史上的最佳怪人名單中的排名第6位」。他以智商IQ值為210入選《金氏世界紀錄》達10年之久。
15歲時,儘管他取得了所有的成功:物理學博士學位,NASA大幅提高薪水的職位,100多篇物理學領域的科學論文,大量學術獎項。
但對於金雄鎔來說,那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時期:每天一切都按照規則如期進行,對很多方程式求解,金雄鎔覺得自己像一個沒靈魂的機器,一個被設計來解決單調問題的工具。
正如他自己所說,他過的生活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大家的關注,巨大的期待,工作的壓力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他累了,自己厭倦了自己是「動物園裡的猴子」。
金雄鎔在1978年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辭去NASA的工作,返回韓國,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享受生活。
但是回到韓國家中,他更多被關注,成為記者聚光燈下的人。與所有人對他寄予厚望的重壓下,金雄鎔試圖躲開公眾視線,過隱秘的生活。他發現和韓國普通人不同,他沒有上過中學,不能以正常渠道取得韓國文憑,他在當地高中學習了2年,然後去做那些他在5歲就已經能夠完成的升學試卷,以平均只有65分的成績通過了大學的土木工程學位考試,懷疑他故意考了個低分。他沒有選擇物理專業,因為金雄鎔認為土木工程能夠更實實在在地幫助人。
媒體開始談論神童的隕落,討論他如何從超凡的才能淪落到失敗。公眾從欽佩,嫉妒這個天才後,開始嘲笑和誹謗他:「他的天才消失了,精神錯亂,進了精神病院」。(此話摘自韓國MBC紀錄片特集:《IQ210天才金雄鎔》),在他擔任大學講師的15年裡,人們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了「失敗的天才」。
他放棄了大學講師的工作,成了一個更平凡的人,享受有兩個兒子和妻子的普通的家庭生活,在忠北開發公司成為一名業餘時間撰寫科學著作的土木工程業務經理。
很多韓國媒體都批評指責他,稱他為失敗的天才。有了這樣的能力,他必須改變世界,在幾個科學領域進行創新。
他回憶在美國生活的那段日子時說:
「那時,我過著像機器一樣的生活,我睡醒後,解決日常的飲食問題,吃飯,睡覺等等。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很孤獨,沒有朋友。」
金雄鎔回憶去美國前的孩提時代時說:
「我沒有任何兒時的回憶,就像在很多人面前的馬戲團裡的猴子,除了表演天才的把戲,對我來說,根本沒有童年,那些日子只是迷失的時光,甚至現在我孩子也不想把那段時間浪費掉。」
回憶去美國前的生活時
6年前,金雄勇教授成為電影《計劃男人》(플랜맨)中主角莫蒂夫的原型,有高智商,還有被關注帶來的強迫症。現在,媒體對他的訪談節目從「神童的失敗」轉為「聰明人的選擇」,或「為什麼天才這樣做」的主題。
金雄鎔今年58歲,他為自己所做的決定感到高興。聰明人有義務將智慧放在科學突破上嗎?普通人認為的成功,他已經得到過,並被他總結為失敗,並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