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提高3-8歲孩子的思維能力,聰明爸媽只要做對這1件事

2021-01-12 踽踽懂家居

什麼是思維能力?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每當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論孩子是否聰明,主要原因是他們是否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而父母要使孩子變得聰明而聰明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發展思維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班傑明(Benjamin)認為,研究表明,孩子發展思維能力的最佳時間是在孩子8歲之前。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英語閱讀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例如,進行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孩子在此過程中進行比較,操縱,觀察和分析的能力。例如,通過學習數學,數學本身具有抽象,邏輯,辯證法的特徵,並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孩子都喜歡童話故事,因為故事裡有比現實更美好的世界,讀故事能給孩子帶來更多想像的空間。在讀故事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去編故事,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塑造各種角色,從而培養孩子無邊的想像力。

孩子們玩遊戲,喜歡新奇事物。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創建新遊戲,例如紙牌,西洋棋,遊戲屋和其他遊戲。這將使您的孩子保持興趣,同時也對探索新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即使短暫的外出旅行也能給孩子提供練習。讓孩子估計車子從一處房子到另一處房子要多少分鐘,或讓孩子讀出看到的車牌號、將這些車牌數字飛快的相加。這樣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數學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孩子試著制定你們每天的行程和時間安排,以此鍛鍊孩子的思維條理性。

著名的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想要提高3-8歲孩子的思維能力,聰明爸媽只要做對這1件事——讀繪本。其實早就有很多家長發現了這本寶藏書籍——《瘋狂大腦》,學習沒有捷徑,但這個方法幫你輕鬆搞定!

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一個模板,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是要懂得變通,融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原價200元,現有優惠活動只需要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一、訓練孩子左側肢體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那我建議父母們試試讓孩子使用左側肢體,孩子的左側肢體是由右腦控制的,經常使用右側肢體的孩子,右腦會格外發達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為什麼要開發右腦? 大腦的思維想像力要遠高於語言表達的速度,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或與人交流時,頭腦會先形成初步的擬態思維,然後通過記憶神經元電波進行轉化進行語言表達,右腦發育好的孩子在人際交往這方面會更如魚得水
  • 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1.從策略上來看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很重要。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講過,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和孩子年齡要有不同策略,比如,孩子在12歲之前,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而12歲以後,父母則主要和孩子做朋友,這是根據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進行的策略。
  • 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早教聖經《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曾經提到一個故事,一個出生不久的孩子,跟著爸媽去出海時遭遇事故,被獨自遺留在荒島上,島上的猴子們養大了他,20多歲時被探險人們發現,這個孩子只會像猴子一樣在樹中間跳躍,吃野果子。
  • 李玫瑾:為了孩子智力發育,家裡再「窮」這幾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李玫瑾教授表示,很多新手爸媽經濟條件不夠優越,覺得只要給寶寶吃飽穿暖就可以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無論家庭條件是否優越,「這幾樣東西」都不能給寶寶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尤其是1歲內的寶寶,1歲內的寶寶無論輔食多麼營養,都不能完全替代奶粉,還是要以奶粉為主。這邊還是要提醒一下,斷奶後寶媽還是要使用配方奶餵養寶寶,讓他的智力跟體質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加聰明健康。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美國研究表明,房間雜亂程度與孩子大腦發育有關,爸媽注意兩件事
    研究表明,6月齡~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段時間內,孩子的的大腦發育將完成80%~90%,而且此時寶寶的大腦活躍度是成人的2倍。編輯:邱寫寫不少寶媽都發現,在2~3歲這個階段,小傢伙們幾乎成了「萬人煩」,總是把房間弄得亂糟糟,讓爸媽們陷入焦灼。
  • 8歲前給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了孩子
    把成年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只會適得其反。當一個孩子喜歡上了某個興趣,並且真的對這個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這樣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很高。邏輯思維訓練才是關鍵看一個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說他會有多少技能,報了多少興趣班,而是看他的思維能力。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右腦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直言: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為什麼要開發右腦?1、智力發育的需要從小開發右腦與孩子發展智力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大腦的思維想像力要遠高於語言表達的速度,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或與人交流時,頭腦會先形成初步的擬態思維,然後通過記憶神經元電波進行轉化進行語言表達,右腦發育好的孩子在人際交往這方面會更如魚得水。
  • 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孩子的智商高低和記憶力如何一直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一個聰明的頭腦不僅有助於學習,對於以後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們判斷孩子的大腦聰不聰明呢?案例:李女士本身是一個學霸,因此當她孩子生下來以後,她就想著自己的寶寶應該和自己一樣有著一個聰明的腦袋。然而讓李女士感到納悶的是,寶寶的智商沒有表現出來,甚至學東西都要比別人慢幾拍。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錯過難彌補
    老一輩人常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聰不聰明,從小時候就能看出徵兆,這句話簡單地概括了幼兒發展規律:3歲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徵,你就能看到孩子青少年時期形象的雛形;而孩子7歲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他中年後的事業和成就。
  •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提高記憶力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其實,人聰不聰明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對大腦的開發程度,根據研究,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推理的方面,而右腦更多的傾向於藝術思維
  • 李玫瑾: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犯罪嫌疑人心理把控十分準確,曾經幫助公安機關破獲了很多疑難案件,而李玫瑾教授不僅精通於犯罪心理學,她對於教育上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小柳有幸通過朋友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並談到了科學育兒中的腦發育「高峰期」這一話題。
  • 上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只需看這三點
    第三點:看看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事實上,現在的教育和我們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再像過去那樣是死氣沉沉的。而強調的則是學生在學習時先了解,再動腦學習,動手去融會貫通。因此,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行,這與當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若思維能力稍有欠缺,則以後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都會非常不理想。
  • 別再和孩子對著幹了!抓住兒童的2-8歲,聰明父母都是這麼做的
    著名的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在孩子8歲之前,是孩子記憶力等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時刻,孩子求知慾望強烈,能很好的吸收各種知識。換句話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時期,父母的話對孩子來說就像聖旨一樣,但是在12歲以後,孩子明顯開始對父母的嘮叨免疫了,變得不聽話起來。
  • 每天睡前做這3件事,幫助孩子開發右腦,孩子每天聰明一點
    在0~7歲時的孩童,多以右腦活動為主,而7歲之後我們就開始以左腦活動為主了。因此,右腦活躍的時間就是在0~7歲之間,如果可以把右腦的潛能開發出來,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多好處的。 聽音樂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羅素通過1993年的實驗指出,對3歲左右的兒童施以音樂訓練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0-3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每個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情商高,這樣未來才會更有出息,但孩子聰不聰明,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右腦發達的人通常都有很強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且記憶力發達,甚至可以達到「過目不忘」,比如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達文西等等,他們之所以有那麼高的成就,就是因為有一個超級發達的右腦。為什麼要開發孩子的右腦?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聰明的孩子讓人喜愛,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娃有個聰明的大腦。雖然智商是天生的,但後天的培養也不容忽視,0-12歲這個大腦發育期,父母一定要把握好。 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丹尼爾 西格爾(Daniel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