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2020-11-22 騰訊網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家長几乎是寸步不離地看著孩子。在這當中有一些家長為了輕鬆一些,就會控制孩子愛玩的心把孩子管得老老實實的,但是家長這樣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強行讓孩子乖一點,不光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領域一直都有一定的地位,她的很多育兒觀點對於培養孩子都很有效果,在向家長普及育兒方法時,都是貼近孩子的生活習慣,因此深得家長的信任。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1.喜歡問問題

三四歲的孩子就像一個「小話癆」,一天當中除了睡覺,基本是一刻不停地說話。而且孩子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一開始還會回答,但是時間長也會感到厭煩不理會孩子。

其實孩子喜歡問問題這個情況正是孩子聰明的體現,這個舉動證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果家長給孩子回應,並且讓孩子學習到一些科學知識,其實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就像霍思燕的兒子嗯哼一樣,他在四歲的時候就知道了飛機是如何在天上飛的,和他從小看科普類的書籍有很大關係。

2.精力旺盛、愛運動

孩子精力旺盛玩起來沒完沒了,讓家長感到身心疲憊,但是孩子活潑好動、愛玩同樣也是孩子聰明的體現。因為這種看起來像多動症的孩子,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僅身體發育好,孩子的大腦也會受到相應的刺激。這個觀點腦科學家洪蘭就曾證實過,孩子在運動時,會刺激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好處。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平時精力特別旺盛,家長別過多阻止,這樣的孩子未來會很聰明。

3.喜歡拆卸家裡的物品

還有的孩子平時特別喜歡拆卸家裡的物品,小到玩具大到家具用品,沒有一個能逃脫得過孩子的魔掌。但是孩子愛拆東西的這個表現,其實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強,而且孩子的邏輯思維也會在拆卸中得到鍛鍊。因為拆卸需要孩子的思考安裝順序等等,所以愛拆家裡物品的孩子不僅動手能力強,頭腦也更聰明。

有時孩子的一些行為表面上是孩子的壞習慣,但是本質上孩子所做的這些行為,正暗示著孩子未來會很聰明。所以家長不要盲目地糾正,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孩子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例如孩子愛拆卸可以給他準備拆卸玩具,孩子愛運動可以鼓勵孩子踢足球等運動。只要家長把眼前的煩惱換一個角度看待,相信孩子一定會在父母的培養下變得越來越聰明。

如何讓孩子更聰明呢?我建議家長可以搭配繪本書,例如這套《腦力總動員》,這套書總共有10冊,適合3-6歲孩子使用。這套書通過孩子閱讀和玩書中的遊戲,能夠讓孩子鍛鍊想像力、觀察力和推理能力,而且遊戲設計很巧妙,書中的圖畫也都是比較符合小寶寶的,能夠讓孩子對這套書感興趣。

而且每天讓孩子做十分鐘,還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家寶寶就對這套書很感興趣,每天都會主動拉著我和她一起玩一會,這套書也給我和孩子營造了高質量的陪伴,相信孩子在做這些思維遊戲題的同時,孩子將來一定會越來越聰明的。

相關焦點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腦袋瓜很機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聰明孩子學東西比較快,以後才能夠贏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瓜,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努力。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吃一些有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食物,等到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開始各種食療、訓練,希望能夠助力寶寶智力發育。
  • 腦發育好的孩子,嬰兒期會有這些「有趣」表現,佔得越多越聰明
    為人父母,最大願望就是能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這不僅是他們一生的希望,更是父母為之驕傲的資本。可是,小寶寶每天只知道吃、睡、玩,想要了解孩子是否聰明貌似有些難度,咱又不能像大仙一樣掐指一算,這樣太不靠譜了。其實,聰明的孩子從日常表現就能看出一二,尤其嬰兒期有些寶寶總會無意間展現出自己的特長,這些有趣表現佔得越多寶寶就越聰明。
  • 寶寶的大腦越開發越聰明,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分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著許多開發寶寶大腦的方法,家長們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隨時隨地都能帶著寶寶做大腦訓練,讓寶寶更加出色,贏在起跑線,寶寶的大腦越開發越聰明。一、通過日常的一些物品,讓孩子學習物品分類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肯定脫離不了一個「吃」字,家長就可以在食物這方面鍛鍊孩子。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若你家孩子有這3個煩人的表現,真該高興
    那麼智商高的孩子,都有哪些煩人的表現呢? 1、「愛拆家」 面對那些愛拆家的孩子,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崩潰,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僅給父母增加了家務,更是很容易對家裡的財產造成損失。
  • 大頭兒子腦容量大,孩子真的是頭越大越聰明,但有可能是有病?
    人們常說大頭的孩子腦容量大,頭越大越聰明,記憶力跟學習能力也比普通的孩子好。但真的是這樣嗎?頭越大代表著越聰明?過大過小其實都不健康   據新聞報導,有些孩子喝了不太好的劣質奶粉後,腦袋逐漸變大了起來。對比之下,四肢反而顯得有些短小甚至長期食用後出現了腎衰竭的病症。   所以頭圍較大反而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疾病導致的,並不是聰明的象徵。有可能還預示身體有某些疾病。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4個「煩人」表現,真該高興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伶俐,乖巧聽話。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屈指可數,更多的是淘氣的孩子,這樣的情況讓大多數家長都感覺到頭疼不已。孩子小時候喜歡到處爬,把自己全身弄髒,這時候父母只能無奈地給他們處理。稍微大一點就有不少的孩子因為不聽話然後被學校請家長,再往大一點就會出現早戀的情況。
  • 右腦型寶寶的家長有福了,具備這三個特點,孩子越長越聰明
    美國有一位生物學家通過對腦割裂實驗的分析,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們的大腦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分別對應不同的能力。其中左腦的任務有分析思考,專家給予了它這樣一個稱呼,抽象腦與學術腦。而右腦負責靈感,創意等方面,因此被稱為創造腦與藝術腦。我們的大腦發育並不平均,超過8成的人左腦發達,右腦表現普通。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家備受人們推崇的原因,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稀缺了。
  • 左撇子的孩子很聰明?專家透露,有以下表現的孩子才是真聰明
    文|秘籍君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對左撇子都有一種迷之喜愛。畢竟世界上有6%-13%的人都是左撇子,其中我國就有8000萬的左撇子。一聽到左撇子就能聽到這樣的話:哇,你好聰明呀。所以說,左撇子相比於使用右手的人,有更強的空間認識能力,想像力會更加豐富,但算不上聰明。後來科學家也經過研究證實,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認知能力並沒啥不同。所以說他們的智力也沒啥差別,只不過優勢的點不同。此外,有專家透露,有以下表現的孩子才是智商高的表現。
  • 它是「聰明菜」,2塊錢一斤,多給孩子吃,越吃越聰明
    我們不知道龍鬚菜怎麼吃的話就可以試一試和雞蛋的相互搭配,雞蛋中的營養成分也比較多,能為我們提供極其大的能量,用龍鬚菜和雞蛋做一道龍鬚菜蛋湯,好吃又健康,潤腸通便,每周二次,排出體內的「垃圾」毒素統統的都不是事,也比老是做西紅柿雞蛋湯了,讓龍鬚菜豐富豐富你的口味,也讓龍鬚菜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食療功效。它是「聰明菜」,2塊錢一斤,多給孩子吃,越吃越聰明。
  • 寶寶剛出生體重「幾斤幾兩」最聰明?腦科學家:越接近這數越聰明
    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大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越來越聰明,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於其他家的孩子。為此做父母的可謂是花費了很多的心思,甚至在備孕懷孕時期就已經開始為培養寶寶做足了準備。美國有腦科學家研究發現,低於3.6公斤體重的寶寶,體重越接近這個值時就越聰明,若是寶寶的體重超過4公斤的話,那麼,他智商就會下降。也就是說,寶寶的體重和智商之間有一定關係,究其根本,大腦的大小和個體智商20%有很大的關係,而寶寶的腦容量又與她出生時的體重有關。
  • 「一臉聰明樣」被科學證實,有這3種面部特徵的孩子,都很聰明!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健康又聰明。過去的老人,看到一群孩子在玩,總會不經意地說:「你看那個孩子,一臉聰明樣,長大肯定了不得!」通過觀察孩子的面部特徵,就能斷定孩子聰不聰明,難道老人真的會相面?「一臉聰明樣」這句話,並不是隨口說的,科學證實:有這3種面部特徵的孩子,都很聰明。
  • 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NO,聰明寶寶的腦袋其實長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誇獎:「你家寶寶頭這麼大,將來肯定很聰明,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沒錯兒,寶寶聰明與否大腦起到決定作用,人體的腦子是最忙碌的一個器官,因為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得經過大腦計算,所以我們的大腦特別累,雖然其重量只佔到人體2%,但耗氧量卻要佔上25%。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幾乎每一次和寶媽們聊天,都會被問這樣一個問題:「明明孩子平時挺機靈的,老師也誇他聰明,為什麼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呢?」其實這個問題,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了答案。李玫瑾教授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發現,就是小嘴巴巴的,看著聰明伶俐的孩子往往學習都一般,相反,不吭不哈的孩子、話少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為什麼要開發右腦? 神經學教授指出,人類的大腦在5歲前會完成90%的開發,3-6歲就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要是錯過這個時期將來難彌補。#育兒有方法#
  • 寶寶智商高不高看手就知道,有這3種表現的,以後想不聰明都難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越來越聰明,雖然並不是希望自家寶寶都能夠成為天才,但是如果有個聰明伶俐小腦袋瓜,將來生活和工作會更加順利。比如寶寶智商高不高,首先看手就能夠知道,如果有下面這三種表現的,以後想不聰明都難,各位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孩子在不在其中吧!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曾經倫敦大學就針對一萬多個7歲左右孩子的作息規律和他們的智商做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有規律的睡眠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那麼他們的智商也會比其他孩子的智商要高一些。由此可見,睡眠對於孩子的智商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而我國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經指出: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有以下這三個反應,則暗示著孩子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更加的聰明。
  • 寶寶腦袋越大越聰明?不不,聰明的腦袋長這樣!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莫過於寶寶聰明又健康,為了滿足這個心願,他們從備孕開始就會做很多的準備。孕前調整飲食,科學備孕;孕期定期產檢,遠離一切危險物質;就連分娩都會為胎兒著想,有的算日子,提前剖腹產,有的痛的要命都要順產……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出生,又開始胡思亂想,尋找各種可以判斷寶寶聰明健康的辦法,比如頭圍。
  • 寶寶的手指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這樣鍛鍊,娃想不聰明都難
    手與大腦有密切的關係,手指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區,從而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作為家長,要熟悉寶寶手部發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鍛鍊寶寶的小手,以培養出「心靈手巧」寶寶。這樣培養出來的寶寶,將來會越來越聰明。那麼怎麼在家幫助寶寶鍛鍊手指,讓寶寶大腦發育事半功倍呢?以下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李玫瑾:提高3-8歲孩子的思維能力,聰明爸媽只要做對這1件事
    不論孩子是否聰明,主要原因是他們是否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而父母要使孩子變得聰明而聰明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發展思維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班傑明(Benjamin)認為,研究表明,孩子發展思維能力的最佳時間是在孩子8歲之前。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英語閱讀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