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兒童研究學院調查顯示: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達文西等等,這些偉人都有一個相同之處:超強發達的右腦(Think Different),右半腦的信息存儲量約是左腦的9千倍。
左右腦有什麼區別?
右腦:掌控思維邏輯(靈感腦)
右腦代表的是:想像力、創造力、領導力等靈感發揮的思維能力,右腦發達的孩子記憶力普遍高於左腦,主要以圖像來進行記憶,所以被稱為「圖像大腦」
左腦:掌握邏輯分析(理性腦)
左腦則代表理性、思考、判斷、推理等一系列邏輯行為,記憶模式略遜色右腦,主要通過文字語言來進行記憶,被稱為「理性判斷腦」。
左腦有著固定的邏輯定式,是可被代替的,右腦卻確定了每個人的差別。經過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習慣使用右腦,通過右手控制左腦,有95%的人僅用了一半的大腦:左腦,並進行記憶存儲知識,卻很少利用更便捷更容易的右腦進行記憶。
真正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並有益於孩子今後更好地適應信息爆炸時代的,是右腦優先開發,左腦循序跟進;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直言:說2句就哭的娃,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為什麼要開發右腦?
1、智力發育的需要
從小開發右腦與孩子發展智力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智力檢測中心在測試孩子聰不聰明時,會看孩子反應快不快,背誦新知識的速度如何,記憶力好不好等邏輯思維判斷力,但現在的孩子智力發展看中的不是智商多高,而是能不能快速適應社會,能否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
大腦的思維想像力要遠高於語言表達的速度,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或與人交流時,頭腦會先形成初步的擬態思維,然後通過記憶神經元電波進行轉化進行語言表達,右腦發育好的孩子在人際交往這方面會更如魚得水。
由此可見,右腦的發現乃是為一系列的智力發展做鋪墊,孩子將來的成才之路離不開右腦的無限潛能。
2、「天才」少年的養成
右腦被稱為「藝術腦」、「創造腦」、主要掌控者專注、藝術、情感、靈感、創意等多種重要因素。
孩子在小時候如果有天馬行空的想法,父母切記不要盲目忽視,這時的孩子正在發掘右腦的創造力,雖處於萌芽階段,只要父母加以啟蒙,會有不一樣的驚喜,被蘋果砸出來的「萬有引力」主要還是牛頓的一個想法才得以實現,砸在平常人頭上除了疼不會再出現別的感覺。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便是對人腦無限潛能的認知,在未來面臨最複雜的問題就是對大腦潛能的充分開發。
神經學教授指出,人類的大腦在5歲前會完成90%的開發,3-6歲就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要是錯過這個時期將來難彌補。#育兒有方法#
如何促進孩子右腦發育?
1、觀察力訓練
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帶孩子去公園、超市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無論是坐車時觀看建築物還是自然界有生命和無生命的物體,在孩子觀察時不僅能增長見識,也是在鍛鍊孩子用圖像思維識別物體,促進孩子右腦發育。
2、角色互換
小孩子很喜歡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父母可以陪孩子玩一些角色互換或角色扮演類的遊戲,讓孩子扮演醫生或病人,老師或學生,在情景劇情的發展下,能夠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3.專注力塑造
有研究表明,從小進行右腦專注力訓練的孩子,在小學的成績都會非常出色,在記憶事物這方面會遠超於常人,我國著名育兒教授李玫瑾曾表示:「坐不住椅子的孩子,可不是笨孩子!經過檢測發現都挺聰明的,可孩子就是不學習,這也是多數父母感到困惑的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坐不住」,可能是我們忽視了孩子右腦專注力的塑造!」
孩子在3-6歲這段時期,大腦正處於高速運轉,只有讓孩子充分激活調動腦細胞,用科學的遊戲讓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專注力兩不誤,從小訓練專注力的孩子,上小學後的成績都不會差,能更專注的聽老師講述的課程從而避免了厭學走下坡路這類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