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2020-06-29 靜說歷史

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旅程中,能讓大部分都銘記的人可能只是鳳毛麟角,這些偉大的人物猶如浩瀚星河裡最閃亮的那幾顆明星,光芒一直照耀著從古至今許多年的歷史。這些偉大的人物裡也不乏智商非常高的科學家們,比如牛頓、霍金、愛迪生、阿基米德等。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名年紀非常小的天才,在自己年僅8歲時就學會了8種語言,11歲時就被有名的哈佛大學所錄取。

也許很多人是沒有聽說過這樣一位少年的傳奇故事的,因為這位少年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發展,並沒有取得什麼卓越的科學研究成果,反而還在最後被人送進了精神病院裡。而他的名字相信很多人也是沒有聽說過的,這位少年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那麼這位少年究竟在年少時有多麼的有才呢?又是為什麼落得被人送進精神病院的下場呢?

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也許,大部分的小孩子在剛出生幾個月後還處於吃和睡之間無限的循環中吧,小孩子一般是在出生8個月到一歲之間才會逐漸的咿呀學語,偶爾說幾句話。但是這位天才少年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在六個月時就已經會很清晰的說出一些複雜的化學金屬元素了,一歲半就已經可以自己獨立閱讀報紙!

4歲時就已經會用兩種語言拉丁文和希臘文自己閱讀古代文學作品,6歲開始學習有關解剖和邏輯學原理相關的內容,8歲就通過了很多人窮極一生都想進入的名校哈佛大學的入學面試,還在8歲前學會了使用8種語言和人們溝通。其突出的表現也被很多人稱讚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預估他的智商水平大概在250-260之間,當然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成功也是離不開他家人的影響。

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值得一提的是,席德斯的父親就是一位精通幼兒教育學的專家,另外他的父親也同樣是精通醫學哲學和心理學的專家。有這樣一個兒子,席德斯的父親也是非常驕傲的,而且還對外宣稱兒子的優秀表現是自己「長期實驗」的結果,堅稱席德斯剛出生時和普通孩子是一樣的,是經過後天自己對他的訓練,才讓兒子表現出對知識非常濃厚的興趣。

席德斯的母親原來也是一位很有名的醫學博士,但在懷著席德斯時就放棄了工作,全心全意培養自己的兒子。夫婦倆開始給兒子上早教課程,這也使得席德斯的嬰兒時期都在不斷的學習的過程中度過。可這很快也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席德斯幾乎沒有享受過任何的童年時光。

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和同齡人的過度脫節,導致席德斯從來沒有與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而我們很多人所說的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也確實是有其道理在裡面的。因為大部分的天才都或多或少的會存在一些社交障礙,在自己專心思考一個問題時,往往會忽略周圍人的情緒。

而席德斯也慢慢表現出了類似的症狀,比如長時間的毫無由來的痴笑,在別人的眼裡像極了一個發病的精神病患者,這讓周圍人不得不將席德斯送進了精神病院治療。

天才隕落: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最後,這位天才被發現在自己租住的一間小公寓裡因為腦中風去世了,人們更加震驚的發現,席德斯的家裡一貧如洗,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沒有朋友和家人的關心,還是房東發現了已經去世已久的席德斯。

很多年過去了,也許還是有很多人為席德斯的一生感到非常的遺憾,如果已經註定了悲慘的一生,那麼即使年少時是一名天才又有什麼用呢?

相關焦點

  • 「天才」隕落:7歲被哈佛錄取,8歲會8種語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8歲已經能夠講8種語言,至今他都被許多媒體評價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充滿悲劇性的天才。 除了在語言上的天賦外,席德斯在學術上的天賦更是令人嘆為驚止。在他6歲的時候,他便自學解剖學以及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7歲時,通過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取得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在4歲到8歲的四年間,席德斯自己獨立完成了四本關於剖學和天文學的書籍。
  • 他是天才兒童,8歲會8種語言,11歲讀哈佛,最後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神童,甚至比方仲永厲害得多,他8歲以前就自學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16歲獲得學士學位,而且「幸運」的是,他擁有一位全力支持、培養他的父親。就在所有人認定他會大有所為,成為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時,他卻被父親送去了精神病院,最後死於腦中風,他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 8歲精通8種語言的天才,卻被送進精神病院,悲劇源於父親一生實驗
    其中不乏智商超群的天才人物,諸如阿基米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霍金……這其中有一位幼年天才,他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他的故事你或許並沒有聽到過,或許是因為他並沒有取得卓越的科學成就,他最終竟然被送進精神病院。 他的名字聽起來比較陌生,他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 天才隕落:2歲自學拉丁文,9歲在哈佛開講座,後被送入精神病院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魯迅人類歷史上從來都不缺乏天才的存在,他們在年少時期就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可是很多時候天才往往都停留在少年時期,在成年後能做出非凡成就的人屈指可數。
  • 7歲考上哈佛,不到10歲掌握8種語言,21歲進了精神病院
    8個月的時候,他就會使用鍋碗盆等各式各樣的餐具。看到這你是不是很驚訝,然而真正讓人覺得恐怖的還在後面。他出生後18個月,已經開始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開始自學並精通拉丁文。3歲時開始學習希臘文。當他4歲時已經可以跟希臘文老師只用希臘文進行交流。而且在自學語言的同時,他還精通的掌握了數學,在7歲時以優異的數學成績通過了哈佛的入學測試。不過由於對自己成長沒太大的幫助,他並沒有立刻入學讀書。
  • 6個月就會使用詞彙,11歲上哈佛,被「打造」的天才結局如何?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生於1898年俄羅斯帝國烏克蘭的猶太人家庭中,從小天資過人,2歲開始識字,3歲學中文,8歲時精通8種語言,11歲便被哈佛大學給錄取了,這樣的一位舉世天才,擁有極高的數學和語言天賦,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這些奇蹟也讓他的父母在那段時間為此感到十分驕傲自豪。因為,成為天才,是他們對席德斯的終極培養目標。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取得什麼成就?|哈佛...
    ——蕭伯納1898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美國呱呱墜地,父母為他取名為威廉·詹姆斯·席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從席德斯出生這一刻起,似乎就註定了他會有不平凡的人生。因為他的父親,乃哈佛畢業,並同時擁有4個學位;她的母親,乃波士頓大學畢業,是一名醫學博士,父母教育背景之高,即使放在今天,也令人驚嘆。
  • 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題記: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古代中國出現了許多智商超出常人的 「神童」,曹操的小兒子七步之內完成千古流傳的「七步詩」,這些異於常人的「天才」,他們在學習上的領悟能力超出常人想像。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結局如何
    ;3歲自學希臘文;6歲自學解剖學;7歲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   年幼的席德斯,震撼世人,他讓大家見識了什麼叫「開掛的人生」,於是乎各大報紙、媒體爭相對席德斯進行報導,而剛剛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測試的席德斯,本該入學讀書,但哈佛卻拒絕了席德斯,理由很簡單——他太小了。
  • 8歲成為NASA僱員,8年後厭倦解題,為何認為聰明毀了生活?
    當金雄鎔的父親是對別人說自己的這個兒子,即使不是天才,也領先於他這個年齡的孩子,人們只是把他的話理解為父愛,沒人會與其爭辯。不到3歲時,他已經掌握了4種語言,其中包括母語韓語,還有日語,德語和英語。下圖,3歲的金雄鎔出版的第一個作品集「問星」,德文譯文,微積分,三角函數。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取得什麼成就?
    自學拉丁文;3歲自學希臘文;6歲自學解剖學;7歲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  年幼的席德斯,震撼世人,他讓大家見識了什麼叫「開掛的人生」,於是乎各大報紙、媒體爭相對席德斯進行報導,而剛剛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測試的席德斯,本該入學讀書
  • 中國天才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卻在34歲跳樓殞命
    北京大學的學霸馮奚喬,從小就品學兼優,年僅十七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緊接著又在二十歲的時候考入了哈佛大學,之後又發表了無數篇優秀的學術論文,最後又被美國加州大學聘請為教授。然而就是一個如此優秀並且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在他年僅三十四歲的時候,選擇了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很多人都不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一代新星的隕落,更多的人為馮奚喬的逝去感到可惜,在他去世之後美國的高校甚至專門降半旗紀念他。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殘酷的邏輯,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天才,而且天才的厲害之處真的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都感覺到難以企及,這似乎是一種以努力和智慧都無法比擬的天賦。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物理天才馮奚喬:20歲上哈佛,30歲任教授,34歲英年早逝
    馮奚喬,當年物理界的璀璨新星,卻在34歲這年,驟然間隕落了,他的突然離世,在當時的美國物理界,引起了很大震動。1996年,美國《今日物理》月刊第一期,為年輕的馮奚喬刊登了訃告。關於這位天才的死因,至今為止都說法不一,成為了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
  • 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為何不回國
    今天介紹的這位天才,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但卻不再回國,這究竟是為何呢?"開掛"的一生他叫做尹希,1983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書香門第。尹希的父母都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都擔任國家級別地質工程師,從小在學術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成長,尹希小時候展現出自己不一樣的一面。
  • 8歲男孩天才病被退學幾年換了11所學校 阿斯伯格症候群有哪些表現
    2018年4月12日訊,乍一看,8歲的亮亮(化名)是個討人喜歡的小正太。他活潑愛笑,學習成績也不錯。然而,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已經被3所幼兒園、8所小學勒令退學,而且每次都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理由是「不適宜行為」。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天才與瘋子之間,往往僅有一線之隔」,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一位又一位天才,他們憑藉著出色的天賦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讓我們只能望其項背。然而,天才的命運,似乎總是充滿舛途。詩人海子,寫出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優美詩句,卻在25歲那年臥軌自殺。
  • 物理天才馮奚喬:17歲讀北大,34歲跳樓身亡,美國高校為他降半旗
    自古以來天才的隕落總是讓人嘆惋,如23歲因病而死的大將軍霍去病,又或是三國時期年僅26歲就因箭瘡去世的孫策,都留給了人們太多的遺憾。這些年紀輕輕就去世的人,如果能夠活下來,一定能做出更多更大的成就,比如曾有天才美譽的北大學霸馮奚喬。
  • 江蘇天才少女:15歲被中大小班錄取,34歲時錯過諾貝爾獎
    一個女孩15歲時被錄取了中科院,並一路成為科學家。那麼,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女孩是何方神聖?所以,海綿媽媽和你來談談這個傳說,關於她的傳奇故事。她是莊小威,是美國微觀社會出版的傑出科學家的獲獎者之一。15歲時,他被中大小班錄取,25歲時,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時,他被聘為哈佛大學的助理教授,他34歲時通過了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40歲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從小到大,莊小威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天賦異稟,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出色的才智和學習能力。
  • 天才馮奚喬,20歲考上哈佛大學前途無限,卻縱身一躍結束生命
    在1977年的時候,國家恢復了高考,當時的馮奚喬才17歲,但這個高考的機會他絕對不能錯過。在考前馮奚喬複習了很久,非常自信地進入了考場,最後他以極高的成績,成功的被北大錄取了。在當時,人才可是非常多的,馮奚喬能從這麼多人之中脫穎而出,他的實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