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奚喬,當年物理界的璀璨新星,卻在34歲這年,驟然間隕落了,他的突然離世,在當時的美國物理界,引起了很大震動。
1996年,美國《今日物理》月刊第一期,為年輕的馮奚喬刊登了訃告。
關於這位天才的死因,至今為止都說法不一,成為了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
人們在猜測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到惋惜和痛心。
1960年,馮奚喬出生於北京,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身居高位,母親是重點醫院的胸外科主任,有個比他小六歲的弟弟。
馮奚喬從小聰明好學,兩歲半和爺爺學水彩畫,七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
從小學到中學,馮奚喬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
1977年,中國恢復了中斷12年的高考,17歲的馮奚喬在高二時,就順利考入了北大物理系,成為了班裡最小的學生。
大學期間,勤奮刻苦的馮奚喬,每天都充分利用時間,高效率的學習各種知識。
大學三年級時,李政道教授主持的首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CUSPEA),招學生到美國最好的大學去學物理。
當時考試用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資格考試題,是研究生上了一年半之後,才參加的考試。
於是,馮奚喬和同學們積極備考。
最終,20歲的馮奚喬,以CUSPEA一期第四名的成績,被哈佛大學物理系錄取。
在哈佛物理系這個雲集了世界上,頂級物理高材生的象牙塔裡,馮奚喬的表現非常出色,堪稱是尖子裡的尖子。
天賦秉異的他,不僅能將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當場聽懂消化理解,課下還只需花別人一半的時間,就可使成績名列前茅。
於是,馮奚喬除了課外輔導別人物理,興趣廣泛的他,還參加了各種活動,諸如遊泳、拉小提琴、跳交誼舞,組織音樂會、藝術展等等。
馮奚喬聰明智慧熱心風趣,贏得了許多大學生的喜愛。
由於馮奚喬優異的學習成績,被哈佛文理學院授予了,1984-1985年度,優秀研究生獎。
這是一個極高的獎項,全校只有很少幾位傑出學生獲得,並且能夠有一筆,一學期的獎學金。
學校之所以設這個獎學金,就是為了讓獲獎者,能集中精力做研究。
當時的馮奚喬,是所有赴美留學生中,最有錢的了,工資是他們的好幾倍,而且不用交房租。
馮奚喬最初發表的,關於凝聚態理論的文章,已經被人引用過三百多次,而那時他才僅僅23歲,可見他對今天凝聚態物理的影響。
之後,馮奚喬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在MIT做了兩年博士後,成為了加州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出論文70餘篇,速度之快水平之高,無人能比,
這一年,他30歲。
馮奚喬還在讀博士時,就在離機場較近的住宅區,買了棟漂亮的大房子,還有兩輛豪華轎車。
當時的馮奚喬,可謂是圈內公認的天才。
他研究用近紅外線散射光,來探測人體腫瘤,已經完成了理論模型,準備把它做成小而便攜的儀器,如果成功將投入大批生產。
然而這位物理天才,對未來如此躊躇滿志,卻突然間在1995年,傳出了去世的消息。
得知消息後,馮奚喬所有的親人朋友,以及同學和同事,都感到無比震驚和悲痛。
李政道教授對馮奚喬的不幸去世,表示非常震驚和惋惜,他在唁電裡寫道:「奚喬是他那一代的領軍物理學家之一,物理界失去了一顆明亮的新星。」
1995年10月5日,UCLA大學校長下令,全校為馮奚喬教授降半旗一天,以示哀悼。
當時的馮奚喬,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新星,他的突然離世,在美國物理學界引起很大震動。
因此,1996年《今日物理》第一期,為年輕的馮奚喬刊登了訃告,並且放在了第一位,破例登了他的照片。
關於馮奚喬的死因,有三種猜測。
一是他殺,說馮奚喬是被他所追求女孩的情人,爭風吃醋所暗算的。
但這個說法卻遭到了質疑,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警方是不可能草草結案的。
二是馮奚喬染上了絕症,比如像癌症這樣,無法醫治的疾病。
可從馮奚喬飛到巴黎來看,應該不像一個絕症病人所為,因為即便是得了絕症,也會有蛛絲馬跡流露出來,死前沒必要隱藏。
三是馮奚喬為了表達,對那個女孩的愛情,所以選擇以身殉情。
熟悉馮奚喬的人都知道,他年少成名心高氣傲,財富地位都很突出,有不少女性著迷於他。
而在中國學生的圈子裡,馮奚喬早已沒有了對手,所以馮奚喬對中國女孩,自然也就看不上眼。
因此他的好友,北大物理教授郭衛認為,第三種可能性比較大,他說,馮奚喬周旋於女性中間的手段,跟他在物理學上有得一拼。
但沒想到的是,優秀驕傲的馮奚喬,卻在一名法國女性身上碰了壁。
最終,馮奚喬追逐這位女性來到了巴黎,並選擇用墜樓的方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不管是哪種猜測,馮奚喬的死因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個物理天才,終究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美辰說,和我一起從閱讀中,洞察自己,品讀人生,歡迎關注看更多好文。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