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生產力的發展;而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高端人才,才是那科學的創造者,留住人才,是一個國家極為重要的事情。不過,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國內培養出來的很多高端人才,很多都往國外謀發展去了。光從上個世紀來說,就有很多的高端人才留在美國,回國的人士中,雖說不乏錢學森、鄧稼先等優秀之輩,但是 ,損失的人才依舊是令人遺憾。
在21世紀,雖說我們國家的發展日益推進,但是依舊有一些人選擇了為他國效力,當然,個人的選擇是自由的,作為旁觀者,說不得好壞,只是令人不解罷了。不過,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現如今早已是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尹希,他卻是想回來而回不來。
尹希在物理上可以說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1983年12月出生在河北,家裡都是知識分子,從小就被書香浸染,年紀小小的,就對數學、物理等學科知識感興趣,當別的孩子都在沉迷於玩具時,他已經開始鑽研物理和數學的難題了,大概,這就是「天才」和一般人的差距吧。在讀小學2年級的時候,尹希就開始自學微積分了,當時,尹希的家裡害怕孩子過早的接觸這些高難度的知識點,會造成「揠苗助長」的結果,所以,曾一度地阻止孩子看這些書籍,但是,尹希是真的感興趣,於是就背著家長自己偷偷看。
9歲的時候,尹希便考進了北京市第8中學的超常實驗班,這裡面的孩子基本上都很優秀。其實,進入這裡學習有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尹希接受力太好了,不再適合小學的學習,所以才進了這個「神童班」。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大家做筆記都相當的認真,但是尹希從來都不做筆記,為此老師還專門找他談話,可是尹希卻將老師說過的題目直接在草稿本上又演算了一遍。他說,講過的東西,早就已經在腦中存下來了,那為什麼還要做筆記?不僅如此,在物理和數學上,他經常都是滿分選手。年紀小小,實力可是不容小覷。
3年後,12歲的尹希就進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神童班,才12歲,本該是小學剛畢業的年紀,但是尹希卻開始讀大學了,這大概就是「天才」和「學渣」的區別吧,實屬是令人讚嘆。後來,在17歲的時候,尹希就進入了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可是,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尹希終究是遇到了對手。
哈佛大學,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奇才,在最初開始進哈佛大學的時候,尹希還是相當自信的,直到第一次考試後,他有一個科目並美原油獲得做自己想要的成績,在整個的排名中也只是在中等的水平罷了。這一次考試,也對尹希的生活帶去了很大的影響,但是並沒有磨滅他鬥志。尹希選擇了更加努力,在後來的考試中,直接一躍為當時哈佛大學物理系的第1名。所以,之前只是沒有努力而已。
對於尹希這種人才,美國是相當心動的,在24歲的時候就已經是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了。2009年,尹希想要回國建設祖國,但是,不管他想什麼辦法,最終還是沒能正常的回國,這不禁讓人想起當時的錢學森先生,也是一直被阻撓回國。
但是,美國一直單方面稱,尹希是自願留在美國搞研究的,真相到底如何呢,其實也無從揭曉,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尹希便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