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試又快要到來了,研究生在某方面來說,應該是我們國家最高層次的升學考試了。研究生考試和高考不太一樣,高考是一個「全世界都陪伴你的考試」,工地停工,全家上陣。考研則是「一個人的狂歡」,沒有人監督、督促,全靠自己的自覺。
但是不管是高考還是考研,目的都是為了能上更好的大學。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國學生會選擇到歐美發達國家讀本科、研究生。
國內學生出國留學並不是一件壞事情,經歷過清王朝的閉關鎖國之後,我們都認識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重要作用,如果不吸收外來的先進思想技術,那落後只能挨打。
想要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促進國家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而增加留學生人數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留學熱潮的背景之下,我們國家鼓勵高學歷的人才出國留學深造,增強自身素質積累,以便未來能夠更好地為國效力。
物理神童留學美國
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湖南的天才神童——尹希,踏上了留美求學之路。說道尹希,可能大家都認識了,9歲考入國家特設的北京八中天才少年班;12歲,通過高考考入了中科大天才少年實驗班;17歲,考入哈佛進行碩博連讀;24歲,被哈佛破格錄取為助教及副教授;31歲,成為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忽略我們看不懂的內容,單單12歲上中科大、17歲哈佛碩博連讀,就已經超越世界上99.9999%的人了,甚至可以說是歷史第一人,這不禁讓我思考人生:我怎麼就這麼廢物呢,連大佬的腿毛都比不上。
說句老實話,放在當時,這樣的驚世之才也只有美國哈佛才能培養,放在我們國家的話,也只能用來守大門,現在過了十幾年,人家也才三十來歲,還屬於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紀,我們國家的老教授們肯定不放心把重任交給你的。
想想我們家17歲的侄子,呃,反正我是不敢把重要事情交給他來做的。
肉包子打狗
也許是當時的愛國教育沒做好,當年留學的學生裡面,有很多是定居美國的,尹希就是其中一個,也是最讓人惋惜的一個。
在這麼多「肉包子」之中,尹希是最肥最大的一個。2017年,尹希獲得了被譽為「豪華版諾貝爾獎」的科學突破獎,成為本年度唯一的華裔科學家。科學突破獎可能沒有諾貝爾獎那麼知名,但是獎金高達3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獎金2億元,可比諾貝爾獎高多了。
話說回來,國家當時應該先做好思想工作再讓我們的年輕學者出國的,十幾年前,中國和美國相比,就像農村和城市,當見識了燈紅酒綠之後,誰還想回到農村啊?
其實,當年也有中國記者問過尹希:為什麼不回國?
對此,尹希也說過自己的答案:我沒有考慮過(回國),因為我目前工作的地方有很好的合作者、一流的物理學家,我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和他們討論,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句話話糙理不糙,但是在國內也引起了不滿,國人認為:國家從小培養了你,學有所成之後,沒有回過效力,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
深扒原因
其實尹希不回國我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作為天才,我們也有一些共同之處。
言歸正傳,首先,尹希能獲得這麼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他自己本來就是天才,17歲就進入了美國哈佛學習,滿打滿算,在國內學習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更何況,人家父母都是高材生,在國內的學習資源都是靠父母關係得到的,學費也是父母教的,說到底,其實國家給他的沒有多少東西。
然後呢,尹希的父親在2003年已經去世了,尹希和父母的關係從小就不太好,父母在他小時候還經常鬧離婚。相比回國的鬧心,在美國,老婆孩子暖炕頭不舒服嗎?
最後說一下最重要的原因吧,國內的學術風氣還是比較「low」的,單單從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新聞來說,翟天臨論文造假、小學生癌症論文獲獎、上海交通大學漢芯造假、清華大學涉嫌XX,南開大學XX、武漢大學XX。
尹希自己也說過,美國有自己的老師和學生,如果回到國內的話,就什麼都沒有了,說不準自己寫的論文都是別人的。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既然國內的學術氛圍沒有任何的改變,還回來惹得一身騷幹嘛?
而且前段時間不是傳出了「博士因為不會敬酒被王健林開除」的消息嗎?
相比之下,華為的任正非就很不錯了,早早地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設立的「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用百萬年薪吸引年輕的人才,活該華為受到中國人的支持。
在中國,萬達也算是龍頭企業了,王健林還是董事長呢,這樣的大佬人物都會因為敬酒這種小事開除高端人才,還指望其他人能有多尊重人才呢?
結尾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為了自己的未來加入美國國籍無可厚非。不過我還是希望,尹希能偶爾回國教導一下我們中國的年輕科學家,培育一些中國的年輕團隊。
雖然科學無國界,但是中國最起碼還是血脈起源之地,再不濟,尹希頭上還頂著「華裔」這個名稱呢。
最後還是希望尹希不要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還是能夠理解他的。
大家如何看待尹希不回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