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重視,甚至不少父母,會為孩子的智商感到焦慮。只是,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智商其實在寶媽孕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開發了。而孩子在5歲前,家長就能夠預測寶寶智商的高低。
兒童智商測試數據,作為家長的你知道多少?
現在,其實有不少家長都會帶孩子去測試,學齡前的孩子,就已經能夠測試了。
記得上學的時候比較愛看小說書,書中的男女主可能都是"超高智商"的存在,測試數據能夠達到190、210等等。那麼現實中,高智商人群的智商有多少呢?
據目前數據記錄來看,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智商300,是一位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的神童。
第二便是達文西,智商230,我們所熟知的達文西是一位畫家,但其實,他簡直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擁有音樂家、數學家、地質學家、植物學家、作家、建築師、雕刻家等等很多頭銜。
我們所熟悉的愛因斯坦,其智商有人說是160多,也有說是200。但是無論多少分,這個智商已經是天才的存在。
那麼普通人的智商是多少呢?多少才算是天才呢?
《斯坦福-比奈量表》對兒童的智商進行了實測,而後對數據結果進行了分類,家長們可以參考:
智商大於140,屬於"天才"範圍;
智商處在120-140,屬於"超高才能"範圍;
智商處在110-120,屬於"高才能"範圍;
智商處在90-110,屬於"正常才能"範圍;
智商處在80-90,屬於"次正常才能"範圍;
智商處在70-80,屬於"臨界正常才能"範圍;
智商處在60-70,屬於"輕度智力孱弱"範圍;
智商處於50-60,屬於"深度智力孱弱"範圍;
智商處於25-60,屬於"亞白痴"範圍;
智商小於25,屬於"白痴"範圍。
總的來說,正常的智力範疇是90-110。
心理學家艾倫溫特,在他的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養兒童指南》中有提到:高智商兒童,在5歲之前就有跡象可循。
因此,家長有時候不必等到智商測試,也能夠大概知曉孩子智商如何。
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預測是一方面,家長的幹預,也是一方面。有時候,哪怕一個孩子智商再高,若是從出生開始,就被關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那麼天才也會隕落。
因此,關注三方面的衡量水平,家長加以重視,不僅能夠預測孩子的智商,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提上幾分。
1、令人驚訝的專注力
通常情況下,小朋友是沒有什麼專注力的,只要周圍有那麼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吸引了過去。但若是孩子在5歲前,就不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專注於做自己的事情,那麼這份專注力,無疑是令人驚訝的。
孩子的專注力,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1歲半左右,專注力只能在5-8分鐘,2歲左右,專注力大概在10分鐘左右,到了3歲,專注力能夠達到15-20分鐘。
若是孩子在對應的年齡,專注力比平均專注力時長多出不少,那麼孩子這份專注力,很有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
家長重視
孩子上學後、長大成人後,其實專注力比什麼都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他們成功的墊腳石。因此,在5歲前,家長也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然,孩子認真看電視,可不是什麼專注力。
一來,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積木、拼圖等孩子喜歡,又能鍛鍊專注力的玩具。
二來,孩子在專注於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要做到"不打擾"。
2、移動版的"十萬個為什麼"
好奇寶寶,也被稱為"十萬個為什麼寶寶",因為他們對身邊的事物,永遠是那麼好奇。
如果孩子總是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並且為了得到答案,不惜自己去動手研究,這就是智商高的一種表現。因為,孩子愛思考、會思考。
家長重視
一來,孩子在有求知慾的時候,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時間與語言。家長若是打斷孩子、斥責孩子、嫌孩子煩,那麼孩子的好奇心也會逐漸下降,思考能力也會下降,智商也難上去;
二來,家長需要為孩子"創造"求知環境,帶孩子多出去見見這個世界,孩子的求知慾會更大,思考得也會更多。
3、"交流"小能手
心理學家加德納,有一個"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其實是由8種獨立智力成分組成,其中,他最先提到的一部分,就是語言智力。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左右能夠喊爸爸媽媽,2歲左右會說簡短的句子,3歲的時候能夠和家人做簡單的交流。如果孩子的"交流能力"遠超這個水平,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智商高的表現。
家長重視
有一個3歲的孩子一直不怎麼會說話,去醫院檢查,醫生詢問之後得出結論:家長不陪孩子交流,只讓孩子看電視,語言能力就這麼被毀了。
其實,這時候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有智商。
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可以經常陪孩子說話,帶孩子認識動物、植物等等。孩子逐漸會說話之後,家長也要給孩子更多說話的機會,每天互動交流的時間,絕不能少。
開心果媽媽寄語
智商評測這種東西,如果家長真的要做,最好去兒童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測。另外,孩子的智商,有一部分是天生的,而後天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家長不要覺得後天培養是在孩子上學的時候,恰恰是孩子5歲前、家長覺得孩子還不懂事的年齡期間的培養,格外重要。
此外,如果孩子比較普通,家長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畢竟,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孩子他永遠只是他自己,給他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更重要。
今日話題討論:你有給孩子測過智商嗎?